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廠溝梁鎮

金廠溝梁鎮

金廠溝梁鎮,隸屬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地處敖漢旗東南,東、北與貝子府鎮相連,東南與遼寧省北票市龍潭鄉接壤,南、西南與四家子鎮毗連,西與新惠鎮為鄰。人民政府駐金廠溝梁村。金廠溝梁鎮行政區域面積350.02平方千米。2018年末,金廠溝梁鎮戶籍人口32185人。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屬建昌縣敖漢札薩克多羅郡王旗長皋(今查干高勒)鄉,境內設長皋牌、極木樑牌、羅洛營子牌、羅洛溝牌。民國八年(1919年),屬建平縣東區(駐地長皋)。民國十六年(1927年),為建平縣二區。民國二十九年(1930年),屬二區金廠溝梁鎮。境內曾設長皋鄉、羅洛溝鄉。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偽滿洲國新惠縣貝子府區金廠溝梁村。1948年3月,屬新惠縣第七區,駐地金廠溝梁街。1956年9月,屬敖漢旗四家子區。境內建金廠溝梁鄉,七協營子、石匠溝鄉。1958年10月,境內建金廠溝梁、七協營子公社。1960年2月,七協營子公社並人金廠溝梁公社。1984年2月,建金廠溝梁鎮、人民政府駐金廠溝梁村。 2019年10月,金廠溝梁鎮轄14個行政村。

2018年,金廠溝梁鎮有工業企業18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8個。

簡介


Jinchanggouliang Town
金廠溝梁鎮位於敖漢旗南部,努魯爾虎山北麓,與遼寧省北票市接壤,屬兩省(區)兩市(旗)交界處,敖漢旗兩大河流之一——叫來河發源於此。全鎮轄金廠溝梁、回族村、下灣子、白杖子、段木樑、石匠溝、羅洛營子、羅洛溝、四六地、老爺廟溝、七協營子、官營子、上查干高勒、下查干高勒、石橋子、設力虎、劉杖子、梁東18個行政村,167個村民組,總人口3.4萬人,總面積52萬畝,耕地7.5萬畝,有林面積23.9萬畝。
金廠溝梁鎮自然條件得天獨厚,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文化教育、體育衛生事業較發達,社會穩定,經濟繁榮。金廠溝梁鎮肉羊、肉牛產業及肉驢特色養殖項目蓬勃發展,鎮政府與山東汶上縣畜牧局合作籌建的山東小尾寒羊金廠溝梁調撥中心和繁育基地,年可向社會提供肉羊4萬隻,基礎母羊1.5萬隻;農牧業產業化以肉羊產業為主導,以肉牛、蛋雞、生豬產業為重點, 大力推行“小規模,大群體”的飼養模式。目前,農牧業產業化上項目戶達到6200戶,佔全鎮農戶總數的85%以上,鎮內具備條件的農戶都有了一個穩定增收的養殖項目。全鎮家畜存欄達到14萬頭(只),基礎母羊存欄達9萬隻,養羊戶在5000戶以上,其中肉羊存欄在100隻以上的大戶達到12戶;基礎母牛存欄達到5000條,養牛戶達到1500戶,全鎮像七協營子協力永養牛戶在30戶以上,每戶養2至3頭基礎母牛,每條牛年產一犢,每條牛年收入1000元的養殖小區已有6個。全鎮有5500戶養驢,戶均養驢2頭以上,全鎮毛驢存欄達到1.3萬頭,養驢項目真正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既穩定又持久的好項目。境內地下礦產資源豐富,金、鐵、銀、銅、鋅等礦藏儲量可觀,尤以黃金為最,素有“黃金之鄉”之稱。現有內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小生產企業15家,年黃金產量1.25噸,白銀產量1.6噸,磷粉10萬噸、鐵粉10萬噸。
金廠溝梁鎮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實施“生態立鎮、產業富鎮、工業興鎮、環境靚鎮”戰略,加快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為把金廠溝梁鎮建設成為秀美山川和現代工業城而努力奮鬥。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更加關注、青睞這塊黃金寶地,前來投資興業。我們將以優惠的政策,良好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尋求合作,實現雙贏。

