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感
張際亮所著詩
《雜感》是創作於清朝的古詩,作者是張際亮。
雜感
【清】張際亮
積雨沿村漲,新晴刈稻忙。
日沉山紫翠,稼納谷青黃。
燮理資台省,征輸賴井鄉。
迢迢天外雁,何處覓秋糧?
張際亮(1799—1843),字亨甫,福建建寧人。少孤,伯兄資助讀書。肄業於福州鰲峰書院,為山長陳壽祺器重。道光十五年(1835)舉鄉試第一。第二年入京師,試禮部,朝野重其名。因書責曾燠,負狂名,為朝貴所忌,會試不售。后遊歷天下山川,窮探奇勝。道光二十年(1840)姚瑩邀他去台灣,畏險而止。后姚瑩因事下獄,他奔走勞瘁致病而卒。其詩才氣橫溢,名重一時。尤其是寫於鴉片戰爭時期的詩作,表現了愛國情感和對人民遭遇的同情。有《思伯子堂詩集》三十二卷。
燮理:調理,安排。資:憑藉,依賴。台省:官署。
賴:依賴,依靠。
作者在《雜感》二十四首原題下有序云:“余既折回浮梁西鄉山中從兄宅,倏將八月,緣江路阻兵,童僕又遘疾,遂以滯留。感傷時事,輒復成詠。其存沒友朋,有與於此際之感者,連類及之,凡得二十四首,后之鑒者可略推其身世已。壬寅七月二十二日。”從序中可見此詩是一首“感傷時事”的作品。詩歌描寫了秋收時節的情景和感受。一二句寫秋雨剛停,農家趁“新晴”刈稻,一“忙”字點出了農家收穫時的緊張忙碌。三四句寫農村日落時分的景色和稻穀的上場時的情景。五六句,有敘有議,點出“征輸賴井鄉”,最後兩句,以問句作結,天外大雁,無處覓秋糧,也暗含著秋收后的農家在“征輸”之後,家無餘糧的現實。言語之中,透露出詩人對農家生活命運的關懷。全詩語言清新自然,生動形象,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