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政策

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國外交政策指的是中國在處理同世界上一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邊界等各種關係中的措施和辦法。我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包括一貫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及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其他政策措施處理辦法。在我國外交政策的指導下我國已經同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和發展了友好合作的外交關係。

內容


我國一向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準則;
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的基本立場;
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的基本目標。
加強同第三世界國家的團結與合作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足點;
支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發展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最先是周恩來總理於1953年12月底在會見來訪的印度代表團時提出的。1955年,於萬隆會議,中國同印度、緬甸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五項原則內容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1955年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1957年,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國堅決主張一切國家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來總理出訪亞洲、非洲和歐洲14個國家時,提出了中國經濟援助的八項原則,把五項原則擴展到經濟領域。1974年,鄧小平同志在聯大特別會議上再次強調國家之間的政治和經濟關係都應建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1988年,鄧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確提出以五項原則為準則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主張。
2000年7月6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訪問土庫曼期間,就關於建立國際新秩序闡述了中國一貫堅持的四項原則。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
過去5年多來,我國對外工作“打贏了不少大仗硬仗,辦成了不少大事難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引。
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要義主要有10個方面:
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根本增強戰略自信,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堅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為基礎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託打造全球夥伴關係,堅持以公平正義為理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堅持以國家核心利益為底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以對外工作優良傳統和時代特徵相結合為方向塑造中國外交獨特風範。
這10個方面亦即10個“堅持”,既有立足全球的宏偉設計,也有求真務實的具體舉措,是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深刻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樹立正確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
做好對外工作,必須準確把握國際形勢,掌握我國外部環境的基本特徵。
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對外工作具備很多國際有利條件。
對此,習近平指出,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何為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
正確歷史觀,就是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麼樣,而且要端起歷史望遠鏡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
正確大局觀,就是不僅要看到現象和細節怎麼樣,而且要把握本質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在林林總總、紛紜多變的國際亂象中迷失方向、捨本逐末。
正確角色觀,就是不僅要冷靜分析各種國際現象,而且要把自己擺進去,在我國同世界的關係中看問題,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變中我國的地位和作用,科學制定我國對外方針政策。
哪些形勢需要把握?
既要把握世界多極化加速推進的大勢,又要重視大國關係深入調整的態勢。既要把握經濟全球化持續發展的大勢,又要重視世界經濟格局深刻演變的動向。既要把握國際環境總體穩定的大勢,又要重視國際安全挑戰錯綜複雜的局面。既要把握各種文明交流互鑒的大勢,又要重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現實。
認清國際形勢、樹立正確觀念,習近平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擎起了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指路明燈。
新時代對外工作的重點
從黨的十九大到黨的二十大,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義。“我們要深入分析世界轉型過渡期國際形勢的演變規律,準確把握歷史交匯期我國外部環境的基本特徵,統籌謀划和推進對外工作。”
對於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重點,這次會議釋放鮮明的信號。
——要圍繞黨和國家工作重要節點,推動對外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未來5年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要開篇,其中有一系列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活動。對外工作要以此為坐標,通盤考慮,梯次推進,既整體布局又突出重點,既多點開花又精準發力,發揮綜合積極效應。
——要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旗幟,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實走深、行穩致遠,推動對外開放邁上新台階。
——要運籌好大國關係,推動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係框架。
——要做好周邊外交工作,推動周邊環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
——要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推動形成攜手共進、共同發展新局面。廣大發展中國家是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天然同盟軍,要堅持正確義利觀,做好同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大文章。
——要深入推動中國同世界深入交流、互學互鑒。
——要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令行禁止、步調統一;要強化統籌協調,各有側重,相互配合,形成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對外工作大協同局面;要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對外工作隊伍;要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落實對外工作體制機制改革。
進入新時代的大國外交,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導下,牢牢把握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這條主線,以更遠大的目標,更恢宏的格局,更開闊的胸襟,更從容的氣度,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向更高境界。