黨政建設


金廠溝梁鎮
金廠溝梁鎮
一是“三聯一建”活動紮實推進。年初,鎮黨委研究制定了開展“三聯一建”活動的實施意見,圍繞肉羊、肉牛等主導產業和肉驢養殖項目,確定了石匠溝、七協營子等5個重點村,在資金、技術、信息等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上半年,為幫扶戶提供項目資金42萬元、協調貸款100餘萬元,在被包扶的132個農戶中,上項目戶達到了127戶。
二是“服務型政府”創建活動見實效。根據金廠溝梁鎮的自然條件和特點,繼續把種植玉米做為農業生產的主導產業來抓,科學指導農民適時搶墒早播,播種面積達到8.4萬畝,其中,玉米覆膜6萬畝,良種種植面積在6萬畝以上,玉米種植面積佔到了80%,為促進農民增收堅實了基礎。在勞務輸出工作中,鎮、村兩級幹部在深入農戶認真開展勞動力資源調整的基礎上,採取黨員幹部聯繫村民組與勞務經紀人員及就業基地對接等工作措施,實現了農民在家務農與外出務工“兩不誤”,鎮85%以上的農戶每家至少有一人有工資性收入,已輸出勞力4240人,年內可實現人均勞務增收1200元。上半年,鎮政務服務中心及14個村便民代辦點已累計為群眾代辦事項216件。
三是“引領創業”活動進一步深化。設力虎、石匠溝等村的6個各類由黨員領辦的經濟合作組織運轉良好,全鎮農牧業產業化上項目戶達到6000戶,占農戶總數的83%。已培養肉羊、肉牛、肉驢等項目黨員產業化帶頭人187名。像七協營子協力永養牛戶在30戶以上,每戶養3頭以上基礎母牛,每條牛年收入1000元的養殖小區已有6個。通過抓28個肉驢改良站建設,村組黨員幹部帶頭髮展肉驢養殖項目等措施,現在有5000戶養驢,毛驢存欄達到1.2萬頭,養驢項目真正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既穩定又持久的好項目。新發展肉驢養殖項目戶327戶,其中黨員168戶。

礦產資源


鐵礦
鐵礦
金廠溝梁鎮地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的礦種有金、銀、銅、磷、鐵、鋅等品種,遍布全鎮8個行政村。國家級大型二檔黃金生產企業——內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坐落於境內。
黃金資源儲量可觀。礦區主要分步在金廠溝梁村勿拉山、回族村、下灣子村小東溝等地。金陶股份有限公司年採掘礦石40萬噸,處理礦石17萬噸,年產黃金1.25噸。白銀、銅作為附屬礦,產量也十分可觀。金廠溝梁鎮二道溝--大西溝可供採選的磷鐵礦儲量在2000萬噸以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
鐵礦礦脈主要分佈在梁東村、回族村、下灣子村、段木樑村,線脈在幾米到幾十米之間。引來了河北、山東等地的投資商前來投資,全鎮已建成日處理礦石3000噸的磷鐵選廠2處,日處理1000噸礦石的銅選廠正在建設之中。

畜牧業介紹


肉羊產業

肉羊產業
肉羊產業
金廠溝梁鎮優質玉米種植面積較大,且產量較高。種植面積達6萬畝,年產優質玉米4000萬公斤以上,秸桿4000萬公斤左右,基本形成了優質玉米生產基地,這為加快農牧業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草食家畜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鎮黨委、政府提出“玉米經濟”發展戰略,緊緊圍繞玉米資源轉化增值,以“小規模、大群眾”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大力發展肉羊產業。通過幫大戶、建小區,制定優惠政策等措施,實現了規模擴張、總量增加。養羊戶達3800戶,肉羊飼養量達8萬隻,基礎母羊存欄達5萬隻,初步建成肉羊繁育小區8個,肉羊存欄在100隻以上的大戶達到30戶以上。
肉牛產業:金廠溝梁鎮以“玉米經濟”為基礎,按照“家家搞養殖、戶戶上項目”的產業化經營思路,實行“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模式,組織農戶千方百計上養殖業項目,在養牛積極性較高的回族村、七協營子等七個重點村發展肉牛養殖項目,全鎮養牛戶已達到1500戶,基礎母牛存欄超過5000條。

肉驢產業

肉驢產業
肉驢產業
金廠溝梁鎮屬典型丘陵山區,全鎮有耕地8.5萬元,其中零星分佈的坡耕地在4萬畝以上,因傳統農業生產需要,這裡的農戶就家家養毛驢,現戶均毛驢養殖在2頭以上,鎮毛驢存欄總量超過了1.3萬頭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毛驢養殖已由過去的僅用於耕地和拉車的畜力需要向商品化方向轉變。而且還能滿足農戶家庭生產和生活需要,對農戶家庭不造成任何負擔和風險。金廠溝梁鎮把養驢項目作為是惠及全鎮90%農戶,能切實促進農民增收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抓改良、提升品質,增數量、促進農民增收,著手幫助農戶解決一家一戶難以解決的問題,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支持和鼓勵農戶發展以家庭分散養殖為主要形式的毛驢養殖項目。金廠溝梁鎮-生態建設

