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縣
重要的水陸碼頭
齊東縣城是當時一個重要的水陸碼頭。東到渤海灣,東南到青州,西南到濟南直到中原地區,北連武定府直到京津地區,南接章丘,且有一條官道(檯子鎮尚有官道、官道里兩村)從此通過,交通條件十分便利。山東的布匹等物資經水陸到遼東半島,把東北的糧食、藥材、木材等物資運往齊東再轉運到中原、南方等地區。
古代,齊國有條河流叫濟水,當時是全國“四瀆”之一,是國內大河。史書中多有記載(《爾雅·釋水》說:“江、淮、河、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史記·封禪書》:"四瀆者,江、淮、河、濟也。" 長江、淮河、黃河、濟水皆獨流入海,故名瀆。《三字經》:曰江淮,曰河濟,此四瀆,為水記)。位置在今天黃河中下游流經的地方。在今河南滎陽附近從黃河南岸分出,大體上與黃河平行向東北流,在今博興附近注入渤海。今天的濟南因之得名。唐宋時期謂濟水為北清河,金元時叫大清河。(也有濟水上游稱大汶河中下游稱大清河之說)河寬30餘米,水深20餘米,河道彎曲很多,有“十里沒有彎,必定有神仙”的說法。水流平穩水質清澈,河中魚蝦肥美、鵝鴨嬉戲。詩人楊雨潤的《秋夜大清河泛舟》這樣寫道:新秋雨露多,水漲大清河。漫有乘舟興,還宜對酒歌。中流簫鼓勁,夾岸樹煙羅,月色知人意,瑤光滿碧波。大清河景色之美、夜色之美、繁榮之美可見一斑。它是一條東鹽西運、西物東輸的重要黃金水道。
金天會年間(1123—1137年)在大清河南岸的趙岩口立齊東鎮(即今山東鄒平縣檯子鎮舊城渡口處),受轄於鄒平縣。元憲宗二年(1252年),以齊東鎮設立齊東縣,隸濟南路。元、明、清均在此設立縣城。至元二年(1265年),劃歸河間路(治所即今河北省獻縣東南)管轄。洪武九年(1376年),齊東縣隸濟南府。清因之1913年先隸岱北道,1914年隸濟南道。1927年廢道制,齊東縣直屬山東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齊東縣屬惠民專區。1956年3月,齊東縣、高青縣合併為齊東縣(駐地高青縣田鎮)。1958年11月,撤銷齊東縣。
縣域大約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35公里,縣域面積最大時約496平方公里。明朝隆慶年間齊東縣轄一萬六千七百二十九戶,人口十萬二千二十人。清朝宣統時達二萬六千七百三十二戶,人口十一萬九千五百七十八。
齊東縣城舊址方圓很大,東西約7華里、南北約6華里。東西門各有一個石質的大牌坊。解放初期,舊城的牌坊、轉角樓(俗名鑽天錐)遺跡尚存。1954年,惠民專署派人將牌坊、轉角樓全部拆除,將磚石運往惠民縣黃河修築了大壩。轉角樓建築高大堅固,成圓錐形,下底直徑約4米,高達26米。1956年舊城村民郭丙凡等人從河底泥沙里扒出鐵獅子兩個,鐵鐘兩個,無償送往高青縣田鎮。1973年黃河斷流,河水乾涸,舊城、教場兩村青年在河底泥沙里扒出很多磚石,郭新明還挖出圓木樁一根,木樁長5米,直徑0.4米,木質依然堅硬。當年的建築材料及規模可見一斑。
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泛濫,在河南省的蘭考縣決口,黃河奪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不復存在。由於黃河水量巨大且流速極快,對河兩岸沖刷厲害,岸堤坍塌嚴重,開始威脅齊東縣城的安全。光緒十年(1884年)清政府為保齊東縣城不為水毀,在縣城以西9公里處修築了一條近2000米的南北大壩----梯子壩,目的是防止黃河河道南移,確保齊東縣城安全。
