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
汕尾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東臨揭陽市,同惠來縣交界;西連惠州市,與惠東縣接壤;北接河源市,和紫金縣相連;南瀕南海。總面積5271平方千米。下轄城區、海豐縣、陸河縣,代管陸豐市,2018年常住人口299.36萬人。深汕高速、廈深鐵路、廣州至汕尾高速鐵路貫通全境。
汕尾是一片紅色故土、革命老區。是全國十三塊紅色革命根據地之一,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誕生地。全市4個縣(市、區)均為一類革命老區縣。汕尾是閩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交匯地,有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等3大稀有劇種,擁有9項國家級、2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孕育了彭湃、馬思聰、鍾敬文、黃旭華等著名人士。全市海岸線長455公里,居全省第二位;海島數量881個,居全省第一位,是南海優良漁場。擁有中國大陸最大的濱海潟湖——品清湖。該市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具魅力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中國現代旅遊新地標”“中國水鳥之鄉”“中國青梅之鄉”“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等稱號。逯峰:市人民政府市長。
2020年5月,全國城市和地區第一季度GDP排行榜發布,汕尾以228.11億元排名第204位。
據東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漁獵種植,生息繁衍。
春秋屬南越;戰國入楚稱百越,秦至漢初,汕尾全境均屬南海郡博羅縣地域。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置東官郡,海豐縣屬東官郡。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東官郡與梁化郡等並置為循州,海豐縣改屬循州;
汕尾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析海豐縣東部置安陸縣,安陸縣治設在大安屯(今陸豐大安鎮轄地),轄今之陸豐市、陸河縣及惠來、普寧、揭西之一部。
至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又廢安陸縣,並復海豐縣,仍隸屬循州。
五代南漢乾亨元年(917),循州改為禎州,海豐隨屬禎州。
宋天禧四年(1020),因避太子趙禎(后即仁宗)名諱,改禎州為惠州,時海豐屬廣南東路惠州。
元代,海豐屬江西行中書省廣東道惠州路;
明代、清代屬廣東布政使司惠州府;
清雍正九年(1731),析海豐縣東部之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陸豐縣。縣治在東海(今陸豐東海鎮),海豐、陸豐兩縣同屬惠州府。
民國初年,汕尾市轄地(原海豐、陸豐)隸屬廣東潮循道。
民國十九年(1930),隸屬廣東省第4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新中國成立后,海豐、陸豐屬廣東省人民政府東江行政專員公署管轄。
1952年3月,改屬粵東行政公署;
1956年1月,隸屬惠陽專區;
1959年3月22日,經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6次會議通過,撤銷惠陽專區,海豐、陸豐劃歸汕頭專區;
1983年12月22日,國務院以(83)國函字269號文批准,撤銷汕頭地區,海豐、陸豐劃歸惠陽地區管轄。
1988年1月7日,國務院《關於廣東省調整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複》:設立陸河縣,以陸豐縣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8個鄉鎮及吉康林場的行政區域為陸河縣行政區域;設立汕尾市(地級)和汕尾市城區,以海豐縣的汕尾、紅草、馬宮、東涌、田墘、捷勝、遮浪7個鎮的行政區域為汕尾市城區行政區域。汕尾市政府駐汕尾市城區(原汕尾鎮),轄市城區和海豐、陸豐、陸河三縣。
1992年11月,劃出市城區田墘、遮浪2鎮設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
1995年4月,撤銷廣東省陸豐華僑農場,設汕尾華僑管理區。
1995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陸豐撤縣建市(縣級市),由省政府直轄,委託汕尾市人民政府代管。
2011年2月,劃出海豐縣的鵝埠、小漠、鮜門、赤石四鎮設立深汕特別合作區,為省政府派出機構,委託深圳、汕尾兩共同管理。
2017年9月後,深汕特別合作區由深圳市主導管理。
至2018年,汕尾市轄城區、海豐縣和陸河縣,代管陸豐市,廣東紅海灣經濟開發試驗區和汕尾華僑管理區為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賦予縣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域內設置深汕特別合作區。轄區內設有44個鎮、10個街道辦事處,共有148個社區居委會、720個村委會。
汕尾市2018年行政區劃基本情況統計表 | ||
縣(市、區) | 鎮建制 | 街道辦事處 |
---|---|---|
城區 | 紅草、東涌、捷勝(3個) | 新港、香洲、鳳山、馬宮、田墘、遮浪、東洲(7個) |
海豐縣 | 海城、城東、附城、梅隴、小漠、鵝埠、赤石、鮜門、聯安、陶河、赤坑、大湖、可塘、公平、黃羌、平東(16個) | |
陸豐市 | 甲子、碣石、湖東、大安、博美、內湖、南塘、陂洋、八萬、金廂、潭西、甲東、上英、橋沖、甲西、西南、河東(17個) | 東海、城東、河西(3個) |
陸河縣 | 河田、河口、新田、上護、水唇、東坑、南萬、螺溪(8個) | |
合計 | 44個鎮 | 10個街道 |
汕尾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東岸,位於深圳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中間,東臨紅海灣和碣石灣,蓮花山南麓,東臨惠來縣,西連惠東縣,北接梅州市和紫金縣,南瀕南海,總面積4865.05平方千米(其中深汕特別合作區面積468.84平方千米)。大陸沿海岸線(包括深汕特別合作區)長455.2千米,占廣東省海岸線長度的11.1%。大陸架內(即200米水深以內)海域面積(包括深汕特別合作區)2.39萬平方千米,相當於陸地面積的4.5倍。