原則


一、維護和平、反對武力。二、相互尊重、主權平等。三、自主選擇、求同存異。四、互利合作、共同發展。
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的發展促進和平。
中國將繼續推動世界多極化,倡導國際關係民主化和發展模式多樣化,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於各國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和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主要內容的新安全觀,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推動國際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中國在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
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方針,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關係。深化與發展中國家的互利合作,維護與發展中國家的共同利益。進一步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係,努力尋求和擴大共同利益匯合點,妥善處理分歧。積極參與多邊外交,維護和加強聯合國及安理會的權威和主導作用,努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的基本準則。

目標


中國政府和人民願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與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成果


在當前國際形勢中,和平、發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國和平發展的機遇大於挑戰。2005年,中國外交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利用機遇、應對挑戰,進一步塑造了為世界和平、發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國際形象,展現了坦誠、負責、務實、靈活、開放的外交風格和堅持原則、仗義執言的社會主義國家風範。從中國和世界和平發展的利益出發,中國外交全面運籌同周邊國家關係、同大國關係、同發展中國家關係及多邊外交,增強外交軟實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營造周邊地緣依託。中國同周邊國家的雙邊關係全面發展,區域和次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和地區安全機制(如10+1 、10 +3、上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以及湄公河合作、東盟地區論壇等)順利啟動並卓有成效;堅持不懈地推動六方會談,使朝核問題上取得重要的階段性進展。巧妙運籌,使台海局勢朝著有利於遏獨、制獨的方向發展。同菲律賓、越南在落實南海“共同開發”方面取得突破。同南亞各國的關係進一步加強,中國將成為南亞區域合作組織觀察員。
構建大國關係穩定框架。中國同俄羅斯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一步深化,兩國成功舉行首次聯合軍演,能源、等領域的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同印度簽署了關於解決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建立了面向和平繁榮的戰略夥伴關係,兩國合作全面發展。同歐盟就加強戰略合作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中歐領導人成功舉行第八次會晤,啟動中歐戰略對話,中國與歐盟 在經貿、科技、文教、司法等各領域交流與合作穩步前進。今年中美領導人頻繁會晤,戰略對話形成機制,兩國關係中的消極面受到制約,中美關係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勢頭。在中日關係上,堅持原則,對小泉和日本右傾勢力在歷史等兩國關係重大問題上的頑固立場進行了堅決鬥爭。
截至2019年9月27日,中國已經與18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地位


突徠出發展中國家關係的基礎地位。中國繼續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雙邊合作,不斷豐富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形式和內容,構築長期穩定、平等互利、全面合作新型夥伴關係。中國對發展中國家援助增加,經貿合作發展較快。積極深化同發展中國家在國際問題上的協調與合作,推進“中阿合作論壇”建設和“中非合作論壇”後續行動,提升同拉美區域組織的關係。
積極參與國際體系,多邊外交活躍。中國支持聯合國發揮其應有作用和影響,維護聯合國安理會的權威,在聯合國改革問題上堅持原則,起了重要作用。根據聯合國憲章精神,積極參與聯合國在維和、軍控、反恐、發展、人權司法、環境等問題上的合作以及聯合國各專門機構的活動。重視其他國際多邊體制,推動國際軍控和裁軍,支持包括防擴散機制的建設的多邊軍控進程。在反恐、防擴散、人道主義援助、環境與氣候、禽流感、跨國犯罪等方面支持多邊務實合作。
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國家與公民的利益。在台灣問題上,圍繞《反分裂國家法》全方位做國際社會工作,闡明我維護祖國統一的原則立場。與格瑞那達、塞內加爾實現復交,連續第十三次打掉台當局“參與”聯合國提案,再次挫敗台“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圖謀。大力推進經濟外交,與俄羅斯、哈薩克的能源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與中東、拉美、非洲等地區的能源、資源合作穩步推進,積極推動各種雙邊、區域和多邊經濟合作,為擴大開放和企業“走出去”服務。積極維護我公民和企業海外合法權益,妥善處理各類領事保護案件。

軟實力


加強外交軟實力。中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外交理念,如:關於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求發展的觀點;關於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觀點;關於包容互補、尊重文明多樣性的觀點、關於互信、互利、平等、和協作為重要手段來保證國際安全的觀點,關於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展廣泛國際經濟互利合作的觀點。最近中國在總結上述理念的基礎上又提出了構建和諧世界的口號。中國把這些理念體現在外交政策、外交實踐和對外宣傳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形象、國際聲望和國際地位、加強了對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