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濟水的結果 展開
- 古代四瀆之一
- 豫魯的河流
- 福建省仙游縣轄村
- 河北省境內的一條古河流。
濟水
古代四瀆之一
濟水,古代四瀆之一。古濟水的流向在《禹貢》中這樣記載:“導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菏澤,古澤名),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
濟水發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王屋山上的太乙池。源水以地下河向東潛流七十餘里,到濟瀆和龍潭地面湧出,形成珠(濟瀆)、龍(龍潭)兩條河流向東,不出濟源市境就交匯成一條河,叫濟水,至溫縣西北始名濟水。后第二次潛流地下,穿越黃河而不渾,在滎陽再次神奇浮出地面,濟水流經原陽時,南濟三次伏行至山東定陶,與北濟會合形成巨野澤,濟水三隱三現,百折入海,神秘莫測。
濟水[古代四瀆之一]
《漢書·地理志》記載,濟水“過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下游屢經變遷。河南部分本是從黃河分出來的一條支流,因分流處與河北濟水入河口隔河相對,古人把它視為濟水的下游。
據《菏澤縣誌》載:“自漢以後濟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儀封縣界流入曹縣北三十里,又東北經定陶縣南謂之南濟;二是自隸東明縣流入,經菏澤縣南謂之北濟,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澤),北經鄆城縣南,又東北入東平州界。再經大清河(當時的濟水下段)入渤海”。
先秦時期,它包括黃河南北兩部分:《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這是河北部分;下文的“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這是河南部分。《漢書·地理志》記載,濟水“過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下游屢經變遷。《水經》:“濟水出河東垣縣東王屋山曰沇水,又東至溫縣西北為濟水。”河南部分本是從黃河分出來的一條支流,因分流處與河北濟水入河口隔河相對,古人把它視為濟水的下游。《水經注·濟水》云:“濟水于衡雍出黃河(今原陽縣西境西卷城、西晉卷縣、春秋衡雍、戰國垣雍),分河東南流,……東經西廣武城北,……又東經東廣武城北,……又東經敖山北,……又東合滎瀆,瀆首受河水。……滎水又東南流,注於濟。”可見,南濟水之源是滎澤。它在河南岸滎澤形成湖泊,而後穿過今菏澤市流入渤海。
自漢以後,境內濟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儀封縣界流入曹縣北三十里,又東北經定陶縣南謂之南濟;二是自隸東明縣流入,經菏澤縣南謂之北濟,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澤,經鄆城縣南,又東北入東平州界。北濟即沮水,另有專文記述,這裡只介紹南濟水。
《水經注》詳細記述了南濟水的流域。《水經注》:“濟水分河東南流,……合滎瀆……,經滎澤北,……又東過陽武縣南……,又東北流,南濟也。……,濟水又東經封丘縣南,又東經大梁城北,經倉垣城,又東,經小黃縣之故城北,縣有黃亭近濟,黃水出焉(古滎川至此與濟水分流)。濟水又東,經東昏縣故城北,陽武縣之戶牖鄉矣。”又云:“濟瀆自濟陽縣故城南,東經戎城北……,濟水又東北,菏水東出焉。濟水又東北,經冤朐縣故城南……。濟水又東,經秦相魏冉冢南……濟水又東北,經定陶恭王陵南……,墳南,魏(濟陰)郡治也,世謂之左城,亦名之曰葬城,蓋恭王之陵也,……。濟水又東北,經定陶縣故城南,側城東注”。“南濟也,又東北,右合菏水……。濟水自此東北流,出菏澤”。《水經》:濟水又東過定陶縣南,又屈從縣東北流,又東至乘氏縣西,分為二:其一水東南流,其一水從縣東北流,入鉅野澤。南為菏水,北為濟瀆,經乘氏縣,與濟渠(北濟)、濮渠合(於鉅野澤)。
