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

1932年紅四軍軍長

王良(1905年8月—1932年6月),1905年8月5日生,綦江區永城鎮人。1926年9月考入黃埔軍校第5期,1927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跟隨毛澤東進軍井岡山,參與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27年9月,王良參加三灣改編,由見習參謀升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三營九連連長。1928年8月,擔任紅三十一團一營一連連長的王良,率部參加黃洋界保衛戰,創造了紅軍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1932年3月,王良升任紅四軍軍長。同年6月13日,其率紅四軍奉命回師贛南根據地途中,經福建武平縣大禾圩時遭敵匪襲擊,不幸壯烈犧牲。毛澤東同志當時高度評價了王良的一生,稱讚“王良是一個好乾部”。

人物關係


生平經歷


在重慶市綦江區烈士陵園湖岸石壁,陳列著一幅浮雕作品《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80多年前,紅軍部隊在反第一次大“圍剿”中取得勝利,活捉國民黨軍前線總指揮張輝瓚,毛澤東同志揮毫留下了“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的壯麗詩篇。而在這場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的,正是中國工農紅軍建軍初期的著名將領、紅四軍軍長王良將軍。
王良,原名王化賅,字傅良,號興春,1905年8月5日出生於綦江區永城鎮。1926年9月,王良考入黃埔軍校第5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跟隨毛澤東進軍井岡山,參與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1927年9月,王良參加三灣改編,由見習參謀升任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師第一團三營九連連長。1928年,任十一師三十一團一營一連連長,率隊參加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龍源口、黃洋界等戰鬥。其中保衛黃洋界一戰,創造了紅軍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1929年1月,王良跟隨毛澤東、朱德、陳毅同志,踏上了前往贛南閩西的征程。同年12月,紅四軍到達上杭古田鎮,王良參加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次年6月,紅四軍在長汀整編,王良任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員。10月,紅四軍在吉安改編,25歲的王良出任紅十師師長。
1930年11月,蔣介石調集10萬大軍對紅軍革命根據地實行第一次大“圍剿”。王良堅決執行毛澤東提出的“誘敵深入”的作戰方針,率紅十師東渡贛江,退守革命根據地,待機殲敵。
1930年12月30日,王良率領紅十師攻擊龍岡西北之敵。他指揮所部迂迴敵之側后,配合兄弟部隊發起猛攻,全殲國民黨軍18師師部和兩個旅,俘敵9000餘人,繳獲各種槍支9000多件,並活捉了敵軍前線總指揮張輝瓚,取得了紅軍第一次反“圍剿”的偉大勝利。毛澤東、朱德決定,把繳獲張輝瓚的懷錶、鋼筆嘉獎給王良。
1932年3月,王良升任紅四軍軍長。同年6月13日,其率紅四軍奉命回師贛南根據地途中,經福建武平縣大禾圩時遭敵匪襲擊,不幸壯烈犧牲。毛澤東同志當時高度評價了王良的一生,稱讚“王良是一個好乾部”。
新中國成立后,王良將軍的遺物被轉交給了黨中央。此後,記錄著烈士顯赫戰功的懷錶和鋼筆,一直存放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永遠成為王良將軍為黨和人民的事業英勇獻身的歷史見證。
為了緬懷王良將軍,家鄉人民在綦江區烈士陵園豎立了王良烈士紀念碑。2005年,王良誕辰100周年之際,綦江群眾還在永城鎮最高的鳳冠山上,自發修建了一座“將軍亭”,並刻上了“軍功傳千古”“千古之師”等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