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姚丹的結果 展開

姚丹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姚丹徠,女,出生於福州,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現代文學專業,獲博士學位。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著有《西南聯大歷史情境中的文學活動》、《“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徵與主體建構》等專著,並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雜誌報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教授課程


中國現代文學史
中國當代文學史
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閱讀
20世紀中國文學經典導讀
中國現代文學專題研究
中國1950-70年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系列講座

主要研究方向


中國20世紀40年代文學史、中國社會主義文學制度。
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獨立主持的研究課題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1949-1999中國“紅色經典”構造進程的考察》
參與的研究課題
“神學與人文學”

主要科研成果


獨立完成的著作
1、《西南聯大歷史情境中的文學活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34萬字,2000年。
2、《中國徠現當代文學作品導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3萬字,2004年。
3、《中國文學》,五洲傳播出版社,6萬字,2006年。
4、《“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徵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北京大學出版社,25萬字,2011年。
主要論文
01.《〈故事新編〉意義的建構與消解》,《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刊》,1995第3期
02.《青春的陷阱與超越》,《東方藝術》,1998年第4期
03.《沈祖棻創作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1期
04.《西南聯大中文系、外文系和校園裡的新文學創造》,《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1期
05.《“第三條抒情的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2期
06.《“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成規審視下的“新英雄”》,《現代中國》第2輯,2001年
07.《魯迅的兒童本位觀和文化原罪感》,《語文建設》,2002年第8期
08.《聞一多四十年代的轉變》,《語文建設》,2002年第10期
09.《“事實契約”與“虛構契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3期
10.《“無產階級文藝”理論、實踐及其成效初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3期
11.《被“樣板戲”遮蔽的歷史》,(台灣)《中國現代文學》,2006年第2期
12.《我們的時代不需要悲劇和英雄》,收《話題2006》(論文集),2007年3月
13.《〈林海雪原〉影視化研究》,《河北學刊》,2007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7期
14.《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小學新文學教育——以教材為考察對象》,《魯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8期
15.《80年代怎樣成為方法》,《文藝爭鳴》,2010年第1期
16.《“一個人的文學史”——洪子誠學術研究的範式意義》,《南方文壇》,2010年第5期,《複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7期全文轉載。
17.《“新人”想象與“民族風格”建構》,《文學評論》,2010年第3期。
18.《重建“革命中國”的政治正當性》,《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年第1期。
19.Revolution/Narration,TheChinaReview,Vol.11,No.1(Spring2011)
20.《“革命”敘事的“民族化”詮釋及其悖論》,《文學評論》,2011年第6期。

教育背景


1986年至1990年本科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
1994年至1997年碩士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
1997年至2000年博士就讀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0年至今,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工作
2012-2013年,在紐約大學東亞系訪學一年

研究方向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與現代文學
中國現代教育與現代文學
當代文學制度的生成與演變

重要獲獎


1.2008年中國人民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參與人)
2.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參與人)
3.2011年中國人民大學先進工作者

主要學術兼職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
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代表性論文


1、《沈祖棻創作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8年第1期。
2、《西南聯大中文系、外文系和校園裡的新文學創造》,《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1期。
3、《“第三條抒情的路”》,《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第2期。
4、《“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成規審視下的“新英雄”》,《現代中國》第2輯,2001年
5、《魯迅的兒童本位觀和文化原罪感》,《語文建設》,2002年第8期。
6、《聞一多四十年代的轉變》,《語文建設》,2002年第10期。
7、《“事實契約”與“虛構契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3年第3期。
8、《“無產階級文藝”理論、實踐及其成效初析》,《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年第3期。
9、《被“樣板戲”遮蔽的歷史》,(台灣)《中國現代文學》,2006年第2期。
10、《我們的時代不需要悲劇和英雄》,收《話題2006》(論文集),2007年。
11、《〈林海雪原〉影視化研究》,《河北學刊》,2007年第3期,《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7期全文轉載。
12、《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小學新文學教育——以教材為考察對象》,《魯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8期。
13、《80年代怎樣成為方法》,《文藝爭鳴》,2010年第1期。
14、《“一個人的文學史”——洪子誠學術研究的範式意義》,《南方文壇》,2010年第5期,《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7期全文轉載。
15、《“新人”想象與“民族風格”建構》,《文學評論》,2010年第3期。
16、《重建“革命中國”的政治正當性》,《文藝理論與批評》,2011年第1期。
17、Revolution/Narration,TheChinaReview,Vol.11,No.1(Spring2011)
18、《“革命”敘事的“民族化”詮釋及其悖論》,《文學評論》,2011年第6期。
19.《誤讀與傳承——奧登<在戰時>與40年代中國詩歌》,《新詩評論》2012年第1輯(總第15輯),《複印報刊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12年第10期全文轉載。
20.《歷史中的“個人”可以多“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86期,2012年3月。
21.《中國現代大學教育與現代文學——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為中心》,《勵耘學刊》(文學卷)2012年第1輯。
22.《以“民國經驗”激活“民國機制”》,《文藝爭鳴》2012年11月號。
23.《“烏托邦”與“豐富的痛苦”》,《人間思想》,2013年春季號。
24.《“藝術力”與“人民力”——從馮雪峰批評<我們夫婦之間>談起》,《文藝爭鳴》2014年4月號。
25.《為“人民文學”的“史詩性”開山——共和國早期馮雪峰的批評實踐與理論貢獻》,《文學評論》,2014年第3期。

主要專著


個人專著:
1、《西南聯大歷史情境中的文學活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2、《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導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3、《“革命中國”的通俗表徵與主體建構——<林海雪原>及其衍生文本考察》,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參與寫作


4、《中國文學》,五洲傳播出版社,2006年。
5.《中國文學通史》(第十一卷),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年。
6.《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以文學廣告為中心(1937-1949)》,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科研項目


獨立完成的研究課題:
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1949-1999中國“紅色經典”構造進程的考察》(2001-2008)
參與完成的研究課題:
1.《神學與人文學》(2006-2009)
2.教育部十一五規劃人文社科青年項目:《當代文學與民族形式建構》(2008-2011)
現獨立承擔的研究課題:
1.中國人民大學“明德青年學者”培養計劃項目:《人民文學出版社與“紅色經典”的生產(1951-195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