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儒

俗儒

俗儒,是漢語辭彙。

拼音:sú rú

出自《荀子·儒效》,

解釋為淺陋而迂腐的儒士。

詞目


俗儒

拼音


sú rú

注音


ㄙㄨˊ ㄖㄨˊ

引證解釋


淺陋而迂腐的儒士。和“大儒”、“通儒”相對。
《荀子·儒效》:“隨其長子,事其便辟,舉其上客,億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是俗儒者也。”
《漢書·元帝紀》:“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唐 李白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翔雲列曉陣,殺氣赫長虹。撥亂屬豪聖,俗儒安可通。
李賀 《五粒小松歌》:“主人壁上鋪州圖,主人堂前多俗儒。”
李贄 《復鄧鼎石書》:“若曰:‘救荒無奇策’,此則俗儒之妄談,何可聽哉!”
黃遵憲 《雜感》詩之二:“俗儒好尊古,日日故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