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福建三明市岩前鎮本點東北向。該遺址已被列入三元森林公園八大景之一併且在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1999年秋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2000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首位,2001年國務院公布其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底,萬壽岩舊石器時代遺址被確定為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
萬壽岩隸屬三明市三元區岩前村,東距三明市17公里,岩頂海拔359米,相對高度170米。萬壽岩遺址是中國重要的史前人類活動遺址,為上石炭紀船山組灰岩構成,生成多個溶洞。遺址區發現了石製品近百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與刮削器等,同時還有多種哺乳動物化石。時代為距今20萬年左右,為舊石器早期文化遺址。遺存發現於其中的靈峰洞和船帆洞。船帆洞內4萬年前的人工石鋪地面和排水溝槽為國內首次發現,世界罕見。
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靈峰洞位於萬壽岩西南坡,洞內堆積分4層。第3層為堅硬的淺黃色沙質粘土層,在約13平方米的範圍內清理出石製品75件,有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和石錘等,石器以大、中型為主,文化特徵比較接近南方的礫石石器文化傳統,原料主要是石英砂岩,工藝上有一定的原始性。伴生動物化石有中國犀、巨貘、牛類、竹鼠、社鼠、吾鼠、鼬、蝙蝠等。年代為距今20萬年左右,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萬壽岩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萬壽岩遺址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和學術科研價值。一是萬壽岩靈峰洞遺址的發現,把福建有人類活動的歷史提前到18.5萬年前(該遺址未發現之前,福建發現最早的有人類活動的地點是三明市清流狐狸洞,距今1萬年至8000年);二是船帆洞遺址120平方米的人工石鋪地面在我國為首次發現,在國際上也極為罕見;三是多個洞穴類型遺址集於萬壽岩一山,在我國東南地區前所未有;四是四個不同時代文化遺物及與其伴生的哺乳動物化石,跨越十幾萬年,為研究古氣候、古環境提供了重要依據;五是某些石製品的製作工藝和類型與台灣發現的銳棱砸擊石片和石核相同,為閩台史前文化淵源提供了實物證據。
三明市在萬壽岩遺址保護範圍外圍,興建了福建唯一的舊石器遺址專題博物館——萬壽岩遺址博物館。博物館佔地56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設主展廳、輔助展廳,同年11月對外開放,成為三明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省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三明市投資1000多萬元對遺址博物館陳列進行改版提升,增加了場景、雕塑和3D影院,輔以聲、學、電和多維畫等高科技形式,通過觀眾互動體驗,全方位展示萬壽岩遺址古地理、古環境風貌和古人類生產生活場景,使陳列更具可看性和趣味性。
萬壽岩遺址原是一處經過了近30年開採的礦山,在遺址文物本體上形成了4處大型的開採面,遺址本體岩壁存在大量的危岩。針對這一嚴峻的現實,三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萬壽岩遺址保護規劃》,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文物保護方針。
為進一步保護遺址,三明市人民政府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先後公布萬壽岩遺址為市級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了遺址保護範圍(絕對保護區36萬平方米)和建設控制地帶(180萬平方米),並在顯要位置設置了醒目的保護標誌。
2000年5月,三明市委託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編製《福建省三明萬壽岩舊石器時代遺址總體保護規劃》,2005年初通過國家文物局批複。該規劃確定了萬壽岩遺址保護利用的總體目標任務:把萬壽岩遺址建設成為集舊石器時代遺址考古發掘、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文化知識傳播、閩台文化淵源研究為一體的高品位考古遺址公園。
遺址公園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目前已完成路面改造和綠化。
在三明市的百貨廣場上可以坐到去岩前鎮的班車,票價為6元,車程大約40分鐘,路況好,都為省道,道路兩邊是茂密的自然森林,有些路段還是沿著沙溪河而上,風景優美。岩前是個鎮,依山傍水,環境優美,向東500米就到了萬壽岩遺址。
萬壽岩遺址位於岩前鎮,鎮上有鎮政府的招待所可以住宿,但條件不是很好,由於離市區很近,可以考慮乘車回到三明市區,最晚班車7點,40分鐘就能回到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