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三重門的結果 展開
三重門
韓寒創作長篇小說
《三重門》是中國當代作家韓寒所著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該書通過少年林雨翔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一個真實的高中生的生活,把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展現開來,體現了學生式的思考、困惑、夢想。
《三重門》的名字來自《禮記·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三重”指的是“禮儀”,“制度”和“考文”。作者年輕時為了如何讓書名顯的有文化一點,經過反覆的思量,才取下了這個為人多次誤讀為“三種考試,三道門”的名字。
該書第一版於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由曹文軒為之作序。該書剛發行即銷售一空。曾在日本、台灣、香港、法國等地出版,銷量過200萬。同名電視劇由金琛執導,於2001年開播。
2017年7月12日,《2017貓片 胡潤原創文學IP價值榜》發布,《三重門》位列37位。
林雨翔生活在上海的一個小鎮,鎮里唯一的中學是個重理輕文的學校,這讓理科弱文科強的林雨翔生活得很壓抑。雖然已是初三面臨畢業升學,但林雨翔生活得很沒有目標。後來班上的語文老師換成了一個寫打工文學出身的青年老師馬德保。兩人似乎很有默契,很快打成一片,在馬德保的幫助下,林雨翔順利進入夢寐已久的文學社。
在一次文學社組織的活動中,林雨翔認識了喜歡故作深沉的羅天誠。兩人和語文科代表沈溪兒一起遊玩,意外邂逅了美麗可人的Susan。四個人一起玩得不亦樂乎,林羅二人不由都對Susan動了心。過了不久,羅天誠寫了封情書給Susan,卻遭到了以學業為重的Susan的不屑。羅天誠轉而與一個低年級女生進行了一段短暫的戀情。林雨翔得知Susan拒絕羅天誠后暗自竊喜,更令他高興的是他的作文得了全國作文大賽一等獎。
在補習班上,林雨翔認識了富家子弟梁梓君。梁梓君給林雨翔分析愛情,指導林雨翔追Susan,林雨翔將其奉為情聖,一一照做,Susan卻始終和他保持著不冷不熱的關係。林雨翔在一次跟隨梁梓君和老K外吃飯時和一些地痞發生了衝突。學校得知后,梁梓君被迫轉到浦東私立學校。
期末考試結束后,學校安排學生去南京“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前去南京的晚上,林雨翔遇到了Susan和沈溪兒,三人一起吃飯。林雨翔喝酒喝得有些醉,想趁著醉意給Susan表白卻始終沒有勇氣。在去南京的車上,林雨翔幸運地和Susan坐在一起,度過了一段愉快的旅程。中考前夕,Susan將自己的複習資料給林雨翔,叮囑他認真複習。中考前夜,Susan打電話問林雨翔有把握考取什麼學校,林雨翔表示自己能考上縣重點。林雨翔考上了縣重點,卻又憑藉母親的關係以體育特長生身份順利進了市重點。這時他卻得知,成績優異的Susan竟然沒考上市重點,只能屈居縣重點。
開學前林雨翔進入市南三中,開始了體訓生的生活,結識了豪爽的余雄和宋世平。高中后,林雨翔生活頹廢異常,總是憤世嫉俗,看不慣身邊許多人,與室友錢榮出現了激烈的衝突。錢榮當上了學校電視台的副台長和男主持,林雨翔也機緣巧合當上了文學社的社長,這卻並沒有讓他感到快樂,兩人幾乎鬧到勢不兩立的境地。正當林雨翔生活不如意時,又收到了羅天誠和沈溪兒的信,告知他Susan正在和同班的一個男生談戀愛。林雨翔萬念俱灰,一個人在外閑逛了一整夜。林雨翔逃夜的事不久就被錢榮告發了,將要面臨處分。
這時Susan有種不祥的預感,原來,她讓羅天誠和沈溪兒幫著欺騙林雨翔說自己在談戀愛,想讓林雨翔振作精神認真學習。她有些擔心,打電話詢問林雨翔近況,得知林雨翔逃夜,既難過又氣憤。她告訴了林雨翔自己因為他而放棄了進市南三中的機會,她說完真相憤恨地掛掉了電話。林雨翔心如死灰,茫然不知所措。
三重門封面
三重門封面
Susan——林雨翔喜歡的女生,成績優異,為了林雨翔放棄了讀市重點高中。
馬德保——對林雨翔影響很大的一個老師,沒在大學里念過書,高中畢業就打工,打工之餘塗幾篇打工文學,寄了出去過幾個月就發表了出來。最大的夢想是出一本散文集《流浪的人生》。之後自費出書200本,引起不小轟動,隨即被學校吸收為語文教師。
羅天成——留級生,有肝炎,自創羅體字,喜歡談論哲學佛學之類的東西,假裝深沉,對馬德保不以為然。
錢榮——虛榮的富家子弟學校電視台主持人,自稱方外之人,奇才。愛顯擺,對同性一毛不拔,對異性可扒光全毛,自大狂妄,說話喜歡抬杠,並且夾雜一些英文單和生僻成語。
梁梓均 ——有義氣的富家子弟,多次留級,拜金主義者,自稱戀愛專家,林雨翔的情書指導。