由於歷次地殼運動褶皺、斷裂和火山岩隆起的影響,汕尾市形成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兼有的複雜地形地貌。汕尾位於蓮花山南麓,其山脈走勢為東北向西南方向傾斜。蓮花山脈由閩粵邊界的銅鼓嶺向東南經汕尾跨惠陽到香港附近入海。地形為北部高丘山地,山巒重疊,千米以上高山有23座,最高峰為蓮花山,海拔1337.3米,位於海豐縣西北境內;中部多丘陵、台地;南部沿海多為台地、平原。全市境內山地、丘陵面積佔總面積的43.7%。
汕尾市主要的深、大斷裂帶有蓮花山深斷裂帶和潮安—普寧深斷裂帶。蓮花山深斷裂帶:沿蓮花山山脈向東經梅縣進入福建,向西至惠東,分別於大亞灣、深圳灣入南海,呈北東向延伸,省內長約500千米;是廣東主要斷裂帶之一,具有多旋迴活動特徵,第四紀以來有活動表現。潮安—普寧深斷裂帶:見於饒平、潮安、普寧、陸豐一帶,呈北東向延伸,省內長210千米;該斷裂形成於侏羅紀晚期,近期仍有活動;地層相對較簡單,主要發育中生代和新生代地層,包括侏羅系(J)和三疊系(T)。其中侏羅系(J)為侏羅繫上統高基坪群上亞群(J3b),主要見於深汕合作區、海豐赤石—內碗窯—黃山洞水庫一帶,海豐鮜門、觀媽山、麒麟尾以及陸豐縣尖峰峒一帶,其他地方有小片出露,岩性為流紋質岩類、英安岩及其火山碎屑岩夾砂頁岩,厚1280—8460米;三疊系(T)為三疊繫上統-侏羅系(T3-J),主要見於海豐、陸豐局部及看、陸河北部小片出露。岩性為礫岩、砂礫岩、粉砂岩。
汕尾市地處中國大陸東南部沿海,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明顯,光、熱、水資源豐富。其主要氣候特點是:氣候溫暖,雨量豐沛,乾濕明顯,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熱,夏長冬短,春早秋遲;秋冬春旱,常有發生,夏澇風災,危害較重。2018年,汕尾市天氣氣候總體呈現“開汛日偏晚,總雨量偏少,極端降水多,颱風影響重”的特徵,災害性天氣年景重。極端氣候事件頻發,兩次刷新汕尾地區時雨量的氣象紀錄,12小時以上大風持續時間創歷史紀錄;年內最主要的5次強降水過程的總雨量佔全年雨量的近60%。
2018年,汕尾市平均氣溫22.8℃,較常年略偏高0.3℃。海豐縣年最高氣溫36.0℃,年最低氣溫1.0℃,年氣溫振幅高達35.0℃,為歷史罕見。2018年12月22日(冬至日),汕尾市城區和陸豐市分別錄得建站以來最高氣溫26.5℃和28.0℃,海豐縣錄得建站以來第二高氣溫28.3℃,當日成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汕尾最暖的冬至。
汕尾市於2018年5月7日入汛(偏晚31天),全市年降雨量1983毫米,較常年平均2168毫米略偏少9%。汕尾城區降雨量1862.4毫米,海豐縣降雨量2172.6毫米,陸豐市降雨量1913.2毫米,各地年總雨量較常年偏少近1成。年內出現5次強降水過程(1月冬季暴雨、“5·7”特大暴雨、6月上旬連續特大暴雨、8月下旬連續特大暴雨和颱風“山竹”過程),總雨量佔全年雨量的6成。6月和8月是兩個降水峰值時期,而7月少雨,在6月上旬和8月底分別出現兩次旱澇急轉。其中6月上旬颱風“艾雲尼”結合季風導致的連續強降水過程(6月5—10日)和8月下旬季風低壓連續強降水過程(8月27—31日,以下簡稱“8·30”過程),均為罕見的極端強降水,兩次先後刷新汕尾市的時降雨量氣象紀錄(6月8日和8月30日),“8·30”過程為陸河縣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強降水過程。
2018年,有6個颱風影響汕尾市。颱風季漫長,6月5日開始受颱風“艾雲尼”影響,至11月受“玉兔”和“天兔”兩個颱風影響。其中“艾雲尼”和“山竹”給全市帶來嚴重影響。1804號颱風“艾雲尼”為2018年首個颱風,與爆發的季風共同作用給汕尾市帶來嚴重影響,6月5—10日汕尾全市連續出現強降水,其中6日、7日兩天持續出現特大暴雨,海豐黃羌鎮“雨窩”地帶降水最大,7日單日雨量403毫米,過程累積雨量835毫米。2018年9月16日,1822號強颱風“山竹”從汕尾近海掠過,給汕尾市帶來嚴重的風雨影響,是2013年1319號強颱風“天兔”以來對汕尾市影響最大的颱風。“山竹”距離汕尾市最近時約200千米,因其風圈大、強度強,8級以上陣風持續29小時,10級以上陣風持續18小時,12級以上陣風持續14小時,創該市氣象紀錄,陸豐金廂觀音嶺錄得51.3米/秒(16級)的全市最大陣風。1829號颱風“天兔”(與2013年19號颱風同名)是有記錄以來最晚影響汕尾的颱風,11月25日導致汕尾市出現年內的最後一場暴雨降水。
汕尾境內主要河流有螺河、黃江河、烏坎河和赤石河4大水系,總長252千米,流域面積3613.7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69.2%。汕尾境內河水流量大,汛期長,平均徑流深1495毫米左右,全市年均產水量達78億立方米。
根據2007年土地變更調查匯總(過渡地類)的數據,全市轄區土地總面積735.29萬畝:農用地面積595.47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81%,其中耕地面積139.95萬畝,園地62.89萬畝,林地351.57萬畝,牧草地435.15畝,其他農用地41.02萬畝;建設用地面積68.48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9.31%,其中居民點與工礦用地50.31萬畝,交通用地3.53萬畝,水利設施用地14.63萬畝;未利用地71.33萬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9.70%。土壤有水稻土、南方山地草甸土、黃壤、紅壤、赤紅壤、菜園土、潮沙泥土、濱海鹽漬沼漬土、海濱沙土、石質土等10多種土類,40多個土屬,70多個土種。
汕尾
至2009年,初步探明全市有礦產資源6類17種,即有色金屬、貴重金屬、稀土稀有金屬、燃料、黑色金屬、金屬。主要的礦產有錫、花崗岩、海河砂、硫鐵礦、玻璃砂、礦泉水、地下熱水。其中,儲量較大的錫礦主要分佈在海豐縣的長埔、吉水門、銀瓶山,陸豐市的博美等地;境內各地都有花崗岩;硫鐵礦主要分佈在海陸豐交界的官田;玻璃砂主要分佈在市城區、紅海灣的遮浪和陸豐沿海一帶;陸豐市的大安及海豐大湖有豐富的高嶺土;陸豐市有儲量豐富的鈦鐵和獨居石及鋯英。此外,全市還有優質的地熱水、礦泉水和數量相當可觀的鎢、銅、鉛、鋅、金屬鈹、水晶石、鉀長石等礦產資源。
全市水資源總量 56.6 億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 2052.9毫米。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庫蓄水總量 3.2 億立方米。全市總用水量 10.33 億立方米。
至2009年,汕尾市主要的海洋經濟水產品種有14類,107科,173種,其中年產量超過2000噸的有20多種。上述水產品種中,有相當一部分屬於中上層魚類,集中在遼闊的中深海漁場,尚有開發餘地。龍蝦、膏蟹、鮑魚、魷魚等名貴水產種類繁多,漁業產值居全省之首。境內魚、蝦、蟹、貝、藻類齊全,漁業生產已有數百年歷史。一般具有捕撈價值的魚類達200多種。大量生產的有藍圓鯵(巴浪魚)、海鯰(赤魚)、竹夾魚、鯰魚、大眼鯛(紅目鰱)、大甲參、石斑等。甲殼類有墨吉對蝦、近緣新對蝦等。貝殼有近江牡蠣(蚝)、翡翠貽貝、藍蚣等。藻類有廣東紫菜、鵝掌茶等。