《水經注》記述的南濟水流域,按當今地名應是:南濟水自今河南省原陽西南,出黃河東南流,過原陽縣南(陽武南)東流,於今封丘縣西南過黃池北。古滎川由此東南流,南濟又東流,經蘭考縣東北五十里(即過東昏城北,城在蘭考東北二十五里),過東明縣小井鄉南(武父城南)、馬頭鄉朱崗寺龍山文化遺址(濟陽故城南)南。又東流,過曹縣庄寨、桃源鎮北(戎城北),又東過韓集鎮北、安陵堌堆南(魏冉冢南),又東過定陶馬集鄉左山寺南(共王陵南),青崗集北(濟堤在曹縣北三十五里,即青崗集古曹南山,後為濟水之堤)。濟水東北流,過仿山鄉官堌堆、程庄、仿山等龍山文化遺址北(又東過陶丘北),又東流至游集村、邱集村南,杜堂戚姬寺龍山文化遺址北;又東過杜堂鄉祝庄村北,又東北至陳集鎮棠林坡南(西谷庄、李廟、張李庄南),冒兒崗北(蔡庄北),又東流至半堤鄉潘樓村、孟海鄉苗堌店村北,入菏澤。菏澤東岸有漢乘氏縣,濟水於縣西出菏澤分二流,一流東南為菏水(古文獻之菏水由此始),一水東北流為濟水,過鉅野縣龍堌鎮古遺址東,又東北流於田橋鎮西境匯入鉅野澤。濟水於今鄆城縣黃堆集鄉北境出鉅野澤,東北流過大老人鄉東,嘉祥縣黃垓村西(春秋遺址),又北流過梁山縣拳鋪鄉蔡林村西;濟水再北流,過梁山東三里、小安山東(須朐西)、大安山鎮以東,今東平湖西,又東流過臘山之東、東平湖西(須昌縣西),又北流入今黃河至濟南小清河,東入渤海,此古濟水之道。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北征,曾利用濟水作軍運,會晉平公於黃池(在今天河南封丘西南),那時的濟水是暢流的。晉代人郭璞在《山海經》的註釋中說:“今濟水自滎陽卷縣東經陳留至濟陰(治所在今定陶城西南20里處)北,東北至東平北,經濟南,至樂安博昌縣入海。”這段話說明東晉初期黃河南岸的濟水仍繼續流淌著。另外,東晉桓溫北伐,在金鄉、巨野開渠通濟入河;南北朝時劉宋行軍,亦自桓溫渠入濟。這都證明當時的濟水仍可通航。但到劉宋元嘉七年(430年)到彥之北伐循此水路行軍時,已是淺澀難行。《資治通鑒》中說他的船隊“日行才十里”。此時濟水淤塞的嚴重情況是可以想見的。北宋人樂史編著的《太平寰宇記》中有“自復通汴渠以來,舊濟遂絕”的記載。汴渠就是唐、宋人所說的隋大業七年開通的通濟渠,這說明早在七世紀初期,濟水就已經淤塞的無法疏浚了。千里濟水不復存在的原因,就是黃河的多次改道和決溢。
汶水,古汶水流經今東平縣州城霍家莊、常仲口至安民亭入濟,為濟水支流。宋咸平六年(1003年)后,因黃河多次潰決,洪水入汶,汶水至今州城西的河道不斷淤高變遷。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奪大清河后,成為黃河一大支流,在魚山入黃河。
雍水,唐時出“雷夏澤”北流,流經今縣境內黑虎廟、范城至沙灣入會通河。明弘治年間,河決受淤,遂廢。
瓠子河,漢元光三年(前132年)黃河在瓠子決口形成,流經今縣境西部,北經陽谷南、阿城東入濟水。宋代湮滅。
濟水[古代四瀆之一]
濟水[古代四瀆之一]
濟水流域物華天寶、地傑人靈,賢相名將、文人墨客不乏其人。如司馬懿、李商隱、韓愈、白居易等,都曾游觀濟水,留詩作證。相傳,在遠古時代,黃帝與蚩尤曾在河北作戰,因蚩尤能十里吐霧,黃帝打了敗仗,退到太乙池王屋山的主峰天壇山上。黃帝“清齋三日,登山至頂,於瓊林台禱上帝破蚩尤。帝遂敕王母降於天壇”“王母乃召東海青童君,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黃帝依命殺蚩尤於冀,天下乃無不克,海內安然”(杜光庭撰《天壇王屋山聖跡敘》)。從此,每年八月十五黃帝都到天壇上設壇祭天,故名曰天壇山。以後歷代皇帝每年也都到天壇山設壇祭天。明清遷都北京后,皇帝祭天嫌路遠,就在地球同一軸線上在北京建起了天壇祭天。可見,濟水的榮耀與驕傲,它曾哺育了千秋萬代的炎黃子孫。
