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花菜

小黃花菜

小黃花菜(學名:Hemerocallis minor Mill.)是百合科,萱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一般較細,繩索狀,不膨大。花葶稍短於葉或近等長,花梗很短,苞片近披針形,蒴果橢圓形或矩圓形,5-9月開花結果。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陝西和甘肅。

小黃花菜在花期可成為景觀植物。花可食用。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具很短的根狀莖;根常多少肉質, 根一般較細,繩索狀粗1.5-3 (-4 )毫米,不膨大。葉長 20-60 厘米,寬3-14毫米。葉基生,長20-50厘米。
花葶多個,長於葉或近等長,花序不分枝或稀為二枝狀分枝,常具1-2花,少3-4花;花被黃或淡黃色花葶稍短於葉或近等長,頂端具1-2 花,少有具3 花;花梗很短,苞片近披針形,長8-25 毫米,寬3-5 毫米;花被淡黃邑;花被管通常長1-2.5 厘米,極少能近 3厘米;花被裂片長4.5-6 厘米,內三片寬 1.5-2.3 厘米。蒴果橢圓形或矩圓形,長2-3厘米,寬1.2-2 厘米。花果期5-9月。
小黃花菜
小黃花菜

近種區別


小黃花菜根較細,繩索狀;花淡黃色,通常1-2朵,花被管較短,長1-2.5(-3)厘米,可以識別。小黃花菜和北黃花菜(Hemerocallis lilioasphodelus Linn.)很相似,兩種的不同主要在於花序是否分枝和花的多少,以及根的中下部是否有紡錘狀膨大(北黃花菜據記載有膨大,但標本中不明顯)。而從的標本看,這兩種特徵有交叉,尤其是根的大小變化幅度很大,不那麼容易區別。M. Hotta把小黃花菜作為北黃花菜的變種,似較合理,但還有許多種類也有類似的問題。必須進行栽培和長期觀察,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而以花序和花的多少作為主要區別點。

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河北、山西、山東、陝西和甘肅(東部)。朝鮮和俄羅斯也有分佈。生長在海拔2300米以下的草地、山坡或林下。 小黃花菜耐陰、耐旱、耐瘠,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濕潤肥沃、排水良好之土壤生長為佳。

繁殖技術

小黃花菜耐寒性較強,中國北方地區均可露地越冬。播種、扦插、分株均能繁殖,以分株繁殖為主。
播種法:秋季種后即插入土中,翌春出苗,春播前可用20-25℃度的溫水將種子浸8-12小時,以促進其發芽和提高發芽率。播種苗2-3年後開花。
扦播法:在花莖上形成的3、4對小葉的莖芽,可作為扦插繁殖的材料,在花莖枯萎前,用利刀切下后,扦插於蔭涼處2-3周可生根,長成獨立植株。
分栽法:小黃花菜的繁殖多用分栽地下莖的方法,每隔5、6年分栽1次,分栽的時間以秋季2 月中、下旬為最合適,分栽時,每叢分為2-3份,要注意盡量少傷根。新分栽的苗,頭年冬季需適當覆草保護,生長季節要控制雜草滋生,並防治病蟲害,常發現的地下蟲害有地蠶為害,應注意檢查及時捕殺。

栽培技術


栽植澆水

種植小黃花菜的行間距為60厘米,株間距為30-40厘米,種苗的穴深度要適宜根系的最大橫向擴展度和最大縱向深度,栽植深度為15-17厘米(分櫱)或齊根頸處。每個穴栽植兩三個成苗或三四個分櫱的小黃花菜苗,種苗或成苗放入苗穴后,將根繫上面覆土,在覆土過程中要壓緊,讓根繫緊密地與土壤接觸,覆土后澆一次透水。

田間管理

小黃花菜種植地越冬管理:收穫小黃花菜花蕾后,直接離地面3-4厘米處以上全部割除,同時小黃花菜栽植的行之間空隙(壟溝)進行深度耕作,深度大約30厘米,並施撒化肥,有機肥料大約施撒20噸/公頃。之後在苗床上或者壟溝,用廄肥與細土拌合草木灰壅蔸,再覆蓋土壤,此措施主要為了防止新根露出土。
促發春苗:在每年春季小黃花菜出苗之前,要對壟溝深耕一次,深度要達到13厘米以上,要破碎深耕后的苗床上的覆蓋物,之後再追施催莖肥。抽薹前,在小黃花菜苗床行間進行細作淺耕6-7厘米,並結合施撒催薹肥。

主要價值


觀賞:中國以外主要作為觀賞性植物。
食用:中國作為蔬菜進行栽培食用。
小黃花菜
小黃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