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河
石馬河
石馬河,珠江水系東江下游左岸支流,位於東莞市境東部,清代名為九江水。源於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龍華鎮大腦殼山,北流經龍華、觀瀾進入東莞市塘廈、樟木頭,於企石鎮建塘注入東江。長88公里,流域面積1249平方公里。樟木頭附近河中有形似馬的大石,故名。
20世紀60年代興建供水香港為主的東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時被選為輸水路線,至1964年工程建成后,通過8級抽水站將東江水抽送到深圳水庫轉供香港、九龍地區和深圳市,為深圳市和香港、九龍地區的經濟繁榮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淡水資源。工程至2003年改道不再通過石馬河。
石馬河,主流觀瀾水發源於廣東省寶安縣(深圳市寶安區龍華鎮)羊台山大腦殼,由南向北流,經游松、馬瀝、觀瀾圩,由南向北入東莞境。過企石陂經沙湖村、車頭村、溪頭村,折向東北經諸佛嶺、營盆村、長湖唇;折向東穿過廣深鐵路至塘廈圩;轉向北經石潭埔、蓮湖、隔水;折向東經長山頭;折向西北經羅馬、馬灘、天山湖至樟洋;折向北經石馬圩過烈士橋,經柏地、旗嶺、九江水、陳屋貝、司馬至湴湖;折向西經山邊,從橋頭鎮新開河注入東江。
石馬河樟木頭段
石馬河鳳崗段
1964年東莞、惠陽兩縣按照“河(石馬河)湖(潼湖)分家”治澇方案,續建潼湖整治工程,把河口從企石墟上移14公里。通過堵塞企石河,在山邊村拐北經新開河注入東江。集水面積約500多平方公里的潼湖來水,只能通過陳屋邊水閘與石馬河有控制的聯繫。
石馬河東坑段
1964年建成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后,石馬河產生三大變化:一是流向,原是單向流變成可逆流的雙向流;二是水深,原是溪流性河道,在旱季枯流水淺,現變成常年蓄水滿河;三是水位,原河水面是一條降水曲線變成分段蓄水,洪水位普遍比原來升高,其中升高最多的為沙嶺站,5年一遇洪水比天然洪水位升高1.6米。
東莞境內較大的支流有五條,自上而下依次為雁田水、契爺石水、清溪水、官倉水和潼湖水。
雁田水,發源於寶安縣的白泥坑-雁田水與深圳河支流沙灣水的分水嶺,由南向北流。從長表村入境,經雁田、油柑埔、鳳德嶺、塘瀝墟,至黃洞折向西北,經鳳崗、竹塘、竹尾田、鳳凰崗至塘廈墟匯入石馬河。流域面積159.7平方公里,在東莞境內82.1平方公里。河長34.8公里,河床坡降1.5‰。
契爺石水,在蓮湖從東南匯入,流域面積46.7平方公里,河長18公里,河床坡降3.12‰清溪水,在長山頭從東南匯入,流域面積72.7平方公里,河長20.9公里,河床坡降4.92‰。
官倉水,在石新、柏地之間從東匯入,流域面積36.6平方公里,河長15.7公里,河床坡降10.43‰。
潼湖水,在陳屋邊從東南匯入,流域面積521平方公里。其中在惠陽縣境394平方公里,在東莞境內127平方公里。
潼湖,在東江南岸,東莞、惠陽交界處,原是東江泛濫的平原部分。后因河床升高,沿岸形成天然堤,地勢變高,而平原內部沉積較幼細,地面增高不及沿岸自然堤之高,久而久之,形成自然堤后積水窪地。洪水之後,內澇難排,故潼湖水不太深(2米以內),反映其為受淹沒的平原地區。石馬河從西邊匯入東江,當石馬河水暴漲又受東江洪水頂托時,形成面積遼闊達150平方公里的潼湖洪泛區。東江水退便露出大片草埔,經治理,逐步開墾成耕地19萬餘畝,其中惠陽佔17萬多畝,東莞佔2.1萬畝。
石馬河
1958年,惠陽地區規劃整治潼湖,從石馬河旗嶺以下,右岸築潼湖圍河堤,左岸築橋頭圍。當年8月動工,至1959年4月停工,1962年復工。橋頭圍堤線保留原新圍、洪官坣堤段,又從司馬火燒嶺開始堵塞舊石馬河,沿新開河邊的嶺坳築堤,擴大捍衛橋頭鎮石水口、逕聯村。堤頂高程崩嶺14.5米(1959年抽水站堤段最高洪水位11.7米),達到能防禦百年一遇洪水的標準。
1964年冬,潼湖整治第二期工程開始,東江-深圳供水工程同時動工。在龍眼坣中段堵塞舊河,截斷了原由企石河匯入東江的水道,使石馬河從新開河匯入東江。橋頭圍堤線則增加沿新開河左岸至東江左岸接蝦公山,堤上有東江引水工程的建塘進水閘13孔,總凈寬34.5米;有逆風潭、橋頭兩座涵洞,凈寬共3米。