《三重門》所寫的內容是以一個中學生的視角反映當前有關學校教育的若干側面,如班級、學校、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家長與子女的關係、學校與社會的關係等等。全書並沒有曲折的情節,更沒有時下某些成人小說追求商業價值的傾向,作者寫的只是社會中的一個生活側面,也僅僅是生活側面,可以說平淡如水,彷彿一段生活的流程。但整個故事還是有主線的,這個主線就是作者對現行教育制度的不滿和批判,對以應試教育為核心的教學機制、教學觀念、教育教學方式、考試形式與制度以及與此有關的社會現象的種種挖苦與嘲諷。
小說的主人公林雨翔是一個初中應屆畢業生,而後經過家長的“努力”,升人市重點高中。故事就是在這不到兩年時間內圍繞著學習、補課、補習、中考、錄取等一系列環節展開的。由於作者本人就是一個在校中學生,對這一些學習環節都有親身感受,所以寫起來非常自如,運筆自然。作者在小說《後記》中自稱“韓寒是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反對現在教育制度的小混混”,所以,他在小說中對中國現行教育制度持全盤否定的態度。比如,中考時林雨翔從同學電話中聽說四班一個女同學因考試成績不佳而自殺,小說寫道:“雨翔茫然地掛上電話,想當今中國的教育真是厲害,不僅讀死書,死讀書,還有讀書死。難怪中國為失戀而自殺的人這幾年少了一大幫,原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已經在中考高考兩個檻里死得差不多了。這樣鍛煉人心充分休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全世界都將為之驕傲!”書中的學生、教師、家長,沒有一個算得上是正面人物。書中寫的校園生活、課餘生活、人們的思想心態等等,沒有一點閃光的亮點。可以說,整個作品都在考試與分數這個無形彎廬的籠罩下,灰濛濛地令人窒息不安。但人們並沒有也無法付出真正的努力去創造去改變現實或者去尋求真正的知識,而只能是應付、逃避、虛與委蛇地走形式。學生應付教師、教師應付家長、家長應付學校。你應付我,我同樣也在應付你。大家都似乎虔誠地圍著考試與分數轉,卻又想方設法企圖用“金錢”“人際關係”等一切可以想出、使出的辦法去攻破考試與分數的壁壘。整個教育界的現狀,在韓寒筆下像是一幅漫畫,一幅令人看過之後心中十分不舒服的漫畫。
紀念版
凡事有利必有弊,《三重門》也不例外。《三重門》中大量誇張的諷刺,貫穿全書,雖然不泛一針見血之處,但也有過猶不及之處。給讀者的視角是灰色的,或者說是黑色的。那麼看到的世界和事物也是灰色的或者黑色的,似乎世界上沒有什麼閃光的地方,沒有什麼積極的地方,這對涉世未深的青少年讀者來說,無疑是消極的,讓他們的世界觀隨之偏離,由此看到的世界也是消極的。青少年的世界觀如同其體格,尚未定型,如果遇到積極健康的書籍,其世界觀必定也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如果遇到消極厭世的書籍,其世界觀必定也是消極厭世向下的。《三重門》更傾向於後者,它所傳遞出來的信息,它所表達出來的思想,它所體現出來的色彩,多多少少會讓處在青春期、叛逆期的青少年更加叛逆,逆反心理更加嚴重,顯然是不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
人物、情節、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傳統的小說都會有曲折離奇、或悲或喜的情節,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讀者希冀從《三重門》里收穫與眾不同的情節,那肯定是要失望的。《三重門》基本上沒有情節,有的是生活中的雞毛蒜皮,而且文中男女主人公林雨翔、蘇珊基本上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之事,全都是生活中的瑣碎。後來根據《三重門》改拍的八集電視連續劇如同一杯白開水,味道全無。顯然,《三重門》的情節是平淡的,是瑣碎的,源於生活並沒有高於生活。《三重門》只能算是一本優秀的小說,而不是一個優秀的劇本,八集電視連續劇《三重門》就證明了這一點。韓寒在小說中平淡的情節顯然是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平淡的情節並未讓《三重門》遜色,相反成了其的一大特點。
作家曹文軒:“這番成熟,首先表現在思想銳利上。一個少年對社會、對人世、對人生、對周圍的一切,常能發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見解來,既使人感到可怕,又使人感到驚羨。”
新浪網:“《三重門》不過是一個孩子--他正在闖入大人光怪陸離的世界,他在用自己的眼睛觀察和表述種種感受,用自己的心去體味和反抗的故事。”
《三重門》的責任編輯袁敏:“有錢鍾書的影子,尖利而幽默。”
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