2019年,汕尾市常住人口301.50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66.43 萬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5.2%;戶籍人口 356.82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182.98 萬人,占戶籍人口的比重 51.3%。
2018年末,汕尾市居住人口屬於39個族別,其中少數民族主要以壯族、土家族、畲族為主。據統計部門、公安戶籍部門及社會調查統計,全市少數民族人口10304人,其中戶籍人口5688人、居住半年以上流動人口4086人、居住半年以下流動人口530人。少數民族流動人員中,除陸豐市碣石鎮居住的40多名長期在該鎮從事商貿活動的新疆籍少數民族人員外,其餘的多是分佈在市區、各縣城從事教育、餐飲、醫護、流動小攤販或從外地因工作調動、婚嫁遷入汕尾市城鎮和部分農村。
2018年底,有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140多萬人
綜述
2019 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1080.30 億元,比上年增長 6.7%。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35958 元(按平均匯率折算為 5212 美元),增長16.0%。2019 年,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 152.27 億元,比上年增長 5.6%,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 10.8%;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 403.14 億元,增長 6.8%,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 42.1%;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 524.89 億元,增長7.0%,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 47.1%。三次產業結構為 14.1:37.3:48.6,第二產業所佔比重比上年提高 0.3 個百分點。
2019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增速比全國、全省分別高0.6個和0.5個百分點,與深圳並列全省第六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5958元,比上年增長6.0%。與上年相比,三次產業結構從13.3:37.0:49.7(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修訂后的數據)調整為14.1:37.3:48.6,第二產業佔比提高,第三產業佔比接近一半,現代產業、新興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服務業取得較好發展。
2019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2.45億元,比上年增長9.3%,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8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長5.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8.93億元,增長11.3%,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公共安全支出、教育、社會保障和醫療衛生等八項支出比上年增長16.3%,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個百分點。
2019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9.64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下降20.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1.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9.0%。工業投資和工業技改投資呈現大幅增長,分別增長11.6%和43.6%,比上年提高8.3個百分點和34.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增長41.9%,比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7%,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國有經濟投資增長55.3%,比上年提高37.6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長9.1%。投資補短板力度不減,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投資分別增長49.8%、83.7%、88.8%和216.2%。
201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7.94億元,比上年增長8.0%,為2019年以來最高增速。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85.14億元,增長7.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2.80億元,增長10.3%。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64.26億元,增長6.3%;商品零售593.68億元,增長8.2%。消費升級類商品實現平穩發展,全年限額以上單位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7.8%,比全國(-0.8%)、全省(-2.1%)高出8.6個、9.9個百分點,呈現逆勢增長;全年限額以上單位中西藥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0.0%和3.2%。
