孫權稱帝
孫權稱帝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東漢正式滅亡。
公元221年劉備不承認曹魏政權,於成都紹漢統自稱漢帝,史稱蜀漢。
時天下三分,曹劉皆已稱帝,而坐擁江東諸郡的孫權自徠公元222年以來雖自立年號,卻一直只稱吳王,低人一等。在公元229年孫權終於決定稱帝。名正言順地與曹劉兩方形成鼎立之局。
吳黃武八年(229年)四月十三日,孫權在武昌稱帝,改元黃龍,立國號為吳,大赦天下。追尊其父孫堅為武烈皇帝,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為皇太子。九月,孫權遷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孫權稱帝,是三國鼎立局面完全形成的標誌。三國之中,儘管孫權稱帝最晚,但從割據江東起計算,卻是歷時最久的。
因為受到《三國演義》劉備主線的影響,對於三國歷史的界定,一直和各朝史學不同。呈現了基準缺失,對於降於不降,出師名義的判斷都有一定的邏輯偏移。
而事實上,在公元220年以前,東漢是當時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除了曇花一現的偽帝袁術,沒有人撼動這一名義。
曹操雖然被追封魏武帝,但他生前一直只是漢丞相,魏王(有諸侯國號)。所以曹操的分封,都是被冠以漢政權官方名義的。曹軍被稱為魏軍,在公元216年(曹操領魏王)后是沒有邏輯問題的。
孫家自孫策起,已被封為吳侯,是有正式封地和國號(諸侯國)的爵位。(所以孫權受曹操封爵求和不是受降,在名義上這是正當的。)孫家軍被稱為吳軍,在公元198年(孫策領吳侯)后也是沒有邏輯問題的。
劉備在入川前,官方最大的官職是左將軍、豫州刺史(吳人稱之劉豫州)、領宜州亭侯(無封地的爵位)。他入川后需要讓馬超和原益州部名正言順的臣屬自己,所以需要把自己封成漢中王。有封地的王侯是可以自建封制的。這時候古制就需要勸進(參考詞條漢中王勸進表)。勸進表署名順序按官職排列,馬超第一,三個川人隨後,諸葛亮,關羽,張飛都在五至七位。所以在219年劉備入川,勸進之前,劉備是沒有臣屬的。馬超降蜀論也是有邏輯問題的,馬超入川時不但沒有蜀,馬超的官也不比劉備小。劉備入蜀的時候並無封地,他和馬超本是盟友關係。所以史料記載馬超入川后見劉備稱玄德而不跪,這本是非常正常的。而馬超也因樹太大,入川后被架空封在蜀漢實際控制區之外(關於馬超雖然是題外話,但是這一點用來分析其後的孫權稱帝,是有類比邏輯關係的)。蜀軍這個名詞成立,一直要到221年蜀漢建國才正確,但廣義上可以自劉備219年稱王開始使用。
總結一點,公元220年以前,對歷史事件的判斷邏輯應以漢為基準。其中劉備的狀況顯得略微複雜,但是在利用古制勸進稱王之後,劉備正式成為一方諸侯。
220年曹丕篡漢,政權更迭。這個時候曹丕首先封孫權為吳王,若孫權受封則表示孫權接受了改朝換代。由於孫權不是王族劉姓,當時他可以做的無外乎:1.自己稱帝反對曹丕,2.擁立劉姓傀儡續漢反對曹丕,3.接受改朝。
當時孫權顯然沒有做好稱帝的準備,手裡也沒有可用的傀儡,於是便選擇了第三條路。
而劉備的反應似乎是必然的,稱漢自立是他的權力也是最佳選擇。劉備在翌年221年便在成都稱帝。
但是這個時候最尷尬的又變成了孫權。因為孫權接受了魏封制,但是又冒出了一個漢政權。孫權如果此時選擇“擁漢”,那就會成為第二個馬超。因為樹大廟小,劉備也容不下他。而鐵心站在魏政權的這一邊似乎又成了忘漢的逆臣,畢竟漢王朝的影響慣性還在那裡。
孫權不稱帝的話,理論上還是曹魏所屬的吳王,這身份在蜀漢看來更刺眼,弄不好哪天孫權一看勢頭不對就真正投降曹魏了。
所徠以孫權在這樣的局勢下,就算沒有稱帝之心,也需要尋找合適時機自立了。
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叡即位。
諸葛亮抓住新帝登基的契機於228年兩次北伐(是為第一,第二次北伐)。
而孫權則利用魏蜀交戰期間籌備稱帝。並於229年在武昌正式登基,國號吳,改元黃龍。
所以在所謂“三國”的最後一個國家出現的時候,三曹均已不在世了。
同樣,諸葛亮也隱忍到了這個時候才開始大規模北伐。
三國歷史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微妙的平衡。孫權是在夾縫中被“擠”上了帝位,無論他選擇去做哪一方的臣子,似乎都不合情理。
《吳志·大帝傳》注引《吳錄》載權告天文曰:
皇帝臣權敢用玄牡昭告於皇皇后帝:
漢享國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有四,行氣數終,祿祚運盡,普天弛絕,率土分崩。孽臣曹丕遂奪神器,丕子叡,繼世作慝,淫名亂制。權生於東南,遭值期運,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時行罰,舉足為民。群臣將相,州郡百城,執事之人,咸以為 天意已去於漢,漢氏已絕祀於天,皇帝位虛,郊祀無主。休徵嘉瑞,前後雜沓,曆數在躬,不得不受。權畏天命,不敢不從,謹擇元日,登壇燎祭,即皇帝位。惟爾有神饗之,左右有吳,永終天祿。
又見《宋書·禮志三》。“淫名”作“竊名”,“平世”作“拯世”,“燎祭”作“柴燎”,末句作“永綏天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