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漢語辭彙

悲秋,漢語辭彙,拼音是bēi qiū,意為對蕭瑟秋景而傷惑。語出《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詞語詳解


悲 : bēi 傷心,哀痛:悲哀、悲傷、悲愴、悲痛、悲切、悲慘;
秋 : qiū 一年的第三季:秋季、秋景、秋水(喻人的眼睛,多指女子的)、秋波;

詞語出處


《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唐·杜甫登高》詩:“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唐·李益《上汝州郡樓》: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今日山城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
唐·李群玉《將之京國贈薛員外》詩:“澧浦一遺佩,郢南再悲秋。”
《警世通言·況太守斷死孩兒》:“所以才子有悲秋之辭,佳人有傷春之詠。”
《山中雜記·蟬與紡織娘》:“那末你的感觸將更深了,那也許就是所謂悲秋。”

古代文化


中國人的悲秋造就了蔚為壯觀的“悲秋文學”。與悲秋有關的詩文,在古典文學中是最精彩的一部分。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文學家,詩人,幾乎都喜歡悲秋,因悲秋而觸發的悲天憫人的情緒。漢字的“愁”字就寓意“愁”乃秋之哀景和心中悲情化合作用的結果。
比較早的悲秋作品像宋玉在《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中國文學的標誌性作家其作品都有秋的內容。杜甫的名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詩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則直接出現了“悲秋”。李白也有“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的句子。北宋歐陽修的《秋聲賦》更是將悲秋文學推上了巔峰。“其色慘淡,煙霏雲斂;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氣慄冽,砭人肌骨;其意蕭條,山川寂寥。故其為聲也,凄凄切切,呼號憤發。”把秋天寫得讓人窒息。當然,還要提到的是蘇東坡的《赤壁賦》。

文化緣由


悲秋,實際上是古代中國文人在理想與現實矛盾中痛苦掙扎在文學上留下的“淚痕”。受儒家思想影響,古代文人積極入世,建功立業,光耀門楣。可是,現實往往使他們如履薄冰,精神壓抑,命運坎坷,秋天成了他們釋放心中鬱悶和精神壓力的唯一處所,因為他們不能像西方文人和當今的中國人在面對同樣的生存困惑時,可以藉助於其他手段去解脫,比如“性”的放逐。
因為中國屬於溫帶亞熱帶地區,春天和秋天比較短,中國人在秋天最容易感覺到生命的流失,由是產生悲秋情緒。所以漢語常常用秋或春字來代表時間。比如“三秋”,“千秋萬代”,“春秋”等。這樣說來,悲秋其實表現了中國人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