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和

原冶金部北京鋼鐵設計院總工程師

孫德和(1911年8月21日——1981年7月21日),安徽桐城人,冶金學家,鋼鐵工程設計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孫德和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獲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院工程師學位,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獲德國阿拉斯加工科大學工程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任同濟大學教授。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孫德和系統地研究了鋼中含氫、真空測氫和真空冶鍊對不同鋼種含氫的影響;創製了真空鋼液取樣測氫和氧的儀器;主持了中國第一個特殊鋼廠—大冶鋼廠的擴建工程總體設計;積極推進和指導中國第一個氧氣轉爐廠、連續鑄鋼、鋼水真空處理和爐外精鍊等項目的實驗和工程設計。

大事件

1911-08-21

出生

1911年8月21日出生於北京市。

1942-07

獲“博爾歇斯獎牌”

1942年7月,完成《鋼中氫的研究》的博士論文,以“傑出”成績獲得亞琛工科大學工程博士學位。為表彰他出眾的研究成果,亞琛工科大學授予他“博爾歇斯獎牌”。這是德國亞琛大學從1909年起為最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專設的獎牌。孫德和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留學生。

獲“博爾歇斯獎牌”
1946

設計建成無錫開源機器廠,並擔任廠長

1946年受民族資本家榮毅心之聘,設計並建成了無錫開源機器廠(無錫機床廠前身),任廠長。

設計建成無錫開源機器廠,並擔任廠長
1949-05

為上海鋼鐵工業的恢復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不久,孫德和擔任了上海鋼鐵公司的副經理,負責全公司各廠恢復與擴大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併兼任上海第三鋼鐵廠廠長。在1949~1952年間,孫德和為上海鋼鐵工業的恢復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為上海鋼鐵工業的恢復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952

擔任大冶特殊鋼廠工程設計總工程師

1952年他調至重工業部鋼鐵局設計公司,擔任大冶特殊鋼廠工程設計總工程師,這是中國第一個自己設計的大型鋼鐵工程。

1955

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958

指導中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工程設計

1958年指導了首鋼中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工程設計。

指導中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工程設計
1981-07-21

因病逝世

1981年7月21日病逝於北京。

個人生活


● 推遲手術
“文化大革命”期間,孫德和身心受到摧殘,健康每況愈下,卻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如參加鞍鋼的改擴建規劃和本鋼的擴建設計、全國轉爐與連鑄情況考察以及援助阿爾巴尼亞冶金聯合企業工程論證等,為參加論證會甚至推遲了預約的手術治療時間。
● 無私貢獻
1964年,孫德和為上鋼一廠三車間設計建立15——30噸提升法鋼液真空處理裝置,因為當時參加設計的人多數是年輕人,缺乏經驗,加上當時能獲得的國外參考文獻亦很少,孫德和一方面拿出自己搜集到的全部資料,供他們參考;另一方面由他本人講授提升法真空處理原理、設備組成及功能,啟發設計人員按其原理與功能要求,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大膽開發。
● 深入一線
1964年下半年,孫德和為鞍鋼第二鍊鋼廠建設一套100噸提升法鋼液真空處理裝置,他率領北京鋼鐵設計院有關人員前往鞍山,幫助擬定設計方案,還親自下現場幫助落實。孫德和的赤誠無私的指導,使鞍鋼設計人員極受感動,幹勁倍增。初步設計很快完成人物經歷。

