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唐坊鎮的結果 展開

唐坊鎮

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轄鎮

唐坊鎮,鄉鎮名,其中包括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唐坊鎮,該鎮位於高青縣東部,鎮政府駐地距縣城田鎮15.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為18.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8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另有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區唐坊鎮等。唐坊之名,起源於唐朝,唐高祖李淵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其父詢訪曹操之墓延黃河一路北上,到達曹操東漢末年休身之處曹營。一路艱辛苦難故生頑疾,病死與曹營之間,被人救於唐醫館(現在的唐坊鎮醫院)不治而死。公元623年,李淵為紀念其父遂將卒處冠以朝代-唐,其父因尋訪曹操之墓顧將行為"訪"加入地名,此地因而得名“唐訪”隨千年流傳后定名唐坊。其父病倒之地為界,西去為西曹,東去為東曹!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唐坊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高苑縣第四區,轄57村。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高苑、青城合併,設高青縣唐坊區。
1956年,高青、齊東縣合併,為齊東縣唐坊區。
1958年,齊東縣與博興縣合併為博興縣唐坊公社。
1961年,復置高青縣,為高青縣唐坊區。
1976年10月,改設唐坊公社。
1984年7月,改建唐坊鄉人民政府,同時析出元河鄉。
1987年2月,元河鄉復併入唐坊鄉。
1994年12月,改為唐坊鎮。
唐坊鎮
唐坊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唐坊鎮轄有達摩店、沈家、西官、東曹、趙家、李鳳鳴、德勝、鄭埝、店子、柴家、石家、后展、郭家、西王、寺前、元河、窪里王、步家、程家、東秘、西秘、東官、盧家、謝家、呂寨、蔡家、荊官、中楊、北張庄、許家、魏家、西曹、東王、彭家、村莊、玉皇堂、西劉、孫集、吳家、杜家、梁孫、北楊、西張庄、殷家、劉三仁、司馬、申家、宮家、西窪、仉家、賈家、和店、崔家、於家、南楊、唐坊、前展、韓家、高家、方家、楊李、衛靈公、北徐、毛家、西於、魏寺、耿家、武西、西高家、南劉、東窪、孟君寺、武東73個村民委員會。
2020年6月,唐坊鎮下轄32個行政村。
唐坊村石家村店子村鄭埝村村莊村崔家村
魏家村仉家村司馬庄村吳家村孫集村北四村
曹家村柴楊劉村程展村鳳集村鳳停村鳳儀村
高韓村宮王趙村和家店村李孟德村名楊村千乘村
申秘村順德村王劉村魏家寺村武劉庄村銀嶺村
於許村玉皇新村鎮人民政府駐唐坊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唐坊鎮地處高青縣東部,東與博興縣接壤,南連高城鎮,西北鄰常家鎮,東北與濱城區為鄰。區域面積96.6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唐坊鎮境內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平均海拔11米,屬黃河沖積平原,地形呈魚脊狀,貫穿東西。

水文

唐坊鎮境內屬北支新河水系。水系有南北走向的引黃過青乾渠、東西走向的三號溝、北支新河3條。北支新河自西窪入境。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唐坊鎮轄區總人口33475人,其中城住人口1618人。
2017年末,唐坊鎮常住人口31340人。
截至2018年末,唐坊鎮戶籍人口33459人。
唐坊鎮
唐坊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唐坊鎮財政總收入0.2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14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071.24萬元,增值稅424.7萬元,企業所得稅202.57萬元,個人所得稅57.64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3.73%、-32.78%、34.52%、38.03%。人均財政收入673.15元,比上年增長12.46%,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17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各項貸款餘額0.95億元,比上年增長10%。
2018年,唐坊鎮有工業企業98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9家。

農業

2011年,唐坊鎮有耕地面積7.1萬畝,人均2.14畝,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為主。農業總產值3.29億元,比上年增長7%。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5.6萬噸,人均1672.04千克,其中小麥2.5萬噸,玉米3.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棉花,蔬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12807.5噸,主要品種有芹菜、藕等,其中芹菜10011.1噸,藕100噸,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鴨為主,生豬飼養量1.2萬頭,年末存欄0.46萬頭,出欄0.74萬頭;牛飼養量2.44萬頭,年末存欄1.64萬頭,出欄0.81萬頭;羊存欄0.58萬隻,出欄0.69萬隻;兔存欄0.3萬隻;家禽飼養量184.51萬羽,年末存欄32.51萬羽,出欄152萬羽,產肉6900噸,禽蛋700噸,牛奶11470噸;畜牧業總產值達到0.6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0.8%,農民住宅四旁樹木34.8萬株,林木覆蓋率35.1%,水果種植面積0.3萬畝,產量5984.5噸,主要品種為桃,產量4446.0噸。漁業以草魚、鯉魚為主,魚塘養殖面積313公頃,產量1825噸。

