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宮站

雍和宮站

雍和宮站是北京地鐵系統中的一座換乘車站,北京地鐵2號線北京地鐵5號線在此交匯。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北二環安定門東大街與雍和宮大街、和平里西街交匯處,2號線車站於1984年9月20日北京地下鐵道二期工程開通時啟用,5號線車站於2007年10月7日5號線開通時啟用。車站編號是215和512。

車站簡介


位置

該站位於北二環安定門東大街與雍和宮大街、和平里西街交匯處,2號線車站為東西向,5號線車站為南北向。

結構

雍和宮站站內立體圖
雍和宮站站內立體圖
雍和宮站2號線車站在交匯口東,5號線車站在交匯口南。兩座車站都是地下車站,2號線為島式站台設計,5號線為較特殊的錯層島式站台設計。
雍和宮以及周邊是中國文化的思想庫,具有很強的民族性,是包涵文化理念的遊覽勝地,宣揚中國哲學思想文化,對中國味道的強化是設計中的重點。各種景緻的運用,將使設計貼近地理和文化環境。營造本站金碧輝煌的視覺效果,表現厚重的文化感。
雍和宮站是北京地鐵5號線中,唯一一座縱向立了三排大柱子的站台。站台採用複合式,兩側站台中間有一個錯層的台階。施工方向記者介紹說,這是出於對文物保護的考慮在已有的站台上行方向壘了一層。
雍和宮站站內壁畫
雍和宮站站內壁畫
雍和宮站的立柱全部採用正紅色,護欄全都採用漢白玉雕花製成。雕花護欄在錯層之間一字排開,圖案包括龍、牡丹等中國傳統圖案。
此外,站內的兩張巨幅鍍金壁畫將車站裝飾得金碧輝煌,極具東方神韻。

出入口

雍和宮站共有7個出口:2號線A(西北)、B(東南)、C(西南);5號線d(西北)、F(東南)、G(西南)。2號線C出口和5號線B出口為同一出口。

站名來歷

雍和宮是北京現存最大的喇嘛廟,原是明朝內宮監太監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建為胤禛的府邸,稱貝勒府。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后,改稱雍親王府。胤禛登基后,把府邸的一半改為黃教上院,一半作為皇帝行宮。雍正去世后,靈柩停放在雍和宮內,把宮內的永佑殿等主要殿堂改為黃色琉璃瓦,與皇宮殿宇相同。后雍和宮成為清朝皇帝供飼祖先的影堂。乾隆九年(1744)改為喇嘛廟,為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物的中心。

鄰近建築


雍和宮站
雍和宮站
雍和宮
北二環城市公園
雍和藝術區
雍和宮寫字樓
金鼎軒地壇店
北京松堂博物館

出口信息


A:西北口
北京市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市老幹部活動中心、和平里街道辦事處 金鼎軒 地壇醫院、北京安內醫院、北京市第六醫院 市第五十四中、市一四三中、市二十一中、交道口中學、市二十二中 地壇體育館
公交線路:909、130、62、18、特2、特12、44、13、116、
B:東南口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北京市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 金鼎軒 地壇醫院、北京安內醫院、北京市第六醫院 市第五十四中、市一四三中、市二十一中、交道口中學、市二十二中 地壇體育館
公交線路:44、特12、909、、62、18、
C:西南口
首都圖書館 金鼎軒 地壇醫院、北京安內醫院、北京市第六醫院 市第五十四中、市一四三中、市二十一中、交道口中學、市二十二中 地壇體育館
公交線路:13、116、684、
金鼎軒 地壇醫院、北京安內醫院、北京市第六醫院 市第五十四中、市一四三中、市二十一中、交道口中學、市二十二中 地壇體育館

首末車時間


2號線(西直門—復興門—西直門)首車 5:28 末車(全程) 22:49 末車(積水潭) 23:34
2號線(積水潭—復興門—積水潭)首車 5:11 末車(全程) 22:03 末車(西直門) 22:52
5號線(宋家莊—天通苑北)首車 5:43 末車 23:34
5號線(天通苑北—宋家莊)首車 5:26 末車 23:14

公交換乘


909(長建駕校-土井村西口)、130(北官廳-東湖)、62(姜庄湖-雍和宮橋東)、18(國際展覽中心-惠新東橋西)、特2(麗澤橋北-炎黃藝術館)、特12內(左安路-左安路)、44(新街口豁口-新街口豁口)、13(和平東橋南-西城三里河)、116(龍潭公園-城鐵柳芳站)

臨近車站


雍和宮站
下行線路上行
內環
(下一站:東直門站)
距離2228米 
2號線
外環
(下一站:安定門站)
距離794米 
開往宋家莊站
(下一站:北新橋站)
距離866米 
5號線
開往天通苑北站
(下一站:和平里北街站)
距離115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