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

漢語詞語

大兵,漢語詞語,一般指代普通的士兵,軍人。

基本解釋


1、 [large troops]∶人數多,聲勢大的軍隊
2、[common soldier;the rank and file]∶舊時對士兵的俗稱,現稱普通士兵
3、 [the Qing troops]∶指清兵,清人撰文必作此稱,以示尊敬
4、大的戰爭。

詳細解釋


1.[large troops]∶人數多,聲勢大的軍隊
大兵壓境
《管子·大匡》:“吾欲發小兵以服大兵。”
《後漢書·光武帝紀上》:“會候騎還,言大兵且至城北,軍陳數百里,不見其後。”
《明熹宗實錄》:“兵部覆督師孫承宗疏言,輔臣欲身向登萊號召大兵,臣深服其雄略。但登萊有撫臣(袁可立),有鎮臣簡選水兵,訓練遼兵。磨勵以須傳檄,督催敢不立應。”
《三國演義》第七一回:“今操引大兵至此,恐糧草不敷,故勒兵不進。”
《東周列國志》第三回:“約行半里,背後喊聲又起,先鋒孛丁引大兵追來。”
2.[common soldier;the rank and file]∶舊時對士兵的俗稱,現稱普通士兵
許地山 《人非人》:“等我到軍法處,一個大兵指著門前底大牌樓,說在那裡。”
曹禺雷雨》第一幕:“他哪一點對得起我,當大兵,拉包月車,干機器匠,念書上學,哪一行他是好好地干過。”
《駱駝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輛車被大兵搶去,就是指人數多、聲勢大的軍隊。
3.[the Qing troops]∶指清兵,清人撰文必作此稱,以示尊敬
至小東門,大兵如林而至。——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4.大的戰爭。
《禮記·月令》:“(仲冬之月)行秋令,則天時雨汁,……國有大兵。”
晉 干寶《搜神記》卷十八:“神曰:‘將有大兵,今辭汝去。’留一玉環曰:‘持此可以避難。’
后劉表袁術相攻,龍舒之民皆徙去,唯憲里不被兵。”

生活特指


1.普通的士兵,軍人。
2.特質像士兵的人,古板的人或者非常固執的人。
3.遊戲中的最低級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