到了光緒十八年(1892年)黃河水再次泛濫,沖毀梯子壩300餘米,河道南移,縣城被淹,僅存東南一隅(檯子鄉志載)。1893年部分縣衙和居民遷至新城(今檯子鎮院新村東)。清政府想把縣城立於此,當時已建成護城河和土圩。不知何故,繼續建城工程中止。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齊東知縣康鴻達奉准遷城於九戶鎮。至此,繁榮長達640年的齊東縣舊城長眠在黃河灘塗。
衙署、廟宇移建九戶而居民商賈多未遷移(良田、水陸碼頭、人煙湊集,商民籍以謀生,故戀戀不捨)。后水勢圍困日甚,商民行商困難,四方離散者不可勝數(青島、東北諸城多有“齊東路”之由)。1894年夏在知縣宮耀月的勸說、支持下,商賈王念林聯合二十餘戶集資買下繩劉村東十四畝地,半作土場半築土台,土台上修建居所,修理店面街道,設立集場。隨後有遷來之戶,准許其在台東展寬修築聯為一氣,設立長福鎮,並與台北河岸建立碼頭。(新立長福鎮碑記----宮耀月蓋聞安土重遷,自故為然。莫不諄諄告誡,以定民志,是出於不得已也。齊東舊城,瀕臨黃河,屢被水患,自光緒十九年衙署、廟宇移建九戶,而居民商賈多未遷移。良田此地,水陸碼頭,人煙湊集,商民籍以謀生,故戀戀不捨也。后水勢圍困日甚,碼頭即將墜廢,居賈星散行商裹足,而居民四方離散者不可勝數。丙申春余來視事,目睹情形,勸眾亟思計焉而瞻望徘徊,皆有費忍輕去之。思閱一年丁酉年夏,伏汛盛漲,危險異常,茫茫一水,托足何方?而極思遷之意,由此而決然莫為之倡,則眾志弗齊。經酋事王念林等妥籌辦法,為眾志所信從,遂即派王念林等管理其事,一經聯絡立志者二十餘戶,亦可自成一村。余遂親詣該處,勘定地基。在繩劉庄大堤根隨即丈明畝數。各戶湊上地價分給各地主。計地十四畝,有一半作土場,半築土台。當經稟明上。築台之後,各按所定地基攤錢拈鬮分佔,修理店面街道,設立集場,嗣後有績遷之戶,准其復於台東展寬修築連為一氣,並於台北岸建立碼頭,以通商販。由此水患即免而商情日盛。數年之後,元氣漸變,以興年之舊業,豈非舊城之大興哉?是為記)。這就是今天的台東、台西和城關諸村的來歷。縣城南端的城民地勢偏高,離河稍遠受損較輕,沒有搬遷,人稱“舊城、教(校)場”。
縣城於1894年遷至九戶到1950年遷出,始終處在戰亂之中,經濟社會很不繁榮且史料記載較少。1950年4月齊東縣址又有九戶遷往麻姑堂,隸屬惠民專區。1952年縣址又遷往魏橋。1956年又遷往田鎮,把高青縣併入。1958年9月齊東縣大部劃歸鄒平,另一部劃歸博興,恢復高青縣。至此齊東縣一詞不復存在。
1252年(元憲宗二年)建縣之初,分為4鄉46圖。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把鄒平縣的會仙鄉劃歸齊東縣。1462年(明天順六年)劃為9鄉51圖,即正德鄉、青城鄉、嘉會鄉、固均鄉、臨清鄉、會仙鄉、梁鄒鄉、坊郭鄉、齊東鄉。1493年(弘治六年)割章丘縣的臨濟鄉劃歸齊東縣。1503年(弘治十六年)縣域面積又有所擴大。大致相當於今天的北至黃河,南到刁鎮北部,東至青城中部,西到碼頭鎮西部。
清代的齊東縣經濟繁榮,縣誌記載曰:沖繁疲難(清代將沖繁疲難四字考語作為政區分等的正式依據,按照雍正時的解釋是:交通頻繁曰沖,行政業務多曰繁,稅糧滯納過多曰疲,風俗不純、犯罪事件多曰難。縣的等第高,字數就多,反之,字數就少。沖繁疲難四字俱全的縣稱為“最要”或“要”缺,一字或無字的縣稱為“簡”缺,三字(有沖繁難、沖疲難、繁疲難三種)為“要”缺,二字(有沖繁、繁難、繁疲、疲難、沖難、沖疲六種)為“要”缺或“中”缺。[摘自《中國歷代行政區劃的變遷》,周振鶴著,商務印書館出版,1998年11月第1版,第147頁)。