工業

2005年,唐坊鎮擁有大小漁具及配件企業20多家,從業人員達2000餘人。國內生產總值3.7億元,工業總產值0.7億元。
2011年,唐坊鎮工業生產總值10.8億元,比上年增長9.5%,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職工0.1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9億元,比上年增長12%。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3家,以漁具加工、油脂製取、日用陶瓷、紙業加工為主。

商業

2002年,唐坊鎮工業生產總值2.4億元,企業完成增加值4930萬元。
2003年,唐坊鎮新增民營企業16家,其中漁具企業10家。
2004年,唐坊鎮有民營企業41家,其中漁具企業26家,年產漁桿800萬支。個體工商戶4000餘家,實現工業總產值9189萬元。
2011年末,唐坊鎮有商業網點163個,職工39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2.7億元,比上年增長9.2%;城鄉集貿市場9個。主要出口產品有漁具、服裝銷往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和中國香港地區。
唐坊鎮
唐坊鎮

社會


文體事業

2011年末,唐坊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51個;鎮圖書窒1個,藏書6000冊,學校體育場4個,老年門球場16處。9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3%,有線電視用戶1.04萬戶,入戶率98.3%。

教育事業

1978年,唐坊鎮有高中1所,在校生230人,初中5所,在校生2100人,小學49所,在校生2300人;衛生院1處,醫務人員42人。2004年,鎮政府駐地設中學1所,在校生1900人,有小學5所,在校生1500人。
2011年末,唐坊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476人,專任教師62人;小學3所,在校生1436人,專任教師9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182人,專任教師9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12.3萬元,比上年增長76.57%。預算內教育經費佔財政總支出比例為25.13%,比上年增長18.6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唐坊鎮有醫療衛生機構60個,衛生院1所;床位212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9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6張,固定資產總值48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90名,其中執業醫師20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註冊護士8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8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8%。

社會保障

2011年,唐坊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戶,人數74人,支出20.90萬元,比上年增長11%,月人均235元,比上年增長7%;城市醫療救助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42人次,共支出28.3萬元,比上年增長2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10戶,人數983人,支出83.15萬元,比上年增長30%,月人均71元,比上年增長29%。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0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10.81萬元,比上年增長15%。社會福利費19.5萬元,比上年增長15%;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96人。社區服務中心5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7萬元。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34萬元,比上年增長10%;基金支出合計34萬元,比上年增長10%。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5萬人,參保率98%。
唐坊鎮
唐坊鎮

交通


2011年,唐坊鎮境內有濱萊高速、323省道2條公路幹線。
唐坊鎮
唐坊鎮

旅遊


景點

千乘城遺址
衛靈公墓位於高青縣唐坊鎮盧家村南2500米處,杜姚溝南側,遺址南北長400米,東西寬300米。因齊景公有馬千駟常獵於此而得名。地理坐標為東經117度56分47秒,北緯37度09分33秒。《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1983年版)載:“西漢時置千乘郡,又置千乘縣。《齊記》:千乘城在齊城西北百五十里,有南北二城,相距二十餘里,其一城縣治,一城太守治。此二城即千乘縣和千乘郡治。”遺址應為春秋至南北朝時期,文化層普遍埋藏在3米以下,地表為可耕地。遺址西南部偶有宋元瓦礫發現。1973年曾在遺址出土過戰國晚期豆柄;1978年,被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衛靈公墓
衛靈公墓位於高青縣唐坊鎮衛靈公村北,封土底部東西約25米,南北約20米,高約5米。1990年版《高青縣誌》載:“相傳為戰國時期衛靈公墓葬。春秋戰國時,該地屬齊國,距衛國都城(今河南濮陽)約300公里,衛靈公因何葬此,無歷史記載。”明嘉靖年間《青州府志》有該墓的記載。1978年,被確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