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的反思

文學的反思

《文學的反思》著名文學家、研究員劉再復作品,本書為“劉氏三論”最有力的代表作品之一。

內容簡介


“劉氏三論”最有力之代表作,文藝學領域最經典之文本20世紀80年代劉再復先生的“三論”,曾激發了無數人的思辯,那就是被夏中義教授稱之為“劉氏三論”的“性格組合論”、“文學主體論”、“國魂論”。《文學的反思》即是此三論最有力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劉再復先生的重要學術論著,是中國現代文學中主體論文藝學的最重要的文本。書中,作者對主體論文藝學的提倡與對“文化大革命”期間趨於僵化的文藝學體系的批判是合二為一的,他認為1961-1976年間中國文藝學的最大悲劇便是主體性的失落,表現為:崇尚物本主義和神本主義,信奉機械決定論,把人看作“被社會結構支配的沒有力量的消極被動的附屬物”。全書聚焦於學術探討,論述精闢,見解獨到,於今日讀來仍獲益良多。

編輯推薦


文藝學領域的經典,曾激發無數人的思辨,“劉氏三論”中最有力之代表作,中國現代文學主體論文藝學最重要之本。

作者簡介


劉再復,一九四一年生於福建南安,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家協會理事。后旅居美國,先後在芝加哥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科羅拉多大學任教,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榮譽教授。著作有《性格組合論》、《文學的反思》、《論中國文學》、《魯迅傳》、《魯迅美學思想論稿》、《傳統與中國人》《罪與文學》。
作品有:
·讀滄海
·閱讀美國
·魯迅傳
·共鑒“五四”
·共悟人間
·文學的反思
·思想者十八題
·文學十八題
·人論二十五種
·傳統與中國人

圖書目錄


再版序言:主體不再焦灼
原版前言:文學的反思和自我的超越
文學研究思維空間的拓展
——近年來我國文學研究的若干發展動態
文學研究應以人為思維中心
論文學的主體性
用系統方法分析文學形象的嘗試
——讀林興宅《論阿Q性格系統》
古老題材的新發現
——讀呂俊華《論阿Q精神勝利法的哲學內涵和心理內涵》
雜談精神界的生態平衡
思維方式與開放性眼光
文藝批評的危機與生機
培育建設性的文化性格
研究個性的追求和思維成果的吸收
中國文學的宏觀描述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卷》的《中國文學》條目初稿
關於新詩藝術形式問題的質疑
關於“文學任務”的思考
悲劇的藝術和藝術的悲劇
論人物性格的模糊性與明確性
個性之謎與性格的雙向逆反運動
兩級心理對位效應和文學的人性深度
魯迅成功的時代原因與個人原因
論魯迅雜感文學中的“社會相”類型形象
魯迅悲劇觀探索
魯迅論人的價值依據
魯迅的人格力量與藝術氣魄
魯迅研究的本質和精華解剖法的生機
後記

圖書前言


每次國內出版社來函表示要再版我的學術舊著,我都有些猶豫。二十多年過去了,新一代人帶著新的活力站立起來了,歲月沒有抹掉記憶,至今還有人讀我的書,當然高興。但是,翻閱一下過去的著作,總有補充、提升,甚至重構的渴望,總覺得舊作給我留下太多再深化再創造的可能。
就以80年代曾經激發過大家思考的,被夏中義教授稱作“劉氏三論”的“性格組合論”、“文學主體論”、“國魂論”來說,每論我都有許多新話要說。中義兄在其論著《新潮學案》(上海三聯,1996)的第一章(題為“劉再復:人文美學的主體焦灼”)中說我是“新潮中迅猛泡大的時代之子”。但時代並沒有提供給我“清寂的書桌”,而我自己也沒有在學識上做好足夠的準備就背負社會變革的熱情充當弄。

精彩書摘


傑·弗賴伊提出“表現的形式基礎”學說,認為藝術的創作和欣賞主要著眼於形式。他宣告,審美的情感乃是一種關於形式的情感。前人所遺留下來的藝術珍品,全是以形式結構為主的作品。克萊爾·貝爾的觀點與弗賴伊大同小異。他認為藝術的本質是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即以線條和色彩組合成的一種獨特的方式引起我們的美感。貝爾說;除此以外,其他要素,如寫實和敘事要素,均與繪畫無關。貝爾這種觀念引起人們對藝術形式美獨立價值的重視,但也往往導致形式主義。因此,如何看待“有意味的形式”,就成為美學上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特別是我們這個時代,如何正確對待現代派抽象藝術,就不能不涉及形式美的觀念。一些現代派藝術,如畢加索的畫,看起來抽象,但它所包含的意義卻比一些寫實的具體形象更廣闊、更有力,它把具象再現變成抽象表現,表達的內容並不是弱化和簡單化,反而是強化和複雜化,這種現象怎樣解釋呢?關於這個問題,李澤厚在《美的歷程》中和其他一一些美學論文中,用他創造的“歷史積澱”說作了解釋。他認為,藝術由再現(模擬)到表現(抽象化),由寫實到符號化,正是一個由內容到形式的積澱過程,也正是美作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過程。因此,那些似乎是純形式的幾何線條,實際是從寫實的形象演化而來的。其內容(意義)已積澱(溶化)在其中,於是,才不同於一般的形式、線條,而成為“有意味的形式”。也正由於對它的感受有特定的觀念,想象的積澱(溶化),才不同於一般的感情、感性、感受,而成為特定的“審美感情”。但是,隨著時代的遷移,歷史條件的變化,這種原來的“有意味的形式”就會因其重複和大量仿製而日益成為失去這種意味的形式,日益成為規範化了的一般形式美,原來頗有深刻含義的“有意味的形式”日益變成裝飾品,人們已經不管它有什麼含義,什麼“本質”內容,好像就是為了好看,為了裝飾。人們對它的感受已變成一般的形式感了。但是,當藝術變成一種純審美或純粹的形式美的時候,藝術本身就會走向衰亡。這時藝術就要擺脫這種狀況而要求注入新的、具體的、明確的內容,又走向再現或表現。因此,整個藝術史就形成這樣一種“二律背反”運動,一方面藝術引向純粹形式美、純粹審美,藝術日益等同於審美,而審美又日益變成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