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馬

詞語釋義

徠野馬,指野生的馬;比喻好動難約束;遊動的薄雲或水蒸氣。見《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基本解釋


(1) [bronco]
(2) 未經人馴養的馬,如蒙古野馬(又名普氏野馬Przhevalski’s horse)
(3) 逃到野外生活的家馬。
徠(4) [vapor in open country]∶遊動的霧氣。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莊子·逍遙遊》

引證解釋


1、獸名。
《逸周書·王會》:“請令以橐駞、白玉、野馬、騊駼、駃騠、良弓為獻。”朱右曾校釋:“野馬,如馬而小,出塞外。”《戰國策·宋衛策》:“智伯欲伐衛,遺衛君野馬四百。”
2、貉的俗稱。
明 陳禹謨《四書名物考》:“楚蜀界中多貉,俗名野馬。”
3、野性不馴的馬。
韓愈《招揚之罘》詩:“野馬不識人,難以駕車蓋。”宋蘇軾《次韻張恕春暮》:“老猿好飲常連臂,野馬依人自絡頭。”《紅樓夢》第八二回:“如今野馬上了籠頭了。”
4、野外蒸騰的水氣。
郭象註:“野馬者,游氣也。”成玄英疏:“此言青春之時,陽氣發動,遙望藪澤之中,猶如奔馬,故謂之野馬也。”元 麻革 《送杜仲梁東遊》詩:“野馬何決驟,飛云何悠揚。”章炳麟 《訄書·原教下》:“今精氣被於水土卉木以成物矣,某遊魂則散乎無形埒之宇,歸乎野馬。”一說,野馬即塵埃。唐 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三:“野馬”孫星衍 校正:“或問:‘游氣何以謂之野馬?’答云:‘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塵也。’”唐 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三“野馬”孫星衍 校正:“或問:‘游氣何以謂之野馬?’答云:‘馬,特塺字假音耳。野塺,言野塵也。’”聞一多《古典新義·莊子內篇校釋》:“野馬字蓋即沙漠之漠……野馬亦塵埃耳。《莊子》蓋以野外者為野馬,室中者為塵埃,故兩稱而不嫌。”南朝 梁 虞羲《贈何郎》詩:“向夕秋風起,野馬雜塵埃。”唐韓偓《安貧》詩:“窗里日光飛野馬,案頭筠管長蒲盧。”清 趙翼《聞秦蜀兵夾擊流賊奏捷喜賦》詩:“醉人味似糟豬肉,殤鬼魂為野馬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