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桿轎

獨桿轎

獨桿轎是用一根一丈多長的竹桿,兩個人抬著,一個人坐在竹桿上,配合鑼鼓點,做出各種有趣的表演。坐轎的演員身穿官衣,頭戴烏紗帽,轎前二人,各執一面旗牌,分別寫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獨桿轎是為了紀念清代乾隆年間嶧縣知縣張玉樹而發明創造的。張玉樹在嶧縣任職十年,《嶧縣誌》記載:“張玉樹視嶧如家,愛士民如師友”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為嶧縣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因此“嶧之人於侯之去尤思之不能忘也。”直到今天,“張青天”的美譽仍眾口皆碑,許多故事在民間流傳。

簡介


所屬地區:河南 · 許昌 · 襄城縣
文化遺產名稱:獨桿轎
遺產編號: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申報日期:2007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嶧城區
遺產級別:市
嶧城區每年春節期間都要舉行獅子龍燈系列表演活動,老百姓喜聞樂見,其中以獨桿轎最受歡迎。獨桿轎是嶧城人民的首創和專利,它在全國民間藝術門類中獨樹一幟,屬於稀有藝術品種。
表演時,坐轎的演員身穿官衣,頭戴烏紗帽,轎前二人,各執一面旗牌,分別寫著:“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獨桿轎是為了紀念清代乾隆年間嶧縣知縣張玉樹而發明創造的。張玉樹在嶧縣任職十年,《嶧縣誌》記載:“張玉樹視嶧如家,愛士民如師友”清正廉潔,克己奉公,為嶧縣人民做了許多好事。因此“嶧之人於侯之去尤思之不能忘也。”直到今天,“張青天”的美譽仍眾口皆碑,許多故事在民間流傳。
獨桿轎第一次出現在清代公元前1776年,張玉樹提倡地方官員“與民同樂”,嶧縣城裡的文人、商人和南關、北關及徐樓村的民間藝人便自發地聯合行動,集體創作了清官獨桿轎,隨著獅子龍燈隊伍到縣衙門拜年。此後,這項活動便斷斷續續地沿襲下來,特別是改革開放的20多年以來,嶧城區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壇山街道為活動主陣地,在堅持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同時,始終把清官獨桿轎作為“看家戲”,重點保留與傳承。

推廣申報


1995年,山東衛視專門錄製了以清官轎為主,以獅子龍燈為輔的專題民間藝術節目----《嶧縣社火》,在中央電視台轉播后,推向了國際電視文化市場。2006年,棗莊市文化局和嶧城區文體局把《嶧縣清官獨桿轎》申報為“山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重點保護項目。

垓下獨桿轎


垓下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幾千年來,勞動人民在這裡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藝術,“獨桿轎”就是地方文化瑰寶中的一項。
所謂“獨桿轎”,顧名思義,就是以獨桿作轎,大不同於一般的輿轎。此轎既無轎圍,亦無兩根轎桿,而是在獨桿之前端,設一簡易圈椅,用以乘坐。表演時,乘坐者以袍服將圈椅復蓋,使觀眾以為其是直接坐在獨桿尖梢的,給人以驚險之感。且此轎並不刻意保持平衡,而是在另一端由人操縱,一起一落,起落有致,頃刻升至半空,頃刻落至平埃,是在行走間進行表演的一種民間舞蹈。
表演班子一般由十餘人組成。其中一名坐轎者,三名衙役,四名抬轎轎夫,另加2-4名操縱轎桿者。表演的主角有兩名:一為坐轎者,名“四老爺”,縣令打扮,身著官服袍帶,烏紗朝靴,八字翹須,三花臉,一手持扇,一手持書,手舞足蹈,神氣十足,趾高氣揚,丑角形象;另一為最前鳴鑼開道者,口中念念有詞,諸如“四老爺大駕在後,百姓人等一律迴避,擋道者剝皮抽筋”之類的恫嚇話語。另兩名配角為衙役,各持“肅靜”、“迥避”的清道牌,緊隨開道者之後,以渲染氣氛,幫助清道。
垓下在漢以後,曾名洨縣,作為縣城延續了數百年,故有縣官巡街一說。而縣官名“四老爺”,乃“死老爺”諧音,表達了群眾的愛憎。通過詼諧滑稽的表演和程序化的舞蹈動作,揭露了封建社會貪官污吏魚肉人民、作威作福的醜惡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