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梨園子弟的結果 展開
- 梨園子弟
- 梨園行
梨園子弟
梨園子弟
梨園子弟,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讀作lí yuán zǐ dì,出自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園子弟各班願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原指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后泛指戲曲演員。
在句子中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歌舞藝人。
原指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后泛指戲曲演員。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園子弟各班願與者,書名畫知,屆時齊集湖亭,各演雜劇。”
同“梨園弟子”。清 和邦額《夜譚隨錄.倩霞》:“藩府多梨園子弟,皆極一時之選,有貼旦名珍兒者,尤姣媚。”戲劇界雅稱梨園,演員稱梨園子弟,這是來自唐代的典故。說起緣由,得從教坊和唐玄宗說起。唐代設教坊,為全國最高的培養宮庭音樂人才的機構,全國各地都有,在這裡集中了全國高水平的歌舞、器樂人才。唐代流行法曲,所謂法曲,實際上就是今天大型歌舞的雛型。唐代法曲不管有歌唱,還有舞蹈,全是用器樂現場伴奏,且陣容龐大,有幾百人之眾。這樣高難度的音樂表演不是一般藝術團體就能勝任的。唐玄宗是一位出色的音樂家,他不滿足當時的樂工,於是自己親自培養樂工。梨園便是唐玄宗培養樂工的地方。
梨園弟子,戲劇演員
作主語、賓語、定語;指歌舞藝人
惟茲~,猶存漢官威儀。 ◎陳去病《論戲劇之有益》
operatic players
唐玄宗十分喜歡音樂,大臣給他講春秋時期宋王修築練武場牆壁時,請歌唱家癸與射稽伴唱,提高勞動效率的故事,於是唐玄宗想讓音樂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建立音樂學校梨園,經常演奏《霓裳羽衣曲》。唐玄宗還經常親自去梨園看望這些梨園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