2019年,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167.74億元,比上年下降5.6%,降幅比上年收窄5.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7.56億元,下降0.2%;進口80.18億元,下降10.9%。從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降幅(-2.8%)比上年收窄2.1個百分點。從企業性質看,民營企業出口比上年增長10.8%,快於外商投資企業6.5個百分點。從商品結構和出口地看,機電產品為主要出口商品,佔比65.4%;香港為主要出口市場,佔比85.8%。利用外資下降,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5.60億元,比上年下降18.7%。從全年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除4、5、6、7月份累計增速出現短暫的增長以外,其他月份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全年累計增速最高為47.4%(1-7月),最低為-66.0%(1-2月),全年數據波動較大。
汕尾
2019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50.99 億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農業產值 102.97 億元,增長 8.3%;林業產值5.95 億元,增長 3.4%;牧業產值 24.98 億元,下降 0.7%;漁業產值 105.18 億元,增長 4.1%;農林牧漁專業及其輔助性活動產值 11.90 億元,增長 8.1%。
2019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9.27 萬畝,比上年增長 0.1%;4蔬菜種植面積 75.93 萬畝,增長 3.7%;油料種植面積 20.28萬畝,增長 1.9%。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 108.32 萬千瓦,比上年增長 1.1%。全年糧食產量 41.01 萬噸,比上年增長 6.3%;稻穀產量36.66 萬噸,增長 7.1%;蔬菜產量 126.75 萬噸,增長 8.0%;水果產量 30.41 萬噸,增長 6.6%;油料產量 3.30 萬噸,增長 4.4%。
全年肉類總產量 7.62 萬噸,比上年增長 0.3%。其中,豬肉產量 4.07 萬噸,下降 9.4%;禽肉產量 3.05 萬噸,增長17.0%。全年生豬出欄 53.06 萬頭,下降 12.7%;生豬年末存欄 30.44 萬頭,增長 3.2%。全年水產品產量 58.40 萬噸,增長 3.0%。其中,海水產量 53.33 萬噸,增長 2.8%;淡水產量 5.06 萬噸,增長 4.6%
2019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57.18億元,增長5.6%。從主要農產品產量看,糧食產量41.12萬噸,比上年增長6.5%,其中稻穀產量36.27萬噸,占糧食產量的比重88.2%,是主要的糧食作物;蔬菜產量126.75萬噸,增長8.0%;水果產量30.41萬噸,增長6.6%;水產品產量58.87萬噸,其中海水水產品產量53.73萬噸,占水產品產量的比重91.3%。
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小麥、玉米等;
經濟作物有甘蔗、花生、大豆、芝麻、蓮藕、茨菇等;
水果主要有荔枝、龍眼、香蕉、柑、桔等29科 42種。香爐桔是汕尾市特有的優良無病苗木材料。
● 汕尾市區:海魚、海鹽、龍蝦、膏蟹、鮑魚、魚鉤、大白蝦,槍魚、大魷魚、大白帶魚,各種石斑魚、每年的各種貝殼產值達5億元。
● 陸豐市:海魚
● 海豐縣:海魚、海鹽
● 陸河縣:柿餅、青梅、黃欖
2019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 8.6%,其中,國有企業增長 7.7%,民營企業增長9.7%,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 2.2%,股份制企業增長15.2%,集體企業增長 11.8%。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2.8%,重工業增長 18.9%。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7.8%,中型企業增長 20.2%,小型企業下降 3.7%,微型企業增長 40.5%。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 18.4%,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 30.4%。其中,醫藥製造業下降 32.0%,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 18.4%。先進位造業增加值增長 13.9%,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 36.4%。其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 26.8%,先進裝備製造業下降 41.1%,石油化工產業下降 7.4%,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 8.9%,新材料製造業增長 16.5%,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下降 32.0%。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5.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 23.7%。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增長 8.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 30.1%。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66.60 億元,比上年增長 2.7%。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 41 個,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 43.77 億元,增長 6.1%。
2019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69.01 億元,比上年增長 41.9%。按用途分,商品住宅開發投資 137.67 億元,增長 42.4%;辦公樓投資 6.28 億元,增長 470.1%;商業營業用房投資 16.09億元,增長 64.9%。
