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詞條
登錄/註冊
耆長
詞語
耆長,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差役名﹐職司逐捕盜賊,亦稱"
耆戶長
"。
目錄
1
引證解釋
引證解釋
1.亦稱“耆戶長”。古代
差役
名,職司逐捕盜賊。
《資治通鑒·後周世宗顯德五年》:“
庚子
,詔諸州併鄉村率以百戶為團,團置耆長三人。”
胡三省
註:“耆,老也,每團以老者三人為之長。”
宋
趙彥衛
《
雲麓漫鈔
》卷十二:“
紹聖
元年,耆戶長、
壯丁
復雇募法,不許以保正長、
保丁
充代。”
《宋史·食貨志上五》:“以里正,戶長、鄉書手課督賦稅,以耆長、弓手、壯丁逐捕盜賊。”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胥吏》:“耆長、弓手、壯丁以逐捕盜賊,今
弓兵
捕盜之類。”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耆長
拼音
qí cháng
注音
ㄑㄧˊ ㄔㄤˊ
目錄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