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Anhui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經教育部批准的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2003年,安徽工程科技學院舉辦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機電學院;2010年,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2012年,安徽工程大學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2016年,經教育部批准轉設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並更名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截至2019年12月,學校擁有文津、新蕪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約1400畝,總建築面積33萬餘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7000餘萬元,館藏紙質圖書80餘萬冊,電子圖書315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11.2萬種,以及包括知網、萬方等資料庫系統,建有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路服務系統。在校生10000餘人;開設7個學院、23個在招本科專業;共有教職工600餘人,;擁有3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辦學歷史


學校門牌
學校門牌
1978年,國務院批准將原合肥工業大學教學點升格為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安徽機電學院。
2001年,安徽機電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2003年,安徽工程科技學院舉辦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機電學院。
2010年,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原安徽工程科技學院機電學院更名為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
2012年,在安徽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安徽工程大學與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舉辦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並由高新技術企業科大訊飛主導機電學院的辦學。
2016年,學校經教育部批准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並轉設更名為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安徽信息工程學院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4月,學校擁有3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職務姓名
蕪湖市先進位造成型技術分析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機械工程系
蕪湖市智慧社會大數據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與軟體工程系
蕪湖市通用航空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信息工程系
研究成果
2010年至2016年9月,學校共承擔省部級縱向科研課題39項、橫向課題9項。
截至2016年9月,學校教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52篇。其中,國外刊物11篇、EI收錄4篇、SCI收錄5篇、CSSCI收錄52篇。
2014年至2016年9月,學校師生的專利申報數累計達到383件,獲得授權的有59件,另有10件發明進入實審。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6年9月,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80餘萬冊,每年訂閱報刊606種,另已有精裝過刊2500冊;電子圖書系統擁有89.4萬種中文電子圖書,7000餘種外文電子圖書,7785種中外文電子期刊;以及包括維普

教育教學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開設6個系(部)、21個在招本科專業,以計算機與軟體工程、信息技術、機電工程、工業與藝術設計類應用技術學科專業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應用文科專業。
系(部)專業名稱
信息工程系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
計算機與軟體工程系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路工程
機械工程系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車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管理工程系工商管理、工業工程、市場營銷、國際經濟與貿易
藝術設計系動畫、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技術
基礎教學部英語 
師資力量
學校風景
學校風景
截至2016年9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500餘人,兼任教師近100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職稱的160餘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350餘人;來自企業、具有行業技術與管理經歷的“雙師型”教師120餘人。
國家級科技獎獲得者:劉慶峰
國家級優秀專家:王文舉
省級教學名師:胡守信、陳躍東、李震
省級教壇新秀:張學東
省級教學團隊:運動控制系統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6年9月,學校共獲批省級質量工程項目70餘項。其中包括重點教學研究項目5項、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示範實驗實訓中心項目4項、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2項、MOOC示範項目1項、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項、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個、三等獎1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70項,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66項。
省級重點教學研究項目:大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教學體系的構建於實踐、基於CDIO模式的C語言課程改革探索、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就業指導課教學改革研究、《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體系改革與立體化教材建設
學校風景(文津校區)
學校風景(文津校區)
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軟體工程綜合改革實踐
省級示範實驗實訓中心:機械基礎實踐教學示範中心、機械與材料工程實習實訓基地、Smartstudio藝術工作室
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管理學科實踐教學基地
省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獨立學院卓越技能型人才培養計劃
省級MOOC示範項目:計算機文化基礎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管理學
省級特色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英語
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張光勝、冒國兵、柴阜桐、張海濤、丁麗)、《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趙雪松、於華、鐘相強等)
• 實驗實訓
截至2016年9月,學校設有6個教學實驗中心,下設70個實驗室;擁有校外實習實訓工廠和基地68家,建有多媒體教室98個共12496座,語音實驗室6個共488座;教學、實訓用機房48個,教學用計算機2387台。
• 教學模式
“三階段、三明治”式:學校採用“數理基礎和專業核心基礎課+專業技能和項目實踐+企業實習和畢業論文”三段式培養模式。數理基礎是工科和管理等學科基礎,專業技能是實踐動手能力的核心,企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同時,學院借鑒歐洲工程師大學的培養模式,保證學生在四年的學習過程中有4-6個月與專業直接相關的企業實習,整體上構成“先學再練,練后再學,學練一體”的“三階段、三明治”培養模式。

學校文化


學校標識
校徽
校徽
精神文化
校訓:立志、誠毅、創新
願景:產業工程師、創業企業家的搖籃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董事長劉慶峰
校長、黨委副書記吳敏
黨委書記汪奇燕
副院長、黨委委員王彬、陳躍東
副院長、黨委副書記葛付才
副院長、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程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