歷史上齊東縣出於黃河航道和南北陸路交通的交匯點,去濟南府的船隻要在齊東補充給養,整理貨物;北上北京天津等地的貨物要從齊東港下船轉為陸路運輸。所以齊東成為除濟南府以外的水路交通樞紐。一時間齊東的客商遍布全國,一直影響到現在諸多大城市都有齊東路(青島、上海、台北等地)。(史書記載,清乾嘉年間山東已形成好幾個商品布輸出區,如濟南府齊東縣每年從“布市”上彙集棉布數十萬匹,“通於關東”;章丘、長山、鄒平所產棉布多先彙集到周村,然後轉販東北。周村的布匹批發市場在此時興起。)總之,這裡財興物繁,南商北客,市情繁華,河中船隻白帆點點,有“小濟南”之稱。
齊東縣地方流行呂劇,瀕臨呂劇的起源地淄博,在齊東流行甚廣。聽老人們說解放前老百姓在地里幹活的時候就在哼哼著呂劇。
齊東泥模
齊東人除了原居民以外,大多數是洪武年間遷徙而來的。現在在齊東(鄒平、高青、惠民交界處)打聽,他們大多會說洪武五年平叛田豐毛貴之亂以後從直隸棗強攜家帶口而來的。例如:原齊東縣城東門外的東望庄(現為檯子鎮的北董村和南董村)的周氏族譜就有這樣的記載。
文化歷史
原檯子鎮齊東縣城遺址在今舊城渡口(檯子鎮黃河浮橋,下游500米處),在抗戰時期被黃河徹底沖毀,在黃河水干時期尚見魁星樓及牌坊遺址。據記載,齊東城中公署修繕完備。壇廟若干。牌坊、節表多達22處。城內主要壇廟有:先農壇、山川雷雨壇、邑功壇、社稷廟、城隍廟、關帝廟、文昌廟、馬神廟、八臘廟、劉猛將軍廟、龍王廟、土地祠、芒神廟等。城東門處,有一巨大學宮,供奉著孔子及其弟子、孟子等歷代先賢。學宮旁邊建有東皋書院,每天書聲朗朗,一派太平繁榮景象。此外還有:玉皇廟、三官廟、東嶽廟、大王廟、增福廟、太尉廟、於公祠、李公祠、觀音閣、九聖閣、真武閣、行香寺、玉泉寺、觀音堂、白衣庵、碧霞宮等分散在齊東縣各地。城內外有魏城陰雨、昌陽仙跡、壩水托藍、故台夕照等八大景,尤其以東城門處東皋曉月為最。
城東張夢鯨舊宅與李氏(?)花園交相輝映,景色宜人,是當時的旅遊勝地。
經過六百多年的建設發展,齊東縣經濟繁榮,文脈昌盛,還養育了許多文化名人,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詩詞佳話和歷史遺跡。如今,通過那些殘存的建築,我們還能夠了解到他們的故事。
詩人李炳炎在《吊舊城》一詩中寫到:全城團聚壓齊州,簇簇樓台繞四周。莫挽狂瀾從北倒,可憐勝景付東流。玉龍悲嘯乾坤轉,波浪奔騰日月浮。試看當年歌舞地,夕陽天外起沙鷗。描述了當年的勝景以及河水淹沒城池的慘象。
齊東縣城中還有一座標誌性建築叫文昌閣,也叫魁星樓。其底座是正方形,共三層(實為二層),高20米,位於城中心的十字路口。底層四面是青磚拱形門,拱門寬3米余,高4米余,來往車輛從拱形門下通過。二、三層四面均六柱五門,工藝精美造型雄偉。
相傳,修建魁星樓是為王文燁。
王文燁,(字章甫,齊東縣人,生卒年月不詳。)元至順元年(133O)中左榜狀元。授翰林國史院修撰。(《元史》紀第34卷文宗之三中記載:“三月戊午,廷試進士,賜篤列圖、王文燁等九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王文燁累官至樞密院判)。王文燁自幼跟隨舅舅在青城長大。
清乾隆年間(1763年),青城人在青城十字街為其修魁星樓。齊東人得知后亦在齊東縣城十字街為其修魁星樓。相傳二樓一模一樣,磚木結構,三重檐、塔式,內供魁星。因黃河水患,齊東舊城淹沒,魁星樓蕩然無存。以前黃河大堤以北有一座特殊建築叫文筆峰,佔地60多平米,高達7米,遠看像一隻巨大的毛筆,人可順台階旋轉至頂部。修建年代不詳,相傳也是為王文燁所修。
齊東縣
這座陵墓的主人是誰呢?是明末萬曆年間的進士張夢鯨。
張夢鯨,齊東縣人,為官清廉、勤於政事,其政績曾被評為“卓績天下第一”,深得皇帝的褒獎和器重。在河南省西門豹的祠堂旁邊,修有張夢鯨的祠堂,被當地人稱為兩“神君”。張夢鯨被奸臣謀害后,崇禎皇帝附屍痛哭,追封其為“兵部左侍郎”,賜“金頂御葬”。1946年,陵墓建築被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