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石

漢字詞語

美石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為měi shí,即天然的奇石,可供人們欣賞把玩。出自於《山海經》:“獨山其下多美石。" 

釋義


天然的奇石,可供人們欣賞把玩。

介紹


美石
美石
美石首見於《山海經》。其〈東山經〉 雲:“獨山其下多美石。"
鄭惟忠《古石賦》稱:“博望侯周遊天下,歷覽山川,尋長河於異域,得美石而獻漢武帝。"至於形狀色澤如何,均不得其詳。
蘇軾亦曾用過此稱謂,其《怪石供》雲:“今齊安江上往往得美石, 與玉無辨,多紅黃白色,其文如人指上螺,精明可愛。

石文化


中國觀賞石文化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化現象,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石文化發端於原始人類的原始工具製造,原始人類為了生存、發展和安全的需要,創造了石頭工具,隨著石頭工具製造技術的精進,人類從舊石器時代步入新石器時代。同時,由於維持生存的物質來源相對豐富,原始人類開始有了美的追求,於是有了用漂亮的石頭製作小飾物來裝扮自己,以引起異性的注意。這便開始有了精神意義上的對美石的追求。距今7000年的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和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石珠和簡單加工的玉器;分佈於遼西和內蒙古東部地區的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豕形、鷹形玉飾和豬龍等,這些都是原始人類精神需求的產物,可謂最早的石質藝術品。
中國是東方賞石文化的發祥地。在以自然奇石(而非石製品)為現貨對象的活動方面,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據《太平御覽·闞子》載:“宋之愚人,得燕石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其實,遠在此前的商、周時代(公元前二十世紀),作為賞石文化的先導和前奏——賞玉活動就已十分普及。據史料載:周武王伐紂時曾“得舊寶石萬四千,佩玉億有萬八”。而《山海經》和《軒轅黃帝傳》則進一步指出:黃帝乃我國之“首用玉者”。由於玉產量太少而十分珍貴,故以“美石”代之,自在情理之中。因此,中國賞石文化最初實為賞玉文化的衍生與發展。《說文》云:“玉,石之美者”,這就把玉也歸為石之一類了。於是奇石、怪石後來也常躋身寶玉之列而成了頗具地方特色的上貢物品。《尚書·禹貢》曾載:當時各地貢品中偶有青州“鉛松怪石”和徐州泗濱浮磐”。顯然,這些3000多年前的“怪石”和江邊“浮磐”都是作為賞玩之物被列為“貢品”的。很可能這就是早期的石玩,即以天然奇石(而非寶玉或石雕、石刻製品)為觀賞對象的可移動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