人物生平


1911年9月14日生於北京,祖籍安徽省桐城縣。
1930年南開大學預科畢業。1934年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
1935年清華大學機械系進修。
1935~1938年先後在德國柏林工科大學鋼鐵冶金系和亞琛工業科大學礦冶系學習,獲工程師學位。
1939~1940年在德國克虜伯聯合鋼鐵企業,任鍊鋼工程師。
1940~1943年德國亞琛工科大學鋼鐵冶金系博士研究生,並任助教,1942年獲工程博士學位。
1943~1945年在德國柏林施攀道鋼鐵廠及其研究所任冶金工程師。
1946~1948年在上海任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工礦委員會委員、副主任;同濟大學機械系教授,無錫開源機器廠廠長。
1949~1952年任上海鋼鐵公司副經理兼上鋼三廠廠長。
1952~1955年任重工業部鋼鐵局設計公司大冶特殊鋼廠工程設計總工程師。
1955~1981年冶金部北京鋼鐵設計院(后改為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任專業總工程師、冶鍊處處長、生產辦公室副主任及院副總工程師。
1981年7月21日病逝於北京。
鋼中氫
鋼中氫
孫德和1911年9月14日出生於北京市,祖籍安徽省桐城縣。從青年時代起,就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為座佑銘,立志以“工業救國”為己任。1934年,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后又入機械系進修有關課程,為從事化學與冶金工程研究打下基礎。1935年秋考取安徽省公費留學德國,同年冬,入柏林工科大學鋼鐵冶金系選讀鑄造與鋼鐵冶金專業。當時有人問他為什麼從基礎學科轉學鋼鐵冶金工程學科時,他答道:“沒有鋼鐵,中國工業與國防兩俱落空。”
1936年秋,他轉入德國亞琛工科大學礦冶系。師從德國冶金學家琵沃瓦斯基(E·piwowarskg)教授與埃倫德(W·Eilender)教授。1938年開始了氫在鋼中作用與行為規律的研究,1939年2月完成題為《氫在人工充氫的各種含金鋼及工業純鐵中,氫的吸收與逸出速度的研究》的論文,以傑出成績獲工程師學位。1940年春受埃倫德教授之聘,任助教與研究生,繼續研究鋼中氫問題。1942年7月,他完成《鋼中氫的研究》的博士論文,再次以“傑出”成績獲得工程博士學位。為表彰他出眾的研究成果,亞琛工科大學授予他“博爾歇斯獎牌”。這是德國亞琛大學從1909年起為最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專設的獎牌。孫德和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留學生。在德學習期間,他曾在克虜伯鋼鐵公司所屬平爐、電爐鍊鋼、鑄鋼鑄鐵廠及有色鑄造廠實習一年多。該廠對他的評語為“勤奮工作、品學兼優”。1943年孫德和受聘於柏林施攀道鋼廠任鍊鋼工程師。當時德國鋼鐵廠一般不接受外籍工程技術人員供職,但孫德和在上述鋼鐵廠任職期間,深受該廠總工程師器重。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留德中國學生推舉孫德和為負責人,組成戰後第一個留德中國學生歸國團,輾轉4個多月,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抵達上海。孫德和雖有深厚的理論造詣與豐富的生產實際經驗,一時卻無用武之地。為生活所迫,他在任同濟大學教授的同時,在聯合國上海救濟總署任工礦委員會副主任;后受民族資本家榮毅心之聘,設計並建成了無錫開源機器廠(無錫機床廠前身),任廠長。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不久,孫德和擔任了上海鋼鐵公司的副經理,負責全公司各廠恢復與擴大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併兼任上海第三鋼鐵廠廠長。在1949~1952年間,孫德和為上海鋼鐵工業的恢復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52年他調至重工業部鋼鐵局設計公司,擔任大冶特殊鋼廠工程設計總工程師,這是中國第一個自己設計的大型鋼鐵工程;1958年他主持設計新疆八一鋼鐵廠擴建工程,又指導了首鋼中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工程設計以及太鋼的氬氧鍊鋼爐的半工業試驗,促進了中國氧氣轉爐和爐外精鍊等技術的工業化。
文化大革命
鋼中氫
鋼中氫
“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身心受到摧殘,健康每況愈下,卻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如參加鞍鋼的改擴建規劃和本鋼的擴建設計、中國轉爐與連鑄情況考察以及援助阿爾巴尼亞冶金聯合企業工程論證等。為參加論證會甚至推遲了預約的手術治療時間。
1975年在國務院召開的鋼鐵工業發展戰略座談會上,孫德和提出許多建議,如中國鋼鐵工業發展要運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可從澳大利亞、巴西等國進口鐵礦;為解決資金短缺,可向國外出口煤炭,發展遠洋船隊;在東南沿海有深水港,可建設現代化鋼鐵大型廠,改造舊廠,更新裝備,並採用新技術;提高鋼鐵產品質量;加強科研與設計力量;企業要注重經濟效益,在企業內部實行計件工資制等。以上意見,部分被收錄到《關於加速鋼鐵工業十六條》的建議書中。該建議書為當時整頓鋼鐵工業起了重要引導作用。1979年他重病纏身,還毅然接受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冶金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的重託,又一次擔任了該卷冶金部分“總設計師”的角色。
1955年孫德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並受聘於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任學術委員會委員;1957年受聘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冶金組成員;他還是中國金屬學會第一、二、三屆常務理事,中國人大第一、二、三屆代表;1978年當選為第五屆中國政協委員。同年,中國科技大會授予孫德和“重大貢獻先進工作者”獎狀。
孫德和一生勤奮,為人謙遜,知識淵博,技術精湛。他集冶金理論與技術開發以及工程設計為一體,是中國冶金科技界傑出的人才之一。1981年孫德和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綜述

