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繼忠
史繼忠
史繼忠,男,石家莊經濟學院教授。
目錄
史繼忠 石家莊經濟學院
史繼忠,男,教授,中共黨員,1948年 月生於。1976年畢業於河北地質學院地質系,留校任教。從事《遙感地質學》、《構造地質學》、《圖像處理》、《攝影技術》、《攝影技術與實踐》、《大學攝影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等課程的教學、理論和應用研究。1985年獲院教學質量優秀獎,1988年獲《遙感信息》“全國遙感知識競賽”一等獎,1989年獲院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89 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主創了院遙感地質學課程教學和遙感地質實驗室。主編了《遙感地質學補充講義》、《遙感地質學實習指導書》等院內教材;作為主要編寫者參加編寫的普通高等教育地質礦產類規劃教材《遙感地質學》, 1996年榮獲地礦部第三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曾參加(或主持)部控項目“內蒙集二線一帶富鐵礦賦存條件”(1978);院項目“遙感技術在地質中的應用”(1988-1990);地礦部重大基礎項目(9006)“太行山構造岩漿帶對金屬礦的控制”(1990-1992);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南方十四省(市)油氣地質遙感圖像解譯”(1992-1994);地礦部“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國內領先水平”(1994-1995);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青藏遙感石油地質工程》,“西藏措勤盆地(1:20萬)遙感石油地質解譯工程”(1996),編寫藏南項目總體報告《藏南地區石油地質遙感解譯及路線地質調查報告》,1998年通過驗收,評價為“優秀成果報告”,1999年被評定為“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參加研究及編寫的地礦部重點基礎研究項目成果《太行山區地殼演化及成礦規律》。1999年~2003年《專業課多媒體教課件研製與開發。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近20篇,其中“川里環形(帚狀)構造的發現與成像雷達圖像解譯特點研究”,1992年被中國地質學會遙感地質專業委員會評選為第九屆遙感地質學術討論會優秀論文,評價為“應用微波新信息效果較好的新例”,入選1998年匈牙利布達佩斯 《國際資源與環境遙感監測學術討論會》;“我國不同景觀區SIR與MSS圖像影像特徵對比”1997年獲河北省地質學會優秀論文二等獎,1998年入選“世界華人重大科技與學術成果”。
史繼忠
史繼忠,貴州貴陽人, 1937 年 12 月生。中共黨員。四川大學歷史系畢業, 1981 年獲雲南大學歷史系碩士學位。教授、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當過工人、農民、戰士。歷任貴州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長、歷史系副主任、行政管理系主任,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兼《貴州文史叢刊》主編,貴州省政協文史委員會副主任,兼任《貴州省志》副總纂、《貴州通史》副總編。
著有《中華五千年文化探索》、《方誌叢談》、《西南民族社會形態與經濟文化類型》、《貴州民族地區開發史》、《貴州文化解讀》、《誘人的伊甸園——貴州史前文化》、《龍與蟲的辨析——貴州人才生態環境剖析》、《地中海——世界文化的漩渦》等專著;合著《中國封建社會結構研究》、《貴州古代民族關係史》、《貴州瑤族》、《貴陽市志·建置志》、《貴陽名人》;主編《中國地域文化大系·貴州文化》、《貴州六百年經濟史》、《貴州文化叢書》、《貴州省志·地理志》;編輯《明實錄·貴州資料輯錄》、《二十四史貴州史料輯錄》、《貴州古人類與史前文化》;發表學術論文 150 篇,雜文、散文、隨筆近百篇;各種著述總計 500 余萬字。退休后編過《飄移的視線》、《貴陽百年圖鑑》、《觸摸夜郎魂》三個大型畫冊,策劃《發現貴州》電視欄目,主編《貴州導遊詞》,編寫貴州外宣資料《貴州漫步》。《貴州古代民族關係史》獲貴州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貴州六百年經濟史》獲貴州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封建社會結構研究》獲貴州省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貴州省志·地理志》獲中國地方志二等獎,《瑤山的房屋建築》獲國家民委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獲貴州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的有《方誌叢談》和《貴州漢族移民考》,《貴陽市志·建置志》獲貴陽市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二等獎。
近十多年來主要研究中國及世界文化。研究中國文化的 31 篇文章,後來集為《中華五千年文化探索》一書。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發表了《中華文化是古代東方文化的結晶》、《中國文化的世界意義》、《中國文化的生命活力在於內外交流》、《從中西文化交流看中國文化》、《佛教傳人與中國哲學思想構架的改變》、《外來文化與中國歷史上三次重大改歷》、《中日文字之交》、《以新的視角看中華文化》等。《世界文化之源在東方》、《地中海:世界文化的漩渦》、《世界五大文化圈的互動》、《漢字文化圈》、《游牧文化圈》、《佛教文化圈》等一系列文章,對人類文明史提出了新的看法。
曾任全國地方協會理事、貴州地方志協會副會長;西南民族學會理事,貴州彝族學會副理事長,貴州史學會理事,貴州出版協會理事,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2000 年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