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九門的結果 展開

九門

瀋陽建築

九門是在老瀋陽擴建背景下出現的,明朝時將老瀋陽分東、南、西、北四個城門,老汗王努爾哈赤打下瀋陽后,為了擴大城市規模、使出入城門更加方便、快捷,改“四門”為“八門”,每個方向就會出現兩個城門。這樣就使老瀋陽城內的大街結構由明朝的“十”字形變成了清朝的“井”形。而明朝時期的北城門,就變成了“九門”,這也是為什麼滿清時期老瀋陽城的護城官都被稱為“九門提督”。

歷史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記載:“明洪武21年(公元1388年),遼東都指揮使司指揮閔忠督建瀋陽城。”這裡的“城”特指“城牆”,明時城牆建成后,城牆周長9里10步,高2丈5尺,城以中心廟為中心點,內為駐兵。明洪武21年建設瀋陽城牆主要用於抵禦北部蒙古族、女真族的軍事攻擊。這是建造瀋陽城牆的最初目的。據記載,嘉靖22年(公元1543年)擴建沈城,北側“安定門”更名“鎮邊門”(即九門,現白塔小學對過),加固后的北門軍事防禦能力更強。公元1610年以後的十幾年間,在后金與明代的數年征戰中,瀋陽明城牆除北門外,幾乎全部被毀壞。
努爾哈赤進瀋陽后,沒有立即著手修建,而是向西進攻,僅在城內靠著鎮邊門內(即九門裡)依照女真族建築模式建設一個簡單的“居住之宮”。后金對瀋陽城牆的再次修建,是在皇太極繼承汗位后。天聰元年至天聰五年(公元1627~1631年)在原來城牆的基礎上建設新城,將城牆加厚、加高、加固;將明朝的四門改為八門,八旗軍各守一門,城市通道由明時的十字街變為井字街。明朝原來最為牢固的北門在戰爭中毀壞最小,又因離努爾哈赤居住之所近,有幸在清時得以保留,成為第“九門”。此時老瀋陽城內除故宮外,還有汗王宮、11座王府、六部衙門、廟宇等。

現狀


“瀋陽九門”的挖掘對滿清、明朝歷史和我國古代建築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據記者從遼寧省博物館了解到,新中國成立后,遼寧省的考古學家們對“瀋陽九門”的具體位置、方向還進行過一次討論。1958年在一次維修下水管道的施工中,工人們在大北門與小北門之間發現了“九門”遺址。1976年10月5日,大、小北門間的“九門”,被瀋陽市木螺絲廠建倉庫拆除。
數十年的戰亂,使“瀋陽九門”的遺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根據殘留的遺跡根本無法恢復原貌。考古人員在挖掘現場發現了一塊石碑,上面寫著“鎮邊門”三個繁體漢字,石碑的下角還寫著“明萬曆年”。
觀察城門的結構也讓人感到了其建築者的智慧。以前考古人員挖掘的城門都是縱向通道,而“九門”從平面上看則是兩個對頂的“十”字形狀,也就是說,在縱向通道的兩側,各闢有兩條平行的橫向通道。
這樣設計帶來的一個最大好處是,城門洞內可以大量屯兵,城門樓上可觀察敵情,易進易退,不僅便於得到城內兵力的增援,還可作為相對獨立的城堡,牢不可破。這也是努爾哈赤之所以選擇將故宮背靠“九門”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種立體式、多功能的城防工事在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
隨著城市的發展,九門早已不復存在,留下的記憶只有一條被稱為九門路的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