孫德和系統地研究了鋼中含氫、真空測氫和真空冶鍊對不同鋼種含氫的影響創製了真空鋼液取樣測氫和氧的儀器。主持了中國第一個特殊鋼廠—大冶鋼廠的擴建工程總體設計。積極推進和指導中國第一個氧氣轉爐廠、連續鑄鋼、鋼水真空處理和爐外精鍊等項目的實驗和工程設計。

人才培養

1964年,孫德和作為提升法鋼液真空處理裝置的帶頭人之一,培養了一批設計人員。不僅包括北京鋼鐵設計院,還有鞍鋼設計院、上海冶金設計院、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以及上鋼一廠的有關技術人員,他們中大多數成為發展爐外精鍊的技術骨幹。
中國研究鋼中氫行為規律的先驅者之一
1935年,德國著名冶金學家申克(H·schenck)等在《鋼中白點的成因》一文中指出,鋼中氫是導致白點的根本原因。隨後,德國亞琛工科大學礦冶系鋼鐵冶金研究所所長埃倫德將原從1930年起就已開展的鋼中氣體測定及氣體對鋼質量影響的課題,重點轉向鋼中氫的研究。
虯江碼頭
虯江碼頭
1938年孫德和在該校攻讀工程師學位,論文即是關於氫的吸收與逸出速度的研究。孫德和研究摸索有關工業純鐵、多種二元合金鋼及三元合金鋼中氫的吸收與逸出行為的基本規律,並於1940年起以埃倫德教授助手與博士研究生身份,繼續從事鋼,特別是合金鋼中氫氣行為規律研究。它的範圍涉及氫在不同合金鋼中,特別是不同合金鋼的不同組織結構中的擴散係數與擴散速度的研究;氫在不同合金鋼中的含量及所形成的缺陷;在高頻感應爐冶鍊過程中,如增碳、脫碳、脫氧等過程對氫含量的影響等。孫德和得出以下結論:相結構不同,氫的析出情況不同,如以Ni、Mn為基地面心立方奧氏體鋼無氫析出;體心正方的馬氏體鋼有氫的析出,而體心立方的鐵素體鋼,氫的析出與合金元素對氫的親和力有關,親和力大的合金元素,可抑制氫的析出。另外,氫的析出與否也與氫在合金鋼中的擴散能力有關,鐵素體鋼中氫的擴散係數隨Si、Cr含量增高而降低,以致完全抑制氫的析出。
他測定了氫在α-Fe、γ-Fe中的擴散係數公式,該公式被後人稱為“蓋勒—孫”(W·Geller-Sun)公式,常被引用。孫德和又與蓋勒合作,應用熱力學計算方法建立了鐵—氫系富鐵角的二元相圖。該相圖被載入德國漢森所著《二元相圖手冊》及德國出版的《金相圖表大全》中。
合金鋼
他設計與製作了真空法鋼液定氫定氧儀(簡稱真空法),這是一個構思新穎、結構緊湊、性能可靠的儀器,用12種不同的合金鋼作試驗,該儀器所測定的氫含量與一般的非真空測氫法相比較表明:真空法可收集到鋼液在凝固過程中所逸出的全部氫氣,使氫損失量降至可忽略不計。而非真空法取樣,難以避免損失在液態凝固過程中所析出的氫。此外,利用真空法所測出的CO2量,可計算出鋼液中的含氧量。因而孫德和所設計的儀器既可定氫又可定氧。據文獻記載,1957年德國改進的工業定氫定氧裝置仍沿用孫德和的真空定氫定氧儀原理。從孫德和的定氫定氧儀測試數據表明,由於採用真空提取法,可使鋼液中增強了脫氫作用,該實驗結論對德國50年代初開發的爐外精鍊——真空脫氣法有重要啟發作用。
孫德和和蓋勒(WernerGdler)的上述研究成果,以論文形式連續發表在1939年、1943年、1944年以及1950年各年的德國鋼鐵冶金文獻》上。埃倫德評論孫德和對氫氣研究的貢獻時寫道:“孫德和有超群的勤奮,少見的敏捷才思,嫻熟可靠的實驗技能,執著的獻身精神。”他對孫德和在冶金方面的試驗工作及對研究所的“定氣”工作所做的貢獻與有力支持表示敬意和感謝。
工業建設
為上海鋼鐵工業的恢復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上海鋼鐵公司始建於1947年。該公司下屬有一、二、三廠,但當時該公司的鋼材總量卻只有萬餘噸。1948年上述各廠均已陷入停產狀態。1949年5月上海解放,孫德和作為冶金專家被任命為上海鋼鐵公司副經理。