濟水,是黃河下游的一條重要支流。濟水流域滿布了先民生活聚落——仰韶、大汶口、龍山、岳石等文化遺址,是中原先民文明的發祥地。先秦時期,它包括黃河南北兩部分:《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這是河北部分;下文的“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東,入於海”,這是河南部分。
《漢書·地理志》記載,濟水“過九郡,行千八百四十里”。河北部分源出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下游屢經變遷。河南部分本是從黃河分出來的一條支流,因分流處與河北濟水入河口隔河相對,古人把它視為濟水的下游。
據《菏澤縣誌》載:“自漢以後濟水故道有二,一是自河南儀封縣界流入曹縣北三十里,又東北經定陶縣南謂之南濟;二是自隸東明縣流入,經菏澤縣南謂之北濟,二水在巨野合流(入巨野澤),北經鄆城縣南,又東北入東平州界。再經大清河(當時的濟水下段)入渤海”。
大野澤,又名巨野澤,在今巨野縣東北,古時為濟、濮二水彙集而成。大野澤的範圍,《元和郡縣誌》記載:“大野澤在巨野縣東五里,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按此說,則今日梁山、東平、鄆城、巨野、汶上、嘉祥、濟寧一帶都是大野澤波及之地。後由於黃河多次泛濫湧入,大野澤日益淤積,澤面北移安山(今小安山)至魚山一帶。濟水兩岸窪地則因黃汶洪水屯滯,在古巨野澤下流的東北部形成了宋代的梁山泊(亦稱梁山濼)。
《清一統志》載:“梁山濼即古大野澤之下流,汶水與濟水匯於梁山之東北,回合而成。”《宋史·河渠志》中黃河決溢記載:宋咸平三年(1000年)仍稱“浮巨野”。宋天禧三年(1019年),黃河洪水“注梁山泊”。以後梁山泊不斷受黃河決口洪水的侵淤,逐漸縮小。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梁山濼水退地廣,金人嘗遣使安置屯田,民亦恣意種之……明年,命招復梁山濼流民,官給以田”(《淮系年表》)。
元至元初年,梁山泊淤墊,殘留部分以南旺湖之名出現。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開挖由安山至臨清的會通河,南接濟州河,引汶水北達臨清匯御河(今衛運河)把濟水截為兩段,謂之“引汶絕濟”。致使安山腳下的古濟水與汶水交匯屯滯而成湖,稱為安山湖,縈迴百餘里。明永樂九年(1411年),創築安山湖圍堤,引濟瀆入柳長河為湖源,蓄水最盛,並建兩閘,出水濟運。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踏四界周長八十四里三分。安山湖“自明中葉,許民耕種,然低洼之區周三十八里,湖形尚存”(《治河方略》)。
清康熙十八年(1697年)“靳輔提請安山湖聽民開墾佃種,輸租充餉,此水櫃遂廢。凡開地九百餘頃”(《淮系年表》)。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北徙,奪大清河入海,汶水不能北注,滯蓄於安山湖舊址,汛期黃河水倒漾入湖,湖面日益增廣。為防黃水南侵,當地民眾從十里堡(今梁山縣)至東平州城西解河口一線,借運河故道南堤(十里堡至大安山)和安解民埝(大安山至解河口舊臨黃堤)修築圍堤,形成周圍87千米的滯洪區,始稱積水窪。因大部湖面在東平縣境內,民國年間始有東平湖之稱。