2019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1.17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重工業出現較快增長,增長18.9%,高於輕工業16.1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佔比最大,同比增速最高,全年完成增加值156.36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4.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完成增加值69.89億元,下降2.2%。從主要行業看,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表現較好,分別完成增加值52.58億元和28.78億元,增長26.8%和24.2%。從現代產業看,高技術製造業完成增加值73.31億元,增長18.4%;先進位造業完成增加值87.74億元,增長13.9%。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和先進位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0.4%和36.4%,分別比上年同期提高4.5個和5.0個百分點。
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7.94 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 46.03 億元,下降0.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 485.14 億元,增長 7.2%;農村消費品零售額 172.80 億元,增長 10.3%。從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 593.68 億元,增長 8.2%;餐飲收入 64.26 億元,增長 6.3%。
2019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 17.18 億元,比上年增長 8.9%。貨物運輸總量 3071 萬噸,增長 6.7%;貨物運輸周轉量 36.06 億噸千米,增長 5.3%。旅客運輸總量1221 萬人,下降 9.4%;旅客運輸周轉量 15.66 億人千米,下降 0.3%。規模以上港口貨物吞吐量 1310 萬噸,增長 2.4%。2019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5542.85 千米,比上年末增長2.1%。其中高速公路里程 209.24 千米,與上年末持平。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 28.56 萬輛,比上年末增長 22.4%,其中,私人汽車 25.49 萬輛,增長 23.8%。民用轎車保有量18.07 萬輛,增長 23.0%,其中,私人轎車 16.59 萬輛,增長24.2%。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 140.91 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其中,郵政業務總量(按 2010 年不變價計算)14.35億元,增長 37.3%;電信業務總量(按 2015 年不變價計算)126.57 億元,增長 59.4%
全年接待過夜遊客 971.50 萬人次,比上年增長 4.7%。其中,入境遊客 6.44 萬人次,增長 4.7%;國內遊客 965.06萬人次,增長 6.4%。在入境遊客中,接待港澳台同胞 6.4 萬人次,與上年持平;外國人 399 人次,增長 13.3%。全年旅遊總收入 172.58 億元,增長 6.6%。其中,國內旅遊收入169.82 億元,增長 6.4%。國際旅遊外匯收入 3996.32 萬美元,增長 17.9%。
2019年,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1002.60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6.6%。其中,住戶存款餘額 534.84 億元,增長 6.7%;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 133.28 億元,下降 9.0%。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 521.64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6%。其中,住戶貸款餘額 344.56 億元,增長 31.4%;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餘額 167.25 億元,增長 7.1%。
2019年實現保費收入25.17 億元,比上年增長 13.9%。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 12.46 億元,增長 13.6%;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 7.51 億元,增長 5.7%;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 5.20 億元,增長 29.2%。全年共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 6.12 億元,下降 23.7%。其中,壽險業務賠付支出 1.36億元,下降 39.4%;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 3.35 億元,下降3.8%。
汕尾
2019年,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0%,增幅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高0.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7.1%,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2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出0.4個百分點。現代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1%,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50.0%,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27.4%,其中,新興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服務、房地產業三大門類增加值合計比上年增長12.4%,增速高於第三產業增加值5.4個百分點。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0%,占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27.7%,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12.6%。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3.31億元,比上年增長7.2%,其中,規模以上營利性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9.87億元,增長18.6%。全市全年完成貨運量3071萬噸,比上年增長6.7%,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郵電業務總量(含快遞)140.91億元,增長56.9%。