合金渦輪
合金渦輪
他率領職工從倉庫里找出部分生鐵與煤炭,又派人到虯江碼頭拆舊船,作為廢鋼原料。同時組織人員進行平爐和軋機檢修。在短短一個多月里就使上鋼一廠和三廠的平爐點火、出鋼,接著上鋼二廠也恢復了生產,軋出線材。上鋼一廠小型酸性轉爐是他指導設計並順利投產的,這是上海解放后第一項鍊鋼工程。該車間的技術經濟指標良好,多次受到重工業部、上海鋼鐵公司的表彰。他兼任上鋼三廠廠長期間,從1949年10月1日開始修復Φ500毫米和Φ360毫米的型鋼軋機機組,於1950年6月20日完成。為國家生產急需的型材立下汗馬功勞。
上鋼三廠當時只能生產鎮靜鋼,澆注4英寸鋼錠,其縮孔深、鋼的收得率低。為提高產量和降低生產成本,孫德和接受蘇聯專家吉米多夫冶鍊沸騰鋼的建議,曾試驗成功澆注6英寸和4英寸沸騰鋼鋼錠。
1949年為了儘快恢復鐵路交通運輸,以支援中南與西南地區,急需火車鑄鋼車輪。孫德和提出在三廠試製鑄鋼車輪,認為既可支援前線,又可自產自銷,增加收入。經上海鋼鐵公司經理同意后,他千方百計地因陋就簡地開始了試製工作。雖然他本人在國外工作時對鑄造技術有所了解,但未親自操作過,為此,他向老工人和鑄造專家虛心請教;對砂型的種類、配比、粒度、含水率、透氣性,粘結性以及冒口配置、鋼流方向均反覆試驗與改進,並親自設計可以活動裝配的砂箱與底板,從而提高了工效,使廢品率降至5%以下。僅用2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試製任務,車輪光坯質量完全符合鐵道部門驗收條件。當時每月可向用戶供應上千個鑄鋼車輪。1950年他又領導上鋼三廠,承擔了為淮河水閘試製大型鑄鋼件的任務。該鑄鋼件需承受很大的負荷,其鑄鋼件形狀比較複雜,易出現裂紋,因而對鑄鋼件的質量要求嚴格。為此,孫德和與技術人員、工人一道研究鑄型和澆注及熱處理等工藝,並採用雙包同時澆注、局部加冷鐵等措施,從而生產出符合淮河工程嚴格要求的鑄件。
鑄鋼
鑄鋼
1952年上海汽輪機廠在國內首次試製12000千瓦汽輪發電機,需用低含金鋼鑄造上下汽缸,而汽缸要求可耐500℃高溫和承受90個大氣壓力。孫德和帶領上鋼三廠潘一心工程師專程到汽輪機廠了解技術要求。所承接的汽缸鑄件於次年就交付使用。在他調離上海后,上鋼三廠若遇到重大技術問題,仍然得到孫德和的指導。如50年代中期,上鋼三廠首次接受軍工任務,即為國產坦克鑄造中碳鎳鉻鋼部件,三廠便派人向孫德和請教。此外,孫德和還幫助他們試製成功防盾帽、支架、噴嘴等多種鑄鋼件。目前上鋼三廠已發展為中國生產大型鑄鋼件的重要基地,人們沒有忘懷孫德和的奠基功勞。
在大冶特殊鋼廠、新疆八一鋼廠中再建功勛
在大冶特殊鋼廠、新疆八一鋼廠的擴建工程設計中再建功勛
1953年,國家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興建的第一批鋼鐵骨幹企業,絕大多數是蘇聯專家設計的,而大冶鋼廠由一個普通碳素鋼廠擴建為年產50萬噸的大型特殊鋼廠,它的設計是依靠以孫德和為主要技術骨幹的一批中國設計人員完成的。
孫德和作為大冶特殊鋼廠擴建項目設計的總工程師,接到上級委派后,於1953年1月2日帶領12名技術人員,由上海直奔湖北黃石大冶鋼廠進行現場調查,制訂擴建方案。當時國內設計工作經驗極少,特別是搞鋼鐵廠的總體設計,確有極大困難。孫德和在其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刻苦鑽研,對鋼鐵、機械、電氣、土建、動力以及給排水等專業均一一加以研究,並盡量翻閱有限的書籍與資料。由於孫德和等人的努力,使這項工程設計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不照搬蘇聯專家當時為北滿鋼廠設計的酸性平爐方案,而採用新建兩座90噸鹼性平爐的設計,他還預見到,今後可在平爐的下一道工序採用爐外精鍊技術。他在平爐設計中採用當時國外先進的渣洗技術,使得鋼的質量有所提高。
