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

詞語

不期,漢語詞語,意思是沒有約定;不料,想不到。

引證解釋


⒈、未經約定。
《公羊傳·隱公四年》:“遇者何?不期也。”
《後漢書·郭伋傳》:“后宏、吳等黨與聞伋威信,遠自江南,或從幽冀,不期俱降。”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辛亥游錄》:“凡山之縱徑,升易而降難,則其腰必生橫徑,人不期而用之,介然成路,不荒穢焉。”
⒉、不要求;不等待。
《韓非子·五蠹》:“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梁啟雄·解:“《禮記》註:‘期,要也’。‘不期修古’,謂不要求修行先王的古道。”
南朝·齊·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豈非療飢不期於鼎食,拯溺無待於規行。”
唐·柳宗元乞巧文》:“不期一時,以俟悠久。”
⒊、不意,不料。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不期有賊將孫飛虎,領兵半萬,欲劫故臣崔相國之女。”
紅樓夢》第三八回:“昨夜不期經雨活,今朝猶喜帶霜開。”
魯迅《偽自由書·‘有名無實’的反駁》:“不期冷口失陷,一令傳出,即行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