中共汕尾市委領導 | |
職務 | 姓名 |
---|---|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 張曉強 |
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 | 逯峰 |
汕尾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 林少文 |
參考資料 |
汕尾市人大常委會領導 | |
職務 | 姓名 |
---|---|
主任 | 張曉強 |
常務副主任 | 楊揚 |
副主任 | 蔡少華、黃宏偉、李漢流、彭永新、李惠文 |
秘書長 | 謝平和 |
參考資料 |
汕尾市人民政府領導 | |
職務 | 姓名 |
---|---|
市長 | 逯峰 |
常務副市長 | 林少文 |
副市長 | 葉健德、余紅、林軍、石磊、鄧濤 |
參考資料 |
政協汕尾市委員會領導 | |
職務 | 姓名 |
---|---|
主席 | 李耿堅 |
副主席 | 李賢謀、李秉記、劉小靜、呂珠龍、馬智華、何平、邱晉雄、程書航 |
秘書長 | 林來平 |
參考資料 |
中共汕尾市紀委 | |
職務 | 姓名 |
---|---|
書記 | 李志 |
副書記 | 曾繁文、張建國、劉斗氽 |
參考資料 |
2019年全市各級各類教育招生16.89 萬人,比上年下降 8.2%;在校學生 58.15 萬人,增長 5.8%;畢業生 15.14 萬人,增長20.1%。基礎教育(含學前教育)招生 15.57 萬人,比上年下降 9.3%;在校學生 54.85 萬人,增長 5.5%;畢業生 14.3萬人,增長 0.3%。普通本專科學校招生 0.34 萬人,增長 3.0%;在校學生 0.78 萬人,增長 20.0%;畢業生 0.18 萬人,增長50.0%。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 10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6.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 94.2%。
2019年末全市共有市級企業研發中心心 118 家,比上年末增長21.6%,縣及縣級以上國有研究與開發機構、科技情報和文獻機構 9 個,高新技術企業 38 家。全年專利申請量 3345 件,比上年下降 10.1%,授權量 2527 件,增長 1.7%。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 372 件,下降 50.8%;發明專利授權量 96 件,增長 39.1%。
有鳳來儀(汕尾九景之一)
截至 2019 年底,全市建成或在建省級授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 5 個。獲得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實驗室 58 家,獲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三大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分別為 80、47和 49 家,獲得 3C 產品認證的企業 17 家。
2019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公有制))4 個,群眾藝術館、文化館 6 個,縣級及以上公共圖書館 5 個,博物館 6 個。全市有廣播電台 4 座,電視台 4 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 99.88%。有線廣播電視用戶 34.9 萬戶,有線數字電視用戶 33.4 萬戶。全年出版《汕尾日報》報紙 540 萬份。全市圖書館共有藏書 88.47 萬冊,人均圖書擁有量 0.3 冊。
2019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1540 個(含村衛生室),其中醫院 36 個,衛生院 42 個,社區衛生服務業機構 10 個,婦幼保健機構 5 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 6 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4 個,衛生監督機構 2 個,村衛生室 1173 個。全市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 11495 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4685 人,註冊護士 4348 人。擁有醫療床位 10079 張,其中醫院 7277 張,衛生院 2010 張。全市鄉鎮衛生院擁有衛生技術人員 3073 人,床位 2010 張;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擁有衛生技術人員 204 人,衛生監督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 36 人。甲乙類傳染病 24485 例,死亡 18 例。
2019年全市運動員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共獲獎牌 96 枚,其中在全國各類比賽中獲金牌 9 枚,銀牌 7 枚,銅牌 6 枚;在省級各類比賽中獲金牌 18 枚,銀牌 25 枚,銅牌 30 枚。
2019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28.6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98.20 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32.41 萬人,比上年末下降 0.7%。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65.85 萬人,下降 1.4%。參加失業保險 23.68萬人,增長 5.2%。參加工傷保險 23.20 萬人,增長 5.0%。參加生育保險 23.07 萬人,增長 1.1%。
2019年社會保險基金征繳收入24.16 億元,年末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 53.13 億元,比上年末增長 9.2%。全年城鄉醫療救助 30.01 萬人次。年末城市低保人數 1.84 萬人,農村低保人數 8.38 萬人。全年城鎮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為 605人。