鑄鋼
高爐
高爐
該平爐投產後在利用廢鋼、生鐵原料上具有靈活性,而且鍊鋼技術經濟指標均好。二是改變其他特殊鋼廠所採用的鋼錠修磨辦法,只是在必要時才對鋼坯加以修磨。由於修磨辦法改變,可在生產線上採用熱送制度。熱送的鋼錠比例達到70%,從而大大節省了能源。三是採用850/825毫米初軋機開坯。當時是國內特殊鋼廠開坯工序的一個創舉,不但在技術上和經濟上都有優越性,而且富有遠見,有利於鋼坯的質量提高,為擴大規模留有潛力。四是水源設計選擇了組合水源方案。左家灣泉水流量小、溫度低,適用於車間低溫冷卻水;長江水流量大、夏季水溫高;尚有發電廠的循環水,將上述三種水源按季節分別使用,構成了優化組合水源方案,這種方案實施后,按設計規模每年可節省57萬度電。五是有關長江邊取水站的設計,孫德和等人經過認真查閱長江歷年水文、水情資料,並經實地勘測后,排除了外國專家的“江心取水站”和“江邊水泵站(冷凍施工法)”方案的建議。在設計中大膽確定了“江邊水泵站”(作圍堰大開槽施工法)的方案。在枯水期作圍堰,用大開槽施工,由施工單位搶建成功。為了防止泥沙淤塞,水泵房無法作業,採用了17米水頭壓力反向沖洗措施,並使水泵機組運行時可自動投入和自動切換。六是在設計中採用了一些當時的先進技術,如平爐、均熱爐以及各種熱處理爐都採用了熱工自動控制系統;軋鋼機採用了集中潤滑系統;發生爐的爐氣實行集中生產和凈化以及輸送系統。最後在總圖布置上,因老廠擴建工程地段地形複雜且有空洞裂隙,還有一片沼澤地,故難度很大,通過巧安排布置,終於解決;廠址標高處於長江最高洪水位之下等,為此設計了防洪堤。孫德和等人在總圖運輸設計以及土建工程設計上,作出多種方案,優選出最佳方案,解決了各項難題。
當孫德和帶著大冶鋼廠的擴建設計書到鞍山徵求蘇聯專家意見時,開始時蘇聯專家對中國設計人員能否勝任如此複雜的設計項目持懷疑態度。經過深入研究上述設計方案后,蘇聯專家給予好評。事後,蘇聯設計專家組組長別列卡契說:“孫德和總工程師是迄今我在中國遇到的最有學識的鋼鐵專家。”大冶鋼廠的擴建設計做到了一次投產成功,奠定了大冶特殊鋼廠順利發展的基礎,如今該廠已成為中國特殊鋼生產的重要基地。
1958年4月,北京鋼鐵設計院接受了新疆八一鋼鐵廠擴建為鋼聯合企業的設計任務,成立了新疆設計工作組,孫德和既是工作組領導之一,又是分管技術的總工程師。在他領導下,設計與施工圖準備工作進展順利。當時鐵路只通到甘肅的峽東縣,從該地改乘汽車到達烏魯木齊市,他沿途對當地的氣象、地質地貌、水源、礦產資源等作了調查,特別對新疆坎兒井和哈密地區的地下資源做了較詳細的觀察和了解,所收集的資料對後來的哈密鋼鐵廠的選址工作起了一定作用。抵達八一鋼廠當天,孫德和就帶領設計人員到現場。他以其敏銳的觀察力發覺擴建工程場地的所謂“平坦”有問題。他與負責總圖設計的技術人員反覆研究,在他索取到地形圖后,證實了他的懷疑。該場地具有平緩的坡度,如果建成一個長為200米的車間,兩端的自然地平標高要相差2米以上。為此必須把緩坡削平,但如何能減少土方工程,這又要求孫德和等人及時提出方案,同時又要落實高爐和鍊鋼車間的準備工作。因為新疆政府與八一鋼廠領導希望能在8月1日建軍節這一天正式開始施工,孫德和帶領設計人員度過多少個不眠之夜,終於在8月1日動工。當地人盛讚他們為“中央設計組”。此後,孫德和一方面指導八一鋼鐵廠的施工建設,另一方面關心新疆各地小高爐的生產。
