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魚共生系統

中國南方發展的農業生態系統

稻魚鴨共生系統是中國南方一種長期發展的農業生態系統,其主要特徵是在水稻田中養魚。有的地方還發展為稻魚鴨共生系統。稻魚鴨共生系統的代表是貴州省從江縣。稻魚共生系統的代表是浙江省青田縣。

歷史沿革


稻魚共生系統
稻魚共生系統
中國的稻魚鴨共生農作方式,最早 可溯源至二千年前的漢朝,二千年來,中國南方種植水稻的地區,幾乎都養田魚及養田鴨,然而由於鄉郊都市化,自2000年開始,這系統的數目正在逐年遞減,更有瀕臨消失的危機,這亦是它能成為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選定的農業文化遺產首批項目的另一個主要原因。

操作方法


水稻與田魚、田鴨共生是一種自我平衡的生態系統,這種系統由於沒有化學農藥的投放,對周遭的生態環境有重大的保護作用,是各國專家銳意要保存的傳統農業模式。
稻魚共生系統
稻魚共生系統
稻魚共生系統
稻魚共生系統
1400多年前,聰明的老百姓發明了在稻田中同時飼養魚兒和鴨子的方法。每年春天,穀雨前後,農民把秧苗插進了稻田,魚苗也就跟著放了進去,等到魚苗長到兩 三指長,再把體重150-200克的雛鴨,按畝放養30隻左右,放入稻田中飼養,魚、鴨的活動對水稻有除草、鬆土、保肥施肥、促進肥料分解、利於水稻分櫱和根系發育、控制病蟲害的作用,稻草又為魚兒和鴨子遮陰蔽日,讓它們迅速“增肥”,最後,在這片稻、魚、鴨和諧共生的環境中,稻田養魚、魚養稻,稻、魚、鴨三豐收。可別小看了這個生態系統,2011年6月,侗鄉稻魚鴨複合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試點,這是中國獲此殊榮的第四個點,也是貴州唯一的點。目前,在全縣11萬多畝的保灌中,大部 分都推廣了稻田養魚放鴨的生態產業。這個“稻魚鴨”生態系統看似簡單,其實技術含量奇高,鴨子放早了,就要吃掉田中的小魚,放晚了,就沒東西可吃,但千百年的侗鄉人無師自通。放養鴨子的數量與大小,關鍵取決于田中魚的大小和田水的深淺,以鴨子的大小和放養數量不構成對魚的生存威脅為原則。
稻魚共生系統
稻魚共生系統
田魚田鴨日常于田里暢遊,更可以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翻鬆泥土以及增加水中的氧氣含量,而水稻引來的各種昆蟲又為田魚田鴨提供食物。這可以是一個生生不息自我完善的食物鏈模式。根據調查顯示,養魚養鴨一年後土壤中的氮、磷、鉀含量可分別提高57.7%、78.9%及34.8%,土地的營養大大提升,更有助稻穀增加產量約5至15%。
田魚,原來是鯉魚的變種。農民經山溪引導魚兒進入稻田中,鯉魚種經多年馴化而成獨特的田魚,其形態比我們常見的鯉魚細小,顏色有橙紅、花斑、白色、黑色等,魚鱗柔軟,
田鴨,是貴州當地的一個小香鴨品種,體型矮小,活潑好動,長期在稻魚內活動及覓食田裡的小蟲、小蝦及微小生物,因此它肉質鮮美,是當地人賴以為生的食材。這種在水稻田同時養魚養鴨的耕作系統,名為「稻魚鴨共生」。中國早期稻田養魚養鴨的分佈主要集中於貴州、湘西、福建、四川、廣東、廣西以及浙江。

主要特點


稻魚共生系統
稻魚共生系統
稻魚鴨共生系統是中國南方一種長期發展的農業生態系統,其主要特徵是在水稻田中養魚養鴨。稻魚鴨共生系統的代表是貴州省從江縣。有的地方只保留了稻魚共生方式。稻魚共生系統的代表是浙江省青田縣,這兩個項目都被列入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和中國國家級重要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