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河鎮

馬家河鎮

馬家河鎮位於湖南省株洲市河西,東臨湘江,北依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與湘潭市隔江相望,南與本區群豐鎮接壤,總面積67平方公里。截止到2006年,轄區內現有11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28139人,耕地面積21070.64畝。

2015年,馬家河鎮、栗雨街道成建制合併設立栗雨街道。

鄉鎮概況


羅哲烈士墓
羅哲烈士墓
馬家河鎮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是著名革命烈士羅哲、羅學贊的故鄉。境內有毛澤東親筆題寫碑名的羅哲烈士墓和羅學贊烈士墓,二者分別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極具旅遊開發前景的該鎮明珠古桑洲是一座風光秀麗的江中小島,島上有千年古樟、古墓,自然、人文兩大景觀和諧統一、相映成趣。
全鎮已形成較大規模的種養業。年產蔬菜10000餘噸,出籠商品禽200多萬羽。其中,立雨的娃娃菜、中路的白薯、王家坪的早白菜苔、南塘的番茄、仙嶺的鴨、淺塘的雞有較高的知名度,在株洲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馬家河鎮面積51.86平方千米 人口1.86萬人 郵編:412103 代碼:430211100

歷史沿革


1950年建立馬家河鄉,隸屬湘潭縣一區;1953年置馬家河鎮;1956年復為鄉。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區,屬雷打石公社。1961 年建馬家河公社,1965年劃歸株洲縣,1984年改公社為馬家河鄉。1997年劃歸株洲市天元區;2000年撤鄉建鎮。2005年將馬家河鎮的鑿石、南塘、王家坪、栗雨4個村和王家坪社區劃入泰山路街道,並析置栗雨街道。
2015年,馬家河鎮、栗雨街道成建制合併設立栗雨街道。

行政區劃


馬家河鎮下轄以下地區:
桑洲社區、大石橋社區、高塘社區、金龍社區、農科社區、淺塘社區、泉源社區、萬豐社區、仙嶺社區、新馬社區、月塘社區、中路社區、太高村。

基礎設施


馬家河鎮地處新區城郊結合部,直接接受高新區輻射,因此有著獨特的區位和交通優勢。鎮內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利。株雷公路、株洲城市快速環道(西環線)、天易高速公路、株洲大道、京珠高速公路和興建的武廣高速鐵路貫穿境內;京珠高速公路和天易高速公路在月塘村交匯,并行成了佔地600畝的大型互通口。
2004—2006年,全鎮累計投入資金1050萬元改造鄉村公路,改造里程達55公里。鎮主幹道馬太路、馬王路全面實現砂改油,仙響路已完成路基的拓寬改造。全鎮境內縱橫交織、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已經形成。區、鎮累計投入資金3000萬元,進行水利基礎設施改造、河堤整修,改造了南塘港、油布港和萬豐橋閘等排漬設施。到2006年,馬家河鎮已成為株洲新區建設的主戰場。

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卓有成效。2004—2006年,該鎮引進項目20多個,引進資金3.5億元。神農生態園、華洲實業、鑫泰建材、運鋒刀具、金馬綠色產品大市場已建成投產,太高水庫鄉村俱樂部已於2005年4月28日開業、神農生態園二期項目已開工建設,神州紅、天馬駕校、金龍果園、新馬衛星城、櫻桃鴨、白薯和娃娃菜深加工、南方閥門八個項目也已順利簽定協議。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成為該鎮主要經濟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