中國氧氣轉爐鍊鋼與爐外精鍊等技術工業化的開拓者之一
1952年氧氣轉爐鍊鋼技術問世后,孫德和關注這一技術的發展動向。在1956年制訂十二年科技發展遠景規劃的會議上與1957年第三屆中國人大會議上,孫德和與其他幾位冶金學家聯名倡議發展中國氧氣轉爐鍊鋼。1958年,在孫德和指導下,北京鋼鐵設計院為石鋼(今首鋼)設計了中國第一座30噸氧氣頂吹轉爐車間。雖然當時參加設計的人員缺乏新型轉爐的設計經驗,但在孫德和的指導幫助下,設計人員精心設計,該轉爐於1964年投產。經過試驗者、生產者的努力,使轉爐的產量大大超過原設計水平,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在一段時間內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氧氣轉爐
氧氣轉爐
在設計過程中遇到一系列技術難題,特別是關於真空罐的石墨電阻棒加熱器。這種加熱器要求既要滿足通電發熱和與真空罐絕緣,又要保證真空密封,而且拆裝要方便。在國內尚無廠家製造過這類加熱器。孫德和親自搜集有關石墨棒電阻加熱器的國外資料,又幫助電氣與工藝設計人員解決了理論計算問題,從而確定了加熱器的參數。他還派人到株州601廠考察真空碳管爐的經驗。這樣,他們設計了石墨棒加熱器,這是設計人員在孫德和領導下,攻克工藝、設備、電力等環節中的最後一個難題,終於在1964年完成了中國第一台15~30噸提升法鋼液真空處理裝置設計。1965年一季度完成了工程設計並開始設備製造。該裝置於1966年1月熱負荷試驗成功,標誌著中國爐外精鍊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
1964年下半年,為提高鞍鋼軍工鋼的質量,孫德和建議為鞍鋼第二鍊鋼廠建設一套100噸提升法鋼液真空處理裝置。鞍山設計院接受設計任務后,孫德和率領北京鋼鐵設計院有關人員前往鞍山,幫助擬定設計方案,還親自下現場幫助落實。孫德和的赤誠無私的指導,使鞍鋼設計人員極受感動,幹勁倍增。初步設計很快完成。1966年4月該台裝置進行了熱負荷試車。
鞍鋼
提升法是現代爐外精鍊技術中的一種。上鋼一廠和鞍鋼第二鍊鋼廠的裝置設計是中國依靠自己力量最先開發成功的,孫德和作為這項新技術的帶頭人之一,培養了一批設計人員。不僅包括北京鋼鐵設計院,還有鞍鋼設計院、上海冶金設計院、西安重型機械研究所以及上鋼一廠的有關技術人員,他們中大多數成為發展爐外精鍊的技術骨幹。
70年代后,孫德和仍不斷跟蹤國外冶金前沿技術的發展,他在推廣使用鋼水吹氧、脫碳、吹氬攪拌及合成渣洗等系列技術方面做出了貢獻。如北京鋼鐵設計總院承擔的太鋼18噸氬氧鍊鋼爐設計,上鋼三廠15~30噸真空脫碳氧氣精鍊爐等設計的基礎工作,均得到孫德和的具體指導。
為編纂《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等出版物嘔心瀝血
70年代末孫德和身患重病,行動十分不便。當他得知《中國大百科全書》是周恩來總理生前關心的一項文化建設時,毅然接受了礦冶卷的冶金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的重任。編纂這部學術水平要求高的專業百科全書,難處甚多,但他專心致志,在經過深思熟慮后親自把從編寫方針、框架設計、條目選定到編寫方法制訂出來。為了做到“既能滿足各界人士探索冶金知識的需要,也要對專業讀者有所幫助”,編撰人員經多次研討,確定了要“反映國際發展動向、突出中國特色”以及“雅俗共賞,各取所需”的編輯原則。
