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韓少府見訪

喜韓少府見訪

《喜韓少府見訪》是唐代詩人胡令能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寫當官的韓少府乘駕車馬來訪,詩人笑嘻嘻身披荷衣走出草堂迎接,家裡兒童不習慣見這麼有聲勢的車馬,卻悄悄藏進蘆花叢中。此詩委婉含蓄,富有生活氣息。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迎接友人時的喜悅心情。詩中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題目中的“喜”字表達了詩人高興的心情,“喜”字也是全詩的詩眼,為整首詩奠定了情感的基調。
詩從“忽聞”寫起,一個“忽”字表示了事情的突然,也寫出了出乎意料的驚喜之感;第二句從動作寫起,“笑”字緊扣了題目中的“喜”字,穿衣迎接動作,透露著一股欣喜的情感。
這兩句詩從正面描寫了“見訪”的情景。后兩句就寫了孩子們藏起來時的景象,一方面描寫了普通家庭的孩子們都沒見過世面,膽小;另一方面也寫出了官員們在孩子心裡的影響。
詩人雖然地位低下,但也掩飾不了官員來訪時他高興的心情,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當時的影響和聲望。“兒童不慣見車馬,走人蘆花深處藏。”尾句從側面描寫了“見訪”。
這首詩用簡短的文字寫出了詩人遇有官員來訪的欣喜心情,同時也顯示詩人在當時有一定的聲望和影響。詩寫得通俗易懂,而且生活氣息很濃。

名家點評

近代學者鄒弢《三借廬筆談》:二十八字,一氣貫通,令人信口曼吟,低徊不厭。
現代古典文學專家劉永濟《唐人絕句精華》:此詩狀山野兒童頗逼真。詩不說自身高潔而以“兒童不慣見車馬”作點染,故佳。

創作背景


該詩具體創作時間未知。胡令能隱居圃田,圃田是列子之鄉,胡令能對列子推崇備至,時常祭祀列子,他深受列子的影響,成就了一副道家風骨,他寧可曳尾於塗,逍遙於世,也不願意勞心勞力,為仕途功名去奔走。韓少府早聞胡令能的才名,特意來訪,胡令能作《喜韓少府見訪》敘述此事。

作者簡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詩人(唐貞元、元和時期人),河南鄭州中牟縣人,隱居圃田(河南省鄭州市中牟莆田)。
家貧,年輕時以修補鍋碗盆缸為生,人稱“胡釘鉸”。傳說詩人夢人剖其腹,以一卷書內之,遂能吟詠。他的詩語言淺顯而構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濃,現僅存七絕詩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