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牌

中國傳統娛樂項目

葉子牌,是一種紙牌,又叫娘娘牌,祥和牌,邪符牌。其玩法,古代叫“葉子戲”,現在叫“游祥和”,“游邪符”,是一種古老的博戲,它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式傳統娛樂項目,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玩法和演演算法和麻將一樣。

紙牌簡介


葉子牌從唐宋時期開始出現,是世界上最早的紙牌,是沒有任何疑義的。關於現代撲克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的一種就是現代撲克起源於中國的葉子戲。
現代的麻將牌是從馬弔紙牌演變過來的,麻將或馬吊類型的地方紙牌一般有3門花色,分別為:萬、索(條)、筒(並),每門從1到9,但同樣一張牌有相同的4張。
馬弔紙牌和葉子牌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很多人認為,明末時期的葉子牌其實就是馬吊牌
現在保留下來最早的葉子牌,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陳洪綬繪製的三種葉子牌,分別為:“白描水滸葉子”、“水滸葉子”和“博古葉子”(見上圖,更多的圖片資料請參考“撲克收藏”網站)。其中的“白描水滸葉子”只剩下了5張,而“水滸葉子”和“博古葉子”比較完整,分別有40張和48張。由於陳洪綬是非常著名的畫家,所以他的作品有不少能保留至今,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關於葉子牌的歷史,由於可查找的資料不多,我不想多討論,下面就從陳洪綬的三套葉子牌說起。
馬吊或葉子牌都有四門花色,據說,馬吊的四門花色分別為:十萬貫、萬貫、索子和文錢,但我們現在所見到的葉子牌,四門花色有所不同,分別為:文錢、百子、萬貫和十萬貫。
不少人寫過關於馬吊歷史的文章,如下面這一段,在網際網路上引用較多。

紙牌玩法


“馬吊牌是一種紙制的牌,全副牌有40張,分為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4種花色。其中,萬貫、索子兩色是從一至九各一張;十萬貫是從20萬貫到90萬貫,乃至百萬貫、千萬貫、萬萬貫各一張;文錢是從一至九,乃至半文(又叫枝花)、沒文(又叫空湯)各一張。十萬貫、萬貫的牌面上畫有《水滸》好漢的人像,萬萬貫自然派給了宋江,意即非大盜不能大富。索子、文錢的牌面上畫索、錢圖形。
馬吊牌由四人打,每人先取八張牌,剩餘八張放在桌子中間。四人輪流出牌、取牌,出牌以大擊小。打馬吊牌有莊家、閑家之分。庄無定主,可輪流坐。因而三個閑家合力攻擊莊家,使之下庄。”

玩法介紹


水滸葉子

如果以上所說完全正確,那麼,現存40張的“水滸葉子”最為接近,但也並不完全相同,因為,水滸葉子是:
文錢:一文錢 到 十文錢,共10張。
百子:一百子 到 九百子,共9張。
萬貫:一萬貫 到 九萬貫,共9張。
十萬貫:二十萬貫 到 九十萬貫,共8張。
另外還有:百萬貫、千萬貫、萬萬貫、空沒文 各一張。
“水滸葉子”是陳洪綬1633年為友人所繪製,友人將其變賣,後人將此牌印刷成冊並使其保留至今。很難保證,這中間是否有牌張丟失,雖然“水滸葉子”序中也記載著這副牌有40張,但這序也是後來者所作,並非最初擁有“水滸葉子”的人。
對比“水滸葉子”與“博古葉子”,如果說,“水滸葉子”曾經丟失了牌張,也並非不可能。
下面參考牌張最多,最為完整的“博古葉子”,這副牌是陳洪綬於1651年繪製,全牌共48張,其中:
文錢:一文錢 到 十文錢,共10張。
百子:一百子 到 十百子,共10張。
萬貫:一萬貫 到 十萬貫,共10張。
十萬貫:一十萬貫 到 百萬貫,共10張。
個人認為,十萬貫應該是萬貫花色的最後一張,而一十萬貫是十萬貫花色的第一張。
另外,還有8張比較特殊的牌,分別為:
千萬貫、萬萬貫、京萬貫、無量數、金孔雀、玉麒麟、空蕩瓶、半齾(è)錢。

博古葉子

博古葉子
博古葉子
葉子牌
葉子牌
“博古葉子”每門花色都是十張,與後來的紙牌明顯不同。
陳洪綬在不同時期繪製的三種葉子牌,都有“百子”一門花色,而沒有稱為索子。如果說這種葉子牌就是當時的馬吊,也和後來的馬吊有所不同。百子應該是索子的前身,百子和索子,也許只是名稱上的變化,沒有質的區別。後來的地方牌和麻將牌,十萬貫以上的牌被取消,部分保留了千萬貫和萬萬貫。
未見過古代的馬吊牌,能查到的最早期的中國地方牌的圖片資料也是產自清末或民國期間,現保存在國外收藏家手上的一些地方紙牌。當時的牌應該也和現代的地方紙牌相似,只有萬子、索子、文錢三種花色,其中的萬子圖案為人物,多數是水滸傳中的人物,也有用三國演義人物圖案的(左圖)。
文錢現在通常被稱為筒子,有時被稱為“並”(如曹州紙牌),但個別地方牌仍然保留了文錢的稱呼(右圖)。
白描水滸葉子和水滸葉子
“白描水滸葉子”和“水滸葉子”繪製於明末,“博古葉子”繪製於清初,這段時期的確是馬吊牌最盛行的時期,後人還有明朝馬吊亡國之說,說當時的葉子牌就是馬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可以肯定,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吊牌也發生了很多變化。
現代麻將牌,各地都有各地的規矩,不同的地方使用的張數有所不同,台灣麻將和我們大陸的麻將就有所不同,在大陸的麻將中,廣東麻將和其它地方的麻將也有所不同。在與麻將類似的地方牌中,就像曹州紙牌、天津娛樂牌、東莞牌(見下圖)都非常相近,但也不一樣。如天津娛樂牌有白蛇、青蛇、和尚、王英這幾張特殊的牌,東莞牌就沒有。天津娛樂牌用的是“一萬”到“九萬”,還有一張“千萬”的牌,而東莞牌保留了萬貫,從“一萬貫”到“九萬貫”卻沒有“千萬貫”。地域不同,牌張也不一樣,這也許可以解釋“水滸葉子”與“博古葉子”牌張相差較大的原因。

紙牌發展


西方的撲克,隨著玩法的變化及發展,最後才形成了現代的52張加2張大小王牌的形式。同樣,中國紙牌的發展,也應該是被玩法的發展與變化所推動,經歷了從葉子牌到馬吊,再到麻將及類似麻將地方紙牌的過程。至少從明末開始,花色的變化是從“十萬貫”、“萬貫”、“百子”、“文錢”到“十萬貫”、“萬貫”、“索子”、“文錢”,再到“萬”、“索”、“筒”的過程。牌張也從當時的四十多張,發展到現在的一百多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