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誠壽

蘇誠壽

基本資料


圖片
蘇誠壽 漢族 北京市人 導演。編劇. 太太蘇吳芝芬 有倆女均在美國定居
太太吳芝芬 有倆女均在美國定居。大女天曼。小女蘇靜意
生卒:生於1926年4月12農曆 北京
逝世1987年12月31日 香港
履歷: 1948畢業北京輔仁大學
1948年秋赴香港長城電影公司拍片等15部
1956年響應中國號召回國。在廣州電影製片廠科技組
1965年文化大革命被打成反革命
1966年被關監獄3年
1979年又回香港
1982年3月,蘇誠壽在香港成立了“新崑崙影業公司”籌劃與李翰祥拍 《垂簾聽政》.
《火燒圓明園》. 多次與天津製片廠聯絡。得到當時市長李瑞環大力支持.
1984年成立揚子江影業有限公司, 改編自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香香公主》上集
重金聘請 導演,許鞍華. 與天津電影製片場廠合作
1987年在新疆拍攝香香公主時積勞成疾患病年尾逝世
描述:導演。編劇。電影公司合伙人
籍貫:北京

個人概述


職業生涯


個人榮譽


文化大革命中蘇誠壽被關監獄3年
珠江電影製片廠(18名):莫福枝、洪遒、方徨、王為一、譚友仁、陶金吳天、蘆珏、黃燦、張波、江濤、李克異、杜邊、蘇誠壽、戈陽、束夷、史進、張早。被打入反革命
劇本《日出》深刻解剖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大都市生活,批判了那個“損不足以奉有餘”的罪惡社會,曾多次搬上銀幕。1953年,香港導演李晨風自己編劇拍攝了《日出》,該片基本保留原作故事情節,但在敘事、表演上依然延續了老上海的摩登味,缺少一些清新氣息。1956年,香港導演胡小峰、蘇誠壽再次把《日出》搬上銀幕。由於導演大膽啟用新人,夏夢飾演的陳白露和樂蒂飾演的小東西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大陸版《日出》由曹禺親任編劇,在1985年由上海著名導演於本正搬上銀幕。這部電Ying誕生了內地影壇的兩大明星。方舒飾演的陳白露將其本人的表演抬到了一個新高度。王馥荔飾演的翠喜則給她帶來了“影壇第一女配角”的美譽。
原文鏈接:http://www.niaoma.com/a/94d5272c682c25cb072bf0f09661df50.html

個人影響


人物評價


文化大革命被打入監獄。還有其他人被整
舊珠江電影製片廠(18名):莫福枝、洪遒、方徨、王為一、譚友仁、陶金、吳天、蘆珏、黃燦、張波、江濤、李克異、杜邊、蘇誠壽、戈陽、束夷、史進、張早。一部香港導演演繹的《火燒圓明園》,從1983年起,點燃了已熄滅多年的圓明園之“火”。從那時起,圓明園重新回到國民視野,成為這個國家身上的一塊傷疤,讓國人時常在疼痛中自警和自省。
將要實施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吉凶未卜,李翰祥決定在赴美做這個大手術前,無論如何也要回北京看一眼。
這是1978年9月,距李翰祥離開北平整整30年。
當他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時,北平早改為北京,東總布衚衕北平藝專校址已成“舊址”,當年上海戲校的同學在大陸電影界都已成為著名藝術家,他也成為了香港知名的歷史片導演。不曾想,這次大陸之行竟然意外地讓他有機緣來執導以圓明園為題材的影片。
就這樣,一部香港導演演繹的《火燒圓明園》,從1983年起,點燃了已熄滅多年的圓明園之“火”,圓明園也被新的時代賦予了各種象徵和意義。
李翰祥和老友蘇誠壽轉至上海開始規劃。蘇誠壽問李翰祥,“你當真得以回內地拍片,這第一部是什麼?”李想了想說,“周恩來!”蘇誠壽果真給當時的總書記胡耀邦寫了一封信.....

相關鏈接


蘇誠壽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日出(1956) .... 導演日出 (1956) .... 編劇鑽花竊賊(1955) .... 導演花街 (1950) .... 場記狂風之夜 (1952) .... 副導演兒女經 (1953) .... 攝影大兒女經 (1955) .... 導演大兒女經 (1955) .... 編劇寸草心 (1953) .... 副導演絕代佳人 (1953) .... 副導演紅燈籠 (1957) .... 導演視察專員 (1955) .... 副導演王老五之戀 (1959) .... 導演慈母頑兒 (1958) .... 製片主任小舞娘 (1956) .... 副導演蘭花花 (1958) .... 副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