潼湖位於市境東北部,西靠石馬河,三面環山,西北部為東江與石馬河匯流的地方。當石馬河口水位在4米以上時湖水受頂托,形成受澇19萬畝,其中大部分屬惠陽縣,東莞佔2.1萬畝。
1920年築潼湖圍東江堤,屬開口圍,洪泛水位雖有下降,但內澇嚴重。建國后,惠陽地區多次規劃整治洪澇。1958年秋,東莞縣成立整治潼湖工程指揮部,羅慶任指揮。從石馬河旗嶺以下,右岸築潼湖圍河堤,左岸築橋頭圍。為使堤線順直縮短,從崩嶺至江門嶺新開河道長1450米。至1959年4月,因資金、勞力不足而中途停工。
1962年冬復工,新建潼湖反虹涵一座,興修由旗嶺下的朗基圍至山邊的石馬河堤。謝崗、橋頭區群眾在完成石馬河堤工程后,根據地形在本澇區圈築小圍10條,集雨面積34.75平方公里,其中千畝以上6條,集雨面積30.44平方公里,堤長53.5公里。
1964年冬,在山邊村側新開河長2.85公里,底寬80米,讓石馬河水直出東江。同年建企石水閘(凈寬14.2米)和陳屋邊水閘(凈寬25米)。企石水閘建成后,當企石水閘排水時,潼湖積水可通過反虹涵流入企石河,經企石口出東江。
1965年春在東岸建成潼湖一級排灌站,同時建橋頭變電站。隨後謝崗、橋頭兩鎮所屬各圍開始興建電力排水站。1974年冬又進行加機擴建、調整、鞏固、配套,到1987年,共建100千瓦以上電排站9座,裝機21台,容量2043千瓦,排水能力311立方米每秒。受益面積1.82萬畝,達到10年一遇24小時雨量2天排乾的標準。經過綜合整治,謝崗、橋頭、常平鎮所屬潼湖澇區,水利條件起了根本變化,達到旱澇保收。
石馬河小( 一) 型水庫工程情況表 | |||||||
---|---|---|---|---|---|---|---|
水庫名稱 | 所在地 | 開工 | 竣工 | 集雨面積(萬方公里) | 總庫容(萬方公 米) | 灌溉 庫容(萬方 公米) | 灌溉(畝) |
官井頭 | 鳳崗 | 1958.11 | 1960.12 | 8.3 | 723 | 527 | 5000(800) |
黃洞 | 鳳崗 | 1969.10 | 1972.12 | 2.3 | 212 | 124 | 1705 |
牛眠埔 | 塘廈 | 1963 | 1969 | 3.5 | 202 | 186 | 2000(684) |
大鐘嶺 | 塘廈 | 1956 | 1957 | 2.8 | 213 | 151 | 2341(610) |
塘坑 | 塘廈 | 1958.11 | 1960.2 | 5.1 | 668 | 458 | 4230 |
電光村 | 塘廈 | 1958.10 | 1960春 | 4.6 | 280 | 220 | 8516(2134) |
牛頸 | 塘廈 | 1969春 | 1970春 | 1.5 | 112 | 94 | |
鯉魚塘 | 塘廈 | 1958.8 | 1959.5 | 1.5 | 146 | 86 | 960 |
三坑 | 清溪 | 1966.10 | 1970.8 | 4.6 | 390 | 276 | 3000(867) |
石馬河 灌溉千畝以上的引水工程 | ||||
---|---|---|---|---|
工程名稱 | 集雨面積(平方公里) | 引水方式 | 設計引水流量(立方米每秒) | 灌溉面積(市畝) |
旗嶺陂引水 | 729.0 | 有壩 | 7 | 61832 |
企山陂 | 190.0 | 閘壩 | 2 | 5000 |
角嶺陂 | 53.2 | 閘壩 | 1 | 5000 |
旗嶺引水灌區,旗嶺活動陂位於樟木頭與常平鎮交界的旗嶺峽谷,攔截石馬河上游,河長60公里。集雨面積729平方公里,受益範圍有常平、橫瀝、橋頭、謝崗4個鎮。1959年冬興建旗嶺活動陂,1960年7月建成。採用自動旋倒木閘門,52孔總凈寬217米,枯水期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灌溉農田55300畝。按20年一遇洪水設計,洪峰流量1488立方米每秒。1964年2月,由省興建東江至深圳供水工程,利用石馬河旗嶺以上河道作輸水渠,毀舊陂建攔河閘壩,在對香港供水的同時,供應原旗嶺灌區用水。旗嶺閘壩建成后,經過兩年多的灌區配套,4條主要渠道共長32.925公里,渠道附屬建築物281座。5個鎮24村的61832畝農田得到灌溉,水稻年畝產從1960年前150公斤上升至1987年750公斤。
東深供水工程東江太園抽水站永久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