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黃城根北街
東黃城根北街
東黃城根北街,是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部的一條道路。東黃城根北街北起地安門東大街,南到五四大街,與東黃城根南街連接。因為是臨近北京皇城東側北段的道路而得名。明朝稱“火道半邊街”。清朝稱“東安門外北夾道”。中華民國稱“東皇城根”,后將“皇”字改成“黃”字,以示破除帝制,稱“東黃城根”。1965年北京市整頓地名時,改名“東黃城根北街”。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稱“晨光街”,後來複名“東黃城根北街”。
目錄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佔領北平(佔領后不久更名為“北京”)。1940年11月29日,日軍軍官高月保、乘兼悅郎,在東黃城根行走,突遭槍擊。刺殺事件是麻景賀(又名“麻克敵”)為首的行動組乾的。麻景賀是軍統華北特工,不僅姓麻,而且臉上有麻痕。這兩位日軍軍官都是日本貴族院的成員,是日本天皇的“特使”,來華代表天皇“宣撫”華北日軍,並且轉達天皇關於擴大侵華戰爭的“御旨”。他們表面上是“中佐”,但當時日本及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的報紙上,有時稱他們“將軍”。在此次刺殺事件中,高月保被刺身亡,乘兼悅郎生還,說出了麻景賀的面貌特徵,事件發生后,日軍在北京四處“抓麻子”,濫殺無辜,特別是臉上有麻痕的中青年男子均遭嚴刑拷打,幾乎沒人倖免。為免民眾遭塗炭,麻景賀遂主動“自首”,後來被日本人處死(另一種說法是因叛徒告密而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