為了解讀者的需求,他扶杖帶領有關人員拜訪工程技術人員、高等院校教師與學生,甚至問及中學生;召開過各種類型的座談會聽取不同層次讀者的意見。此外,他翻閱並研究同類書籍的結構與框架。他認為,既要借鑒國外同類書籍的優點,又要保持中國早年編纂同類書的傳統做法。由於孫德和等編委對冶金領域發展過程了解深入,使得《礦冶卷》冶金部分有以下四方面的突破:一是從傳統的冶金學擴充到物理冶金學;二是從一般材料學擴展到新型材料學;三是適當減少鋼鐵冶鍊篇幅,適當增加有色金屬篇幅;四是從冶金專業知識擴展到礦冶產品的應用知識,增加產品資源、用途以及市場等內容,以適應經營業務的要求。
在編寫過程中,孫德和對人對己均作到嚴格要求。為了一個條目,通常要經過試寫、修改、總結經驗后,通過全面平衡再正式寫出,並經數次修改方能定稿。對數據要求準確、核實。當編寫過程中出現意見分歧時,他主張學術民主,實事求是地取得共識。
為了編纂好這部科學巨著,孫德和聯繫了國防科工委、冶金部、科學院、高等學校、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教授,多達數百人次,協調並解決了各種各樣的矛盾與問題,保證了全書的高質量和進度安排。
孫德和參與編寫該書的3年時間裡忍受病痛,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仍在思考鋼鐵工業發展和《礦冶卷》編寫事宜。直到他的心臟停止跳動的前兩天,還約幾位同志商談《礦冶卷》的工作。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姜椿芳高度評價孫德和,稱他為礦冶卷的“巨擘”。
孫德和曾用大量時間與精力,對民主德國孔歇爾(Küntscher)教授所著的《工業用鋼》一書的中譯稿,進行了認真的總校對,保證了該書的質量。該書介紹了德國許多先進技術,對促進和發展中國的合金鋼及相應的先進技術起到良好作用。他對向他請教技術問題的人,不論身份高低,年齡大小,總是滿腔熱情,有問必答。
主要論著
1、孫德和.《UntersuchungüberdasverhahendesWasser-StoffsinmitH2angereichertenW-,Mo-,V-,Nb-,Ti-,Zr》.Cr.Ni-Mo-,Cr-Ni-Mo-Nb-,austenitischenStahlenundArmcoeiseninBezugaufH2-AufnahmeundAb-gabegeschwindig-keit.(工程師學位論文)德國亞琛工科大學,1939.
2、孫德和.《UberdenWasserstoffimStahl》.(博士學位論文)德國亞琛工科大學,1942.
3、WernerGeller,孫德和.《Wasserstoff-undSauer-stoffbes》.timmungimStahl.ArchivfürdasEisenhüttenwesen,1943/1944,17(7/8)期:159~162.
4、孫德和,FranzWillems,《WernerGeller.ZurWasserstoff-bestimmungimfestenStahl》.ArchivfürdasEisenhü-ttenwesen,1943/1944,17(9/10):207~210.
5、WernerGeller,孫德和.《EinflussvoLegierungszusatzenaufdieWasserstoffdifusionimEisenundBeitragzumSystemEisen—Wasserstoff》.ArchivfürdasEisenhü-ttenwessen,1950,21(11/12):423~430.