生態建設


金廠溝梁鎮
金廠溝梁鎮
金廠溝梁鎮位於敖漢旗南部,努魯爾虎山北麓,屬典型的水土流失嚴重的丘陵山區,氣候類型屬半乾旱溫帶大陸性氣候,春季乾旱多風沙,冬長夏短,無霜期125-130天,≥10℃的有效積溫2900-3100℃,年降水量350-400mm,這個鎮轄18個行政村,167個村民組,3.4萬口人,總面積34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8.5萬畝,人均2.8畝。相傳當年康熙爺來到該鎮的老道梁,為了找水殺了許多士兵,後由其手下大將射豁了新丘大山,喊叫“有水”而引來了河水,故稱之為叫來河。這就是敖漢的母親河,是流經敖漢境內最長、最廣的河,其總長100多公里,流經5個鄉鎮,在奔向西遼河的途中,滋潤養育著兩岸的土地和人民,從未停歇地為民造福,其中,在金廠溝梁境內流經8個行政村,30多公里。曾經的老道梁流域林草繁茂,生態優良,風光秀麗,但因歷史上的戰爭和亂墾濫伐,過度放牧,給流域內的生態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最主要的是水土流失嚴重,山洪肆虐,降水稀少,河流乾涸,嚴重地影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因林稀草少,道路難行,使當地群眾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金廠溝梁鎮黨委、政府確立了“生態立鎮”的發展戰略,咬住荒山不放鬆,把生態環境治理作為經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來抓。從叫來河的源頭抓 起,重筆濃墨,使叫來河源再染綠色,7年間完成了叫來河上游8個村,12個重點小流域,20平方公里的荒山、荒溝及河道治理,為敖漢旗的生態建設又增添了一段華彩樂章,也為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公路兩側的山坡及山頂上,也是盡染綠色,集中連片的梯田裡的玉米已經開始灌漿,長勢喜人,展現出又一個豐收年的景象,連綿起伏的山巒,松濤陣陣,油松、山杏與沙棘有序地混交在一起,良好的環境,使許多久違了的動物又來此“安家落戶”,時有山雞、野兔等從車前跑過。山上植被茂盛,綠樹成蔭,山下水肥草美,牛羊成群,呈現出一片富裕、殷實的景象。碧水潺潺,青山環抱,山路崎嶇,在這個自然氧吧里會讓人感到大自然的質樸與神奇,到梁頂,一塊巨石兀立在眼前,石上一行行楷格外引人注目“保護叫來河的生態環境要從源頭抓起”,這是金廠溝梁鎮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也是廣大幹部群眾用心血和汗水已完成和正繼續的巨作。
金廠溝梁鎮堅持不懈的生態建設,流域內的土壤肥力也顯著增強,土壤結構大大改善。實現了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生態增綠的目標,百姓嘗到了大力實施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甜頭。2005年,全鎮優質玉米種植面積在6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達到4500萬公斤,農業增產1500萬公斤,增加收入1500萬元,人均增收500多元。現在叫來河下游的下長皋、石橋子、設力虎等村玉米畝產量都在1000公斤左右,每畝地增產300多公斤。有林地面積已達25.9萬畝,森林覆被率達到50%,比治理前提高4.6個百分點,鎮內用材林面積達5.43萬畝,經濟林面積在10萬畝以上,草場面積達2萬畝。農民僅采蘑菇、山杏、松籽、挖藥材這4項獲得的收入就達480萬元,人均增收170多元,雨量充沛,河水環繞,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有效改善,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農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鎮形成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環境優美的新局面,群眾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屬建昌縣敖漢札薩克多羅郡王旗長皋(今查干高勒)鄉,境內設長皋牌、極木樑牌、羅洛營子牌、羅洛溝牌。
民國八年(1919年),屬建平縣東區(駐地長皋)。
民國十六年(1927年),為建平縣二區。
民國二十九年(1930年),屬二區金廠溝梁鎮。境內曾設長皋鄉、羅洛溝鄉。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屬偽滿洲國新惠縣貝子府區金廠溝梁村。
1948年3月,屬新惠縣第七區,駐地金廠溝梁街。
1956年9月,屬敖漢旗四家子區。境內建金廠溝梁鄉,七協營子、石匠溝鄉。
1958年10月,境內建金廠溝梁、七協營子公社。
1960年2月,七協營子公社並人金廠溝梁公社。
金廠溝梁鎮
1984年2月,建金廠溝梁鎮、人民政府駐金廠溝梁村。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轄金廠溝梁、回族、下灣子、段木樑、石匠溝、羅洛營子、四六地、七協營子、官營子、上查干高勒、下查干高勒、石橋子、設力虎、劉杖子1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8個村民小組。
2019年10月,金廠溝梁鎮轄14個行政村。
金廠溝梁鎮區劃詳情
金廠溝梁村七協營子村
回族村官營子村
下灣子村上查干高勒村
段木樑村下查干高勒村
石匠溝村石橋子村
羅洛營子村設力虎村
四六地村劉杖子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廠溝梁鎮地處敖漢旗東南,東、北與貝子府鎮相連,東南與遼寧省北票市龍潭鄉接壤,南、西南與四家子鎮毗連,西與新惠鎮為鄰。人民政府駐金廠溝梁村。金廠溝梁鎮行政區域面積350.02平方千米。
金廠溝梁鎮
地形地貌
金廠溝梁鎮地處燕山山脈努魯爾虎山中東部山地土石山區,山勢較低,屬低山丘陵區。地形為"六山二溝二分田"。境內主要山峰有平頂山、架子山、雲英山等19座。大部地區海拔在620~750米。境內最高點位於范家溝屯南平頂山,海拔1132.6米;最低點位於設力虎河北屯北,海拔590米。金廠溝梁鎮
氣候
金廠溝梁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雨熱同期,雨水集中,秋季涼爽乾燥,短促易早霜,冬季寒冷漫長少雪。多年平均氣溫6.6℃。1月平均氣溫-11.2℃,7月平均氣溫22.3℃。無霜期年平均148天。年平均降水量491.7毫米。
水文
金廠溝梁鎮境內河流屬於叫來河與大凌河流域,流域面積分別為253.1平方千米和85.3平方千米。境內有最大河流叫來河,發源於境內四六地村老道梁東麓,從西南至東北流經官營子等七個村入貝子府鎮,流長30千米,主要支流有烏拉山、板溝等5條小河。
自然災害
金廠溝梁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冰雹、洪澇、大風、霜凍、大雪等。其中以旱災尤為突出,大旱約3年一遇。最嚴重的一次乾旱災害發生在1971年7月末到1972年末。1972年全年無有效降水。
自然資源
金廠溝梁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金、鐵、銅、螢石、磷、白雲石等。其中黃金儲量尤為豐富,開採歷史悠久,已初步探明地質儲量21.989噸。已經開採的有黃金、磷、鐵等。金廠溝梁鎮

