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爸巴金

我的四爸巴金

《我的四爸巴金》是2009年10月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致。本書內容包括:永遠不能忘記的四句話;講真話的作家——巴金;我淋著雨,流著淚,離開上海……記“文革”中雲上海看望巴金;兩個“最後一息”;巴金的心;春蠶等。

內容簡介


《我的四爸巴金》一書,在巴老進入百歲之際,曾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以此書作為百歲禮物獻給巴老和熱愛巴老的讀者。現由中國華僑出版社推出增訂本。李致的父親李堯枚是巴金的大哥。在與巴老多年的接觸中,李致對巴老的為人有不少的感受。
巴老曾在給李致的信中說:“我離開世界以前,希望更多的人理解我。你可能理解我多一些。”為了傾訴自己的感情,李致從多方面寫出他心目中的巴老。到目前為止,李致寫了約二十萬字的隨筆和日記,先後發表在《人民文學》、《文學報》、海外中文報刊以及四川、北京、天津、吉林等省市的報刊上。這次增訂,並配有百餘幅新老照片。對李致寫巴老的散文,評論家吳野寫到:“由於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提供了人物傳記、辭典一類文體難以涉及的生動細節,因而早己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作家馬識途在題為《情深文自茂》一文中談到李致,他說:“巴金的人格力量,無疑在他身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如果不是這樣,要寫出這樣的文章是困難的。”
時任全國文聯主席的周巍峙讀了李致的近作,揮毫錄清人張問陶詩句“敢為常語談何易,百鍊工純始自然”以贈李致。《我的四爸巴金》有較高的閱讀和收藏價值。

作者簡介


李致(1929- )生於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興。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新中國成立后,長期從事共青團工作。粉碎“四人幫”后,任四川省出版局副局長兼四川人民出版社總編輯,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省出版總社社長,第六屆省政協秘書長、黨組成員,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15歲開始學習寫作,1949年前曾在成都、重慶等地的報刊上發表一百多篇習作。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以“往事隨筆”為總題,先後出版《往事》《回顧》《昔日》《我與川劇》《終於盼到這一天》等散文隨筆集,並編選《巴金的兩個哥哥》《巴金的內心世界?給李致的200封信》等書。現為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巴金文學院顧問,巴金研究所顧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圖書目錄


永遠不能忘記的四句話
講真話的作家——巴金
我淋著雨,流著淚,離開上海……——記“文革”中去上海看望巴金
兩個“最後一息”
巴金的心
春蠶
巴金回故鄉
尋找童年的足跡
巴老回鄉記要——摘自一九八七年的日記
偏愛川劇
不做欺世盜名的騙子——巴金二三事
巴金與《雷雨》
故友情深——巴金與李劫人的友誼
叔侄情——談小說《春》中海兒的原型
白髮
為人著想——巴金與我的藏書
要有信仰——《巴金教我做人》後記
“她仍和我在一起”——巴金對蕭珊的深情
不知如何彌補
心留巴老家
難以忘卻的關懷
不忍告訴巴金
永恆的手足情
帶來光和熱的人
大媽,我的母親
一定要學好中文——珊珊不忘巴金的叮囑
終於理解父親
照片引出的親情
“巴金贈書”章
巴老的頭像
第一次去杭州看望巴老(一九九五年)
第二次去杭州看望巴老(一九九七年)
唱片《小寶貝》
一部舊書一片兄弟情
只有講真話的人才可能追求到真理——在四川省慶祝巴金百歲華誕座談會上的講話
最後一次握手——在巴老彌留之際
附錄一
我·心中的巴金——在上海“走進巴金”系列講座上的講演
附錄二
“我們的關係不同!”——憶沙汀
黃金般的心不會消失——憶李健吾
何日再傾積愫——懷念曹禺
支持建立“文革”博物館——我所知道的張愛萍
探又蘭大姐
後記(一)
後記(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