獲得榮譽


1942年7月,孫德和作為最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被亞琛工科大學授予“博爾歇斯獎牌”。 
1955年,孫德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 
1978年,全國科技大會授予孫德和“重大貢獻先進工作者”獎狀。

社會任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孫德和歷任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工礦委員會副主任,上海鋼鐵三廠廠長、總工程師,冶金工業部北京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教授,上海鋼鐵公司副經理,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 
1955年孫德和受聘於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任學術委員會委員;1957年受聘為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冶金組成員;他還是中國金屬學會第一、二、三屆常務理事,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代表;1978年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人物評價


孫德和是中國鋼中氫氣行為規律研究領域的先驅者之一,氧氣轉爐鍊鋼和爐外精鍊等技術工業化的開拓者之一,為上海鋼鐵工業的恢復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集冶金學與工程學為一體,為中國冶金事業做出重要貢獻。孫德和一生勤奮,為人謙遜,知識淵博,技術精湛。他集冶金理論與技術開發以及工程設計為一體,是中國冶金科技界傑出的人才之一,被譽為“鋼鐵泰斗”。(清華大學評) 
“勤奮工作、品學兼優”。(克虜伯鋼鐵公司評) 
“孫德和有超群的勤奮,少見的敏捷才思,嫻熟可靠的實驗技能,執著的獻身精神。”(德國亞琛工科大學礦冶系鋼鐵冶金研究所所長埃倫德評) 
“孫德和總工程師是迄今我在中國遇到的最有學識的鋼鐵專家。”(蘇聯設計專家組組長別列卡契評) 
孫德和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的“巨擘”。(《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姜椿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