全市平均灰霾天氣日數 4 天,比上年減少 0.5 天;全年日照時數 1832.3 小時,接近正常年份(1917.5 小時)。全年20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 345 天,其中優秀 188 天,良好 157天。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比例平均為 94.5%,比去年上升 1.3 個百分點。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 2.65,全省排名第一。2019 年末,全市建成污水處理廠 14 座,污水日處理能力達到 43.22 萬噸,比上年增長 33.0%;城市污水處理率96.9%,比上年增加 1.6 個百分點;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100%,比上年增加 4.0 個百分點。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1.11%。全市活立木蓄積量771.86萬立方米。全年完成營造林 27324.4 公頃,其中人工造林2438.4 公頃,當年新封山(沙)育林 10699.33 公頃、退化林修復 13318.2 公頃、更新改造 868.46 公頃、森林撫育 19736.6公頃。
孫中山在《建國方略》中曾列汕尾港為重點發展的廣東四大漁港之一。汕尾港在2010年獲得“中國首批全國文明漁港”。
中國六大特等漁港之一
鮜門港位於廣東省汕尾市深汕區的鮜門中心區,分為三大版塊(鮜門海鮮購物碼頭、鮜門綜合市場、鮜門飯館)
高速公路
國家高速公路G15瀋海高速公路(深汕高速公路)貫穿市域東西。
鐵路
廈深鐵路汕尾段共設有陸豐站,汕尾站,鮜門站。這是汕尾歷史上首條鐵路。
汕尾是閩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交匯地,有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等3大稀有劇種,擁有9項國家級、28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歌舞:汕尾漁歌、海豐麒麟舞、錢鼓舞、陸豐皮影戲、河田高景、陸豐甲子英歌舞、汕尾滾地金龍
● 潮州音樂
潮州音樂是潮汕地區各類民間器樂演奏樂曲的總稱,主要流行於揭陽、潮州、汕頭、汕尾等地,其影響輻射閩南、上海、台灣、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地區以及世界上潮人聚居的地方。潮州音樂以其表演形式靈活多變而享譽海內外,有著“唐宋遺音”、“華夏正聲”之稱。
● 陳三五娘傳說
“陳三五娘”是一個廣泛流傳於粵東(今潮州、汕頭、揭陽、汕尾)及閩南的美麗傳說,始於歷史故事,後來演化為戲曲,戲曲故事又使民間傳說更富有傳奇色彩。
汕尾市絕大多數使用漢語方言。漢語分福佬話、客家話、白話(粵語)、占米話、軍話、北方方言等。福佬話主要分佈於汕尾市城區、海豐和陸豐大部分地區,使用人口約265萬人;根據其語音特點,可分為8個聲調片和7個聲調片兩大片,分別以海城話和東海話為代表。客家話主要分佈在陸河縣、海豐縣東北部和西北部、陸豐市北部山區,使用人口約60萬人。白話集中於汕尾港和馬宮港,使用人口多數為深水漁民,約4萬人;在汕尾、海城、東海等地,因與港穗商貿往來頻繁,受廣府文化影響較深,會說白話的占相當比例。占米話是粵語在粵東地區深受客家話、福佬話影響的一支土語,分佈於海豐縣西南部,使用人口約3.5萬。軍話是一種含有官話成份但深受客家話、粵語、閩南話影響的混合型方言,有陸豐西南鎮青塘村、大安鎮坎石潭村和海豐平東鎮龍吟塘村三個方言島,使用人口約1萬。北方方言主要集中於汕尾市區,使用人口約2萬,多數於汕尾建市后遷入;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汕尾市居民中有80%左右會說普通話。除使用漢語外,聚居在海豐縣鵝埠鎮上北村委會紅羅村的少數民族畲族,人口約200人,使用其民族語言―畲語。
汕尾市的飲食屬潮汕風格,其匯閩南地區與廣州地區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以燜、燉、燒、炸、炒、泡為主。海鮮、湯類和甜菜的烹飪最具特色,口味清鮮,濃郁而不油膩。
風味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螺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
汕尾市傳統小吃品種眾多且家喻戶曉、遠近聞名,比如小米、牛肉餅、菜粿(菜包粿)、韭菜餃、冬節鴿、豬腸粉、層糕粿、菜茶、咸茶、扁食等等。
海陸豐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匯兩家之所長,風味自成一格。
主要景區(點)有10個,包括陸豐碣石玄武山旅遊區(國家AAAA級景區)、汕尾鳳山祖廟旅遊區(國家AAA級景區)、紅海灣旅遊區、陸豐金廂灘濱海景區、蓮花山旅遊風景區、海豐紅宮紅場、陸河綠色生態走廊景區、陸河神象山公園、陸豐清雲山景區、陸河瑞龍莊園。
汕尾八景 | |
紅場星火 | 海陸豐是中國13塊革命根據地之一,“海豐紅宮紅場舊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宮原為“學宮”,1927年在此召開全縣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中國第一個工農紅色政權——海豐蘇維埃政府。舊址有海豐農民運動陳列室,彭湃銅像,紅二、四師會師紀念亭,大成殿和五代祠,鐫刻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的“碑廊”等。“彭湃故居”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東征時周恩來和革命軍蘇聯顧問鮑羅廷及加倫將軍都曾在此住宿和工作。 |
玄武靈聲 | 玄武山位於陸豐碣石鎮北郊。元山寺始建於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改建於明洪武27年(1577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宗教開放場所。寺內殿堂廡廊,僧舍廳室,共99健。殿內有清代林則徐題獻的《水德靈長》和劉永福鎮碣時題獻的《靈聲滿道》題匾,該二面匾額被國家列為中華名匾。並有同治皇帝及提督、總兵等題匾共40多面。且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多件。 |
有鳳來儀 | 鳳山,是汕尾地方的著名旅遊區,位於市區東南面。這是廣東通高第一的藝術石雕像。媽祖文化廣場,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為世界第一的專業廣場。每年的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的媽祖聖誕,九月九日的媽祖升天紀念日,舉行廟會,可以看到三個“國家稀有劇種”(白字戲,西秦戲,正字戲)的精湛表演;可以聽到極具海韻特色的漁歌演唱。以及多種唐音宋韻的歌舞串演。 |
遮浪奇觀 | 紅海灣遮浪南澳半島素稱“粵東麒麟角”,她瀕臨南海,礁岩多姿多彩,“山、海、沙、石”兼備,“湖、島、灣、嶼”迥異,海水由於地形及海水流向的特殊性,半島東西兩邊的海面景象迥然不同。是國家級天然浴場,數次被作為國際和國內帆板賽比賽場。 |
