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鎮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下轄鎮

南洋鎮地處江蘇省鹽城市區東北部,是鹽城市重點鎮之一,由亭湖區原南洋鎮、青墩鎮合併而成。南洋鎮西與新興鎮相隔通榆河,南與東亭湖街道毗鄰,東與鹽城環保科技城鹽東鎮交界,北與射陽縣特庸鎮、盤灣鎮接壤。現總面積125.4平方公里,下轄21個行政村和4個居委會,戶籍人口約7.62萬人,常住人口約10.97萬人。交通優勢明顯,集鎮距市區5公里,234省道、331省道新洋港航道穿越東西,鹽靖高速沿海高速在鎮內設有出口。

歷史沿革


南洋鎮
南洋鎮
南洋鎮,鹽城市城區轄鎮。據《兩淮鹽法志》載,明清期間,因位於新洋港河南側,故謂南洋岸。1929年為南洋鎮,1941年為南洋區,1957年改南洋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南洋岸公社,1983年更名為南洋岸鎮,1993年復置南洋鎮。位於鹽城大市區東部,東接鹽城環保產業園,南靠亭湖新區和國家級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0年7月,江蘇省政府同意撤銷亭湖區青墩鎮、南洋鎮,將原青墩鎮所轄區域和原南洋鎮所轄黃海、鹽東、鹽海、曙光、高產5個居委會及民航、東團、三窪、新洋4個村委會區域合併設立新的南洋鎮,鎮政府駐南洋集鎮鹽黃路26號。

地理環境


大洋灣生態公園雪景1高清組圖
大洋灣生態公園雪景1高清組圖
南洋鎮位於市區東側城鄉結合部,是鹽城市區重點鎮之一,由亭湖區原南洋鎮、青墩鎮合併而成,地處鹽城市區東北部,地域面積130平方公里,人口10萬人,下轄1個辦事處、1個街道辦事處、6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交通優勢明顯,集鎮距市區5公里,234省道、331省道、新洋港航道穿越東西,寧靖鹽高速和沿海高速在鎮內設有出口,南洋國際機場、鹽城生物工程學校座落境內。生態環境優美,有市區最大的生態濕地——總面積290.6公頃的大洋灣生態運動公園和新洋村等一批省級康居示範村和市級生態文明村。

經濟


南洋鎮緊緊圍繞“全市進位、全區爭先”和打造市區繁榮秀美“東大門”的目標,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力實施“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鎮村一體化和社會和諧化”四化聯動戰略。全鎮連續六年榮獲全區目標任務績效考核綜合獎,擁有國家級生態鎮、省級科技創新型鄉鎮、省級衛生鎮、省百家名鎮、省味稻小鎮和省耕地保護先進集體等稱號。
2019年,全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9.41億元,工業增加值增速4.4%,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22.3億元,增速8.5%;人均可支配收入28279元,增速9.3%。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5億元,稅收收入1.13億元,增幅18.8%。20家重點企業開票銷售22.5億元,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排在全區前列。
農業方面。高效農業發展迅猛,擁有南洋、洋灣2個市級農業園區。圍繞建設“五個示範帶”區域特色,規劃面積2萬畝,核心區1萬畝,輻射區4萬畝,新發展特色林、桑、果、花卉苗木1.1萬餘畝,新增高效設施農業0.6萬餘畝。年觀光旅遊人數達10萬人,集體實現增收140餘萬元。其中,月青桃園公社佳美嘉家庭農場信息社被農業部辦公廳表彰為“益農信息社百佳案例”。
工業方面。全鎮工業園區4個,其中青洋工業園區已入駐企業12家,建成廠房100萬平方米,建成以來招引的日鎧電腦配件項目,總投資6億美元,註冊資本2億美元,目前一期已投產今年已開票20億元。項目完全竣工投產後,年均可實現銷售60億元。
服務業方面。圍繞空港經濟區建設,打造南洋特色航空小鎮,大力發展大洋灣生態組團。其中航空小鎮總體規劃“軸貫東西、水環繞鎮、核心引領、生態滲透”,以新洋港、高速生態廊、基本農田為生態本底,結合內部水網,形成藍綠空間與功能組團融合的結構,呈現出“一個小鎮核心,三條特色街道,三種城市肌理,四大門戶節點”的空間景觀;大洋灣生態組團,是集城市觀光、休閑度假、遊樂觀賞、健康養生為一體的文化旅遊休閑集聚區。目前,滑板奧運積分賽、中華龍舟大賽、全國沙排錦標賽等高級別賽事相繼落戶,成功舉辦了六屆大洋灣櫻花節。
南洋鎮
南洋鎮種植蘿蔔已有300多年歷史,所產的“南洋”牌白荔枝蘿蔔表皮潔白光滑、體型圓小、肉質脆嫩、味甜多汁,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良好的保健作用,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南洋鎮的蘿蔔生產正向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放大產品優勢,實行規模化種植。南洋鎮不斷擴大蘿蔔種植面積,由過去的200多畝,發展到3000多畝,佔耕地面積的70%;品種由原來單一的白荔枝,發展到裡外青、滿膛紅、日本大根等10多個品種,年產各種蘿蔔18000噸。著眼經濟效益,發展集約化生產。
南洋鎮蘿蔔在過去一年一茬、露地栽培、秋天上市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探索,總結出一套加大投入、設施栽培、一年五茬、周年上市的種植模式;畝效益由原來的100多元,上升到10000元左右,蘿蔔收入佔全村種植業收入的85%。
強化安全意識,建立無公害產地。為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制定了南洋牌蘿蔔產品質量標準和蘿蔔周年無公害栽培技術規程,對蘿蔔生產實行全程監控。
南洋鎮蘿蔔生產基地1999年被列為省現代農業示範區,2002年通過江蘇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2003年通過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
南洋鎮
南洋鎮
建立合作組織,推進產業化經營。南洋鎮的蘿蔔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大、品種和數量的增多,銷售也由原來的蘿蔔換稻、提籃小賣的經營方式發展到由蘿蔔生產購銷協會訂單生產、定點收購,協會從事蘿蔔運輸的車子有50多輛,把南洋牌蘿蔔銷往全國各地。
南洋鎮便捷的現代交通。新長鐵路、204國道,通榆河縱貫南北,鹽海大通道橫穿西東,鹽城機場座落境內。西靠鐵路中轉站,東臨射陽港口。
南洋鎮獨特的自然風光。南洋鎮境內有正待開發的200公頃天然大洋灣,有美麗的甓湖園和高科技的生態農業觀光園,並與國家級的丹頂鶴,糜鹿保護區緊密相連。

社會


堅持以做優環境為目標,推進新農村建設工程。全力打造新農村試點村——新洋村,2006年安置區入住總量已達百戶以上,成為市區新農村建設的新亮點。
堅持以先進性教育為契機,推進文明創建。在2006年河塘整治工作中,鎮黨委被市委表彰為“全市河塘整治先進鄉鎮”,06年鎮黨委被市委評為“五好鄉鎮黨委”,南洋國土所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稱號,鎮政府獲得“四五”普法先進鄉鎮、平安建設先進集體。
南洋鎮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是該鎮2000年來實施的最大的一項民心工程,自來水管網老化,問題日漸突出,影響南洋的城鎮化進程和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09年初經過三次公開競標,該工程造價為507.8萬元。
該工程的完工,使南洋3500餘戶,18000多常住人口,可以享受全天候24小時供水,徹底告別用水難,真正用上舒心的自來水甘泉。

獲得榮譽


2019年12月,南洋鎮入選“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2020年6月29日,獲得福建省“省級鄉村治理示範鄉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