1933年12月21日,國民政府召開的整理運河討論會《黃淮段運河整理計劃報告》中記載:“東平湖的高度(江淮水準)湖水位38.9米,湖底高程37.2米,容水量11880萬立方米。集水面積:洪水位時229平方千米,低水位時167平方千米。”與今老湖區範圍基本符合。但“東平湖”之稱並未普遍使用。1935年出版的東平縣誌附圖上仍注名“積水窪”。直到1939年“東平湖西辦事處”成立后,才普遍用“東平湖”的名稱。不過當地民眾一般稱原安山湖為南湖,大運河以北新擴大的湖區為北湖。東平湖南北長約13.5千米,東西寬10.3~3.6千米,湖盆形狀似一淺碟,大部分海拔在38.2~38.4米,最低處海拔37.22米,水深2米左右。1954~1985年,最高水位41.32米,相應湖面積159平方千米(梁山縣境內113平方千米),最低水位39.42米,相應湖面積90平方千米(梁山縣境內63平方千米)。據土山站1960~1967年資料,常年平均水溫13.8℃,結冰期12月初始,2月下旬結束。湖水PH值為7.88,礦化度0.23克/升,透明度46.31厘米,適於水生動植物生長繁衍。水源主要由汶河補給。據戴村壩1960~1983年資料,平均每年注入水11.97億立方米,最大年份可注入60.73億立方米。
南旺湖,位於梁山縣東南部,境內面積約60平方千米。《禹貢錐指》載:“湖即巨野澤之東端,縈迴百餘里。宋時與梁山濼合而為一,亦名張澤濼”。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開挖由任城(今濟寧市)至安山(梁山縣小安山)入濟水(大清河)的濟州河,以通漕運。濟州河南北穿南旺湖而過,將南旺湖一分為二:運河以西部分稱南旺西湖,周45千米;運河以東部分稱南旺東湖,周近50千米。明永樂九年(1411年),再開疏會通河,築戴村壩引汶水,經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濟運。由於小汶河穿南旺湖入運,又將南旺東湖一分為二:小汶河以北稱馬踏湖,周17千米;小汶河以南謂蜀山湖,周32.5千米。運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則獨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築南旺湖堤,周25.05千米。因蜀山湖容納不了小汶河水,經馮家壩滾水入濟寧西,沿運河窪地形成馬場湖。隨著元、明運河的開挖,安山、南旺、馬踏、蜀山、馬場五湖相繼形成,並起著蓄水濟運、調節運河水量的作用。至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漕運停罷,南運河棄置不用,濟運湖泊逐漸涸為農田。
濟水乾涸,幾近消失,為何能位列四瀆?唐代,濟水通而復枯,唐太宗李世民問大臣許敬宗:“天下洪流巨谷不載祀典,濟水甚細而尊四瀆,何也?”許敬宗答曰:“瀆之為言獨也,不因余水獨能赴海也,濟潛流屢絕,狀雖微細,獨而尊也。”濟水雖然細微,卻能獨流入海,濟水這種不達於海誓不罷休的頑強精神,就是它始終位列四瀆的原因。
一脈濟水,三隱三現,卻至清遠濁,堅守其節,這種情操,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子們畢生追求的境界。“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常日聽人言,金秋入吾手。”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河南做官時來濟的感嘆。置身濟水之上,“自今稱一字,高潔與誰求;惟獨是清濟,萬古同悠悠。”高潔,是古人眼中的濟水。雖然濟水位尊四瀆,卻波瀾不驚,溫文爾雅,這種潤澤萬物,澤被百世的品德,正是君子們必備的恩澤天地,不求聞達的秉性。於此相對應,中國古代通常把品德高尚,不慕榮華的知識分子稱為“清流”。這也是為什麼千年來,這條早已消失的河流一直沒有被人遺忘,始終流淌在每一位中國人心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