金廂銀灘 | 位於陸豐市區20千米的金廂鎮省級風景名勝區——金廂灘濱海旅遊區。該景區是一處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濱海風光於一體的旅遊觀光遊覽區,有呈S型長約8千米、寬60米的海沙灘,灘上沙質以石英沙為主,粵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海泳浴場。 |
蓮峰疊翠 | 位於海豐縣北部7千米處,主峰海拔1337.3米,為粵東沿海第一高峰,狀如一朵盛開的蓮花,故名蓮花山,是廣東省的四大名山之一。明清時期,有高僧在此創建雞鳴寺、雲蓮寺、金竹寺等7座古剎,宗教文化發達,被譽為“蓮花佛國”。1995年3月,經省林業廳批准,建立“廣東蓮花山森林公園”。 |
一飯千秋 | 位於海豐縣城北郊五坡嶺上,佔地960平方米。亭為六柱八角重檐攢尖頂,通高9米;亭內覆蓋著一座廡殿頂古石亭,上刻“方飯亭”三字,內豎立石碑刻有文天祥半身畫像,此亭始建於明代正德十年(1515),為紀念南宋文天祥抗元在五坡嶺不幸被捕而建,1957年5月被縣政府頒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南萬椎濤 | 陸河綠色走廊南萬紅椎林生態公園,位於中國最大的紅椎林母林採種基地——南萬紅椎林自然保護區內。這裡有存活距今一億六千萬年被譽為“植物活化石”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恐龍的食物——桫欏群;有滿山百年紅椎樹林;有350多年樹齡的“紅椎王”等。 |
汕尾菜果、五果湯、潮汕赤蟹、坑螺、咸茶、擂茶、客家擂茶、韭菜餜、蝦姑、姜薯、海豐豬油糖、烏盾山茶、柿餅、青梅果汁、美人芋、客家米食、菠蘿、奇味梅、客家娘酒。
坑螺,是有名的潮汕特產之一。坑螺是汕尾特有的一種風味菜種,因為其生活在淡水河中因此也被稱作為“坑”螺,是有效區分海螺的方式。坑螺形體稍長,尾尖、殼硬、暗褐色,活像一個園椎體。
豬油糖,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土特產,流行在粵東潮汕地區的一種零食,是海豐人把豬油與麵粉、食糖製成的 一種糖。
楊其珊(1871-1933)陸豐縣人。廣東省農會執行委員、蘇維埃政府委員,中共第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陳炯明(1878-1933)海豐人。粵軍之父,聯省自治提倡者。
彭湃(1896-1929)海豐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運動大王。黨早期農民運動領導人之一。
黃鼎臣(1901~1995)海豐縣人。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張威(1902-1928)陸豐東海鎮人。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府的主要領導成員之一。
鍾敬文(1903~2002)海豐人。國學大師,詩人,散文家,教育家。有“中國民俗學之父”之稱。
馬思聰(1912~1987)海豐縣人。中央音樂學院首任院長,是中國第一代小提琴音樂作曲家與演奏家。
謝非(1932-1999)陸河人,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廣東省委書記。
呂以輦(1936-1995)數學家,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被譽為“中國數學巨星之一”。
彭雲鵬(1944一)祖籍陸河縣,生於印度尼西亞,被印尼經濟界公認為新一代“林業大王”和“膠合板大王”。
彭士祿,海豐人,核動力專家,彭湃之子。
鄭建源,陸河人,中國400富人榜第6名
徐克,海豐人,著名導演
黎耀祥,海豐人,香港著名演員。
鐘聲堅,祖籍陸豐,仁恆置地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許裕長,陸豐甲子鎮人,1953年出生在,廣東南方恆裕集團董事長。
彭禹賢,1943年出生於陸豐,第九屆廣東省委員會副主席,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歐金谷,1944年出生於陸豐縣河口鎮(今陸河縣),廣州軍區副司令員,中將軍銜,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陳建華,1956年3月生,陸豐人,廣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
龔俊龍,陸豐市甲子人,1959年10月生。香港金龍財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盧紹傑,陸豐市甲子鎮人,飛達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汕尾市第五屆政協委員;深圳潮商會副會長;
林國芳,陸豐人,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中國家紡行業協會副會長等。
林如光,陸豐人,他一手創辦的嘉豐集團是世界最大的玻璃器皿製造廠商之一,被譽為東南亞“玻璃大王”。
向華強(1948-),籍貫陸豐,黑社會背景,香港電影出品人、監製、演員,中國星集團主席。
溫源寧(1899-1984)陸豐人。英文月刊《天下》原主編。1946年起任國民政府駐希臘大使。文學批評家錢鍾書的老師
黃毓民(1951-)陸豐人,香港立法會議員,時事政治評論員、香港泛民主派政黨、社會民主連線創黨主席。
庄心妍(1992-)陸豐人,女歌手,致力音樂旗下藝人,首張EP《填密愛》,單曲《一萬個捨不得》。
徐一澤(林恩特)2003年出生於海豐縣梅隴鎮,大陸男歌手、演員、LSY演唱組合成員,網路紅人。
彭遠揚(1985-)陸豐人,香港亞視歌手、主持人。
陳揚(1954-)陸豐人。廣州電台、電視台節目主持人。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134號火炬手。
庄佳傑,陸豐人,1993年出生於深圳。中國國青隊90后球員
林思恩,藝名沈念韻,LSY演唱組合成員。
葉麗娜,藝名姜一琪,LSY演唱組合成員。
楊一虎,出生於陸豐縣,中國國青隊90后球員,司職前鋒。2012年加盟貴州人和。
鄭振濤(1962-)陸豐人,中共韶關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
該市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最具魅力城市”“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旅遊城市”“中國現代旅遊新地標”“中國水鳥之鄉”“中國青梅之鄉”“廣東省雙擁模範城”、2018至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城市”等稱號。
2020年12月,被授予”廣東省雙擁模範城(縣)“榮譽稱號。
2021年1月,入選2018-2020 周期國家衛生城市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