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地會鄉

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轄鄉

麻地會鄉,隸屬於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地處方山縣北部。

1949年,麻地會鄉境域屬圪洞二區;1984年9月,由麻地會公社改為麻地會鄉。截至2018年末,麻地會鄉戶籍人口為10067人。截至2020年6月,麻地會鄉下轄1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麻地會村。

歷史沿革


1949年,麻地會鄉境域屬圪洞二區。
1958年,設立麻地會公社,屬離山縣。
1984年9月,由麻地會公社改為麻地會鄉。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9月,麻地會鄉下轄20個行政村。
2001年,撤銷莫口溝、陽灣、架梁、水溝塔4個行政村,麻地會鄉下轄16個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下轄麻地會、焦家峪、后則溝、胡堡、運庄、韓家溝、西坡、大西溝、石灣、趙莊、水溝灣、莊上、郝家莊、樺林坪、馮家莊、陽圪台16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麻地會鄉下轄10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麻地會村。
麻地會石灣
焦家峪趙莊
后則溝水溝灣
胡堡莊上
運庄郝家莊
韓家溝樺林坪
西坡馮家莊
大西溝陽圪台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麻地會鄉地處方山縣北部,東與交城縣龐泉溝鎮接壤,南連圪洞鎮,西鄰臨縣木瓜坪鄉,北接積翠鄉,距方山縣城約10千米,區域總面積141平方千米。
麻地會鄉
麻地會鄉

地形地貌

麻地會鄉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溝川相交,東西環山狹長;地形分為山地、丘陵、河谷;主要山脈有雲頂山、架梁山,境內最高峰雲頂山位於陽圪台村,海拔2405米;最低點位於石灣村,海拔1252米。

水文

麻地會鄉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主要河流有北川河1條,從北至南流經境內韓家溝、麻地會、趙莊等村,長12千米。

自然災害

麻地會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乾旱、冰雹等;洪澇災害年均發生2次,主要發生在6—8月,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67年6月18日麻地會鄉陽圪台溝,洪水沖走1人,膠皮車2輛,木頭數方。

自然資源


2011年,麻地會鄉有耕地1.98萬畝,人均1.9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總人口1029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40人,城鎮化率6.2%;另有流動人口45人。總人口中,男性6014人,佔58.4%;女性4282人,佔41.6%;總人口中,14歲以下3811人,佔37%;15—64歲5765人,佔56%;65歲以上720人,佔7%;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麻地會鄉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8.06‰,人口自然增長率4.34‰,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73人。
截至2017年末,麻地會鄉常住人口為10165人。
截至2018年末,麻地會鄉戶籍人口為1006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麻地會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993元。
2018年,麻地會鄉有工業企業4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農業

2011年,麻地會鄉農業總產值1400萬元,比2010年增長4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55%。麻地會鄉糧食作物以玉米、穀子、山藥為主。2011年,麻地會鄉生產糧食2346噸,人均227.8千克。麻地會鄉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麻地會鄉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60畝,產量57噸,其中葵花籽34噸,其它23噸;蔬菜種植面積1288畝,產量1640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豆角、蘿蔔、茴子白等,其中豆角200噸,西紅柿110噸,蘿蔔120噸,茴子白89噸。麻地會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麻地會鄉生豬飼養量2620頭,年末存欄1100頭;羊飼養量2008隻,年末存欄890隻;牛飼養量1946頭,年末存欄1600頭;家禽飼養量5.75萬羽,上市家禽3.01萬羽。2011年,麻地會鄉生產肉類75噸;畜牧業總產值37.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7%。2011年,麻地會鄉水果種植面積117畝,產量79噸,主要品種有葡萄、蘋果、梨,其中蘋果18噸,梨5噸,葡萄3噸。

工業

麻地會鄉形成了以食用油、飼料加工、礦用機械製造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麻地會鄉工業總產值為2.86億元,比2010年增長3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0%。

商貿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有商業網點29個,職工100人。2011年,麻地會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0.3億元,比2010年增長1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450萬元,比2010年增長6.2%。

郵電業

2011年,麻地會鄉郵政業務收入為5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68萬元。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有小學2所,在校生134人,專任教師1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均達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8%。

科技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有各類科技人才0.36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0.01萬人,經營管理人才0.03萬人,技能人才0.12萬人,農村實用人才0.2萬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有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9個,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6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48人。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8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廣播綜合覆蓋率98%,有廣播喇叭171隻,通響率85%;有中央、省、市、縣等72個電視頻道在該地落戶,有線電視用戶數為14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49%。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個,其中衛生院1所;病床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4.9張;專業衛生人員41人,其中執業醫師18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註冊護士1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人。2011年,麻地會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600人次,住院手術7台次,出院病人20人次。2011年,麻地會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9596人,參合率93.2%。

社會保障

2011年,麻地會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3戶,人數99人,支出17.2萬元,比2010年增長37%,月人均144元,比2010年增長37%;城市醫療救助1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67人次,共支出12.5萬元,比2010年增長0.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14戶,人數1055人,支出105.1萬元,比2010年增長4.7%;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8人,支出17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2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0人次,共支出15萬元,比2010年增長10%;農村臨時救濟200人次,支出5萬元,比2010年增長0.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3.5萬元,比2010年增長3%。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27.2千米,投遞點27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征訂報紙0.5萬份、期刊0.2萬冊;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有固定電話用戶589戶,行動電話用戶6450戶。

交通


截至2011年末,麻地會鄉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28千米;有320省道過境,209國道貫通南北,太佳線、祁方線東西交互。

文化


● 地名由來
金朝時,貫州城(今貫家塔村)一位老爺計劃在城內立會,因市場來人過多,為了安全將會址遷於城西南2華里處收麻后的坪地里,麻地會鄉因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