人口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轄區總人口32393人。總人口中,男性16832人,佔51.96%;女性15561人,佔48.0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059人,佔89.7%;有蒙古、回、滿、朝鮮、藏等8個少數民族,共3334人,佔10.3%。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蒙古、回2個民族,其中蒙古族1550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46.49%;回族1451人,佔43.52%。2011年,人口出生率2.21%,人口死亡率1.54%,人口自然增長率0.67%。
2018年末,金廠溝梁鎮戶籍人口7240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財政總收入1954萬元,比上年增長100.3%。固定資產投資1.28億元。
農業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耕地面積8.88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2萬畝,林地面積27.48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2.28億元。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糧食作物以玉米、高粱、穀子等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72萬噸,其中玉米1.39萬噸,穀子860噸,高粱1277噸。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大豆種植面積1635畝,產量327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690畝,產量69噸;蔬菜種植面積195畝,產量488噸。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林地面積20.6萬畝,林木覆蓋率53.2%,活立木蓄積量22.18萬立方米。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大型農業機械253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5707元。
畜牧業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5.58萬頭,年末存欄2.38萬頭;綿羊飼養量10.96萬隻,年末存欄2.38萬隻;牛飼養量6463頭,年末存欄3261頭。2011年,生產肉類2656噸,其中豬肉1258噸,牛肉371噸,羊肉737噸;禽蛋1308噸;畜牧業總產值0.9億元。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9個,藏書1.8萬冊、光碟4500張。
教育事業
鎮中心學校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有幼兒園3所,專任教師22人;小學2所,在校生1673人,專任教師12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87人,專任教師8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82%,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專業衛生人員42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371人次。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5910人,參合率92.3%。
社會保障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戶,人數42人,支出10.08萬元,月人均200元。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12戶,人數2670人,支出418.65萬元,月人均82.75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出1.5萬元。
2011年末,金廠溝梁鎮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3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68萬餘元。

交通


金廠溝梁鎮
金廠溝梁鎮有縣鄉級以上公路3條,總長35.5千米。縣道寶老線(寶國吐一—老虎山)縱貫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