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杲觀

位於山西省代縣新高鄉紅寺村天台山下

趙杲觀位於山西省代縣新高鄉紅寺村天台山下,距代縣大約23公里。該觀建於天台山峽谷中,利用當地的天然石洞、在懸岸峭壁上略加人工建築而成,可謂獨具匠心。趙杲觀最奇特之處在於,多處寺廟建在光滑的石壁上,想進寺的話必須沿鐵索攀援而上,其勢頗險。著名的有“仙閣登雲”、“九仙女洞”等。

概況


趙杲觀位於代縣南面20公里處的天台山中。相傳公元前475牟、晉國趙襄子為了統一北方,將其姐夫代國 王誘殺於溝注山上,稱為趙杲觀.趙杲觀歷代均有修葺擴建。現存建築物為明代重修,可分北洞與南洞兩大群落。北洞內容以道教為主,南洞內容以佛教為主。其中最有特色的兩處要算是北洞的“五層樓”和“三間閣”了。
趙杲觀
趙杲觀
趙杲觀的另—部分在山南半壁間,亦為天然石窟,石窟內有“自在庵”,塑有觀音及羅漢像,並存有畫像石8塊,繪有觀音老母救八難的故事圖像。
整個趙杲觀依崖建物,因洞造寺,將險峰陡壁增添上人工建築,鬼斧神工,匠心獨具,真可謂是仙宮佳境。正如古人所說,趙杲觀“臨幽谷,倚奇岩,山清水秀,洵代郡之勝境,人間第一蓬萊也。”

布局


據《代州志》載,趙杲觀創建於北魏時期,歷代均有修葺擴建。北洞是主體建築部分。中區有大殿三間,座北向南。原為道教三清塑像,后被佛教改成三世佛。左右耳殿,另有東西配殿各三間,南閣一間。東側迎面山壁上,自然形成龐大的三角形石縫,內有天然石洞,景觀奇特。石縫上端,外建五層樓閣。依崖開鑿卯洞,梁架結構與崖石交接構築,建造精巧。閣內設有鐵索,扶鐵索可攀援而上。在閣的東邊又有一洞,內建殿三間,名九仙女閣,塑九仙女像。箭閣外塑趙杲泥像,頭頂距石崖僅二指半,故舊稱“趙杲觀,離天二指半”。再往南,就是趙杲觀最險峻的景觀了。峭峰高處,半山腰中,山洞前面,建樓三間。一眼望去,高閣懸空,上峭崖,下絕壁,左右山石如刀削。上下左右根本無路可通。山洞中垂下一條長約20米的鐵索,成了進洞的唯一途徑。只有勇敢的虔誠者或探險者,方可垂直攀索而登,一般人只能望樓興嘆,故鐵索被譽為“仙閣雲梯”。三層樓建筑後依山洞,前為磚木結構。上層內塑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中層內塑關聖帝君。下層供修持者居住。當時修築情景,真令人難以想像。北洞群落,地形險要,峰巒競秀,古木參天,峭峻幽邃,設計大膽,造型奇特。人誇“雁北懸空寺,不及代州趙杲現”說的並不過分。
趙杲觀
趙杲觀
南洞又名自在庵,取觀自在之意。利用一天然石窟,內塑觀音及十八羅漢像。洞內保存有明代觀音救八難石刻畫像18塊,彌足珍貴。

歷史


天台山位於代州城西南23公里,山勢陡峭,峰巒迭障,古樹參天,綠蔭深谷間,隱藏著大大小小的天然石洞,自古為隱逸之土棲居之所。相傳,在春秋戰國間,趙襄子為了向北擴張領土,將他的姐夫、當時佔領代地的頭領騙到今天代縣的夏屋山殺害。趙襄子的姐姐聽到自己的丈夫被害,也就摘下頭上的笄子自殺了,代國的丞相趙杲一看國破家亡,便帶領一些大臣和其她姬妾逃了出來,到天台山隱居,修道成仙,後人就將趙杲隱居的地方稱為趙杲觀。北魏太延年間,又在天台山建立佛寺,稱天台寺,這裡成為佛教道教雜居的地方,人們習慣於舊稱,仍將天台寺和其它一些道觀統稱為趙杲觀。趙杲觀建在天台山峽谷深處,趙杲觀,亦被人稱為天台寺,位於代縣縣城西南23公里天台山溝掌里。
相傳,春秋末期,晉國趙襄子滅代國,代君夫人自殺,代國國君的其它姬妾跟隨趙杲外逃,隱居於天台山石洞中,後來成為僧人,隱居在這裡,名為天台寺。由於人們懷念趙杲,乃以趙杲觀為名。

景緻


趙杲觀,創建於北魏,明代萬曆年間曾予重修。寺廟分為南北兩部分,南有大佛殿、古南洞、石室三楹,是佛教僧侶居住處。北部是觀音閣,內有天然石洞,外建五層樓閣,依崖開鑿卯洞梁架結構與崖石交接構成,構造精巧。閣內,有鐵索,可攀索而上。閣東是九仙女洞,再往東南是3層樓閣,亦可以覆鐵索而上,名為“仙閣梯雲”。分南北兩部分,即北洞、南洞,主要建築群在北洞。北洞中區建大殿三間,另有垛殿、配殿及違馱閣等建築。殿東有“朝園洞”,園門正對的山壁間有長三角石縫,石縫內為天然石洞,石洞之外,建有五層樓閣。樓閣梁架均架於崖壁間,木石交接,構建奇巧。入洞攀鐵索,可登上樓閣。
趙杲觀
趙杲觀
朝園洞之南的峰巒高處,建有三層樓閣。高閣凌空,絕壁下懸,壁間懸十數丈鐵索,可供攀緣而登樓,名為“仙閣登雲”。樓閣前建屋宇,后依石洞,樓檐與石洞相配,木石結構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最上層石洞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道教二教主塑像,中層塑關帝像,遠望儼然仙宮勝境。閣樓前塑有趙杲泥像,泥像依崖作檐,頭頂距石崖僅寸余,故有“趙杲觀,離天二指半”的諺語。

特色


趙杲觀位於代縣城南20公里處,以深山古剎趙杲觀為中心建設一處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情趣為一體。
相傳公元前475牟、晉國趙襄子為了統一北方,將其姐夫代國王誘殺於溝注山上,稱為趙杲觀.趙杲觀建築特點為澗窟懸空結構,可與北嶽恆山互為補壁.“天台十八洞,洞洞皆勝境”,尤其是位於滴水洞上方40米處半山腰的羅漢洞,堪為深山洞窟一絕.
羅漢洞
羅漢洞
趙杲觀山老谷深,山勢變化複雜,形成了許多小氣候,水環境.其內植被茂密,種類繁多,野生動物出沒其間,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金雕,二類保護動物豹等20多種,鳥類三十多種,藥材40餘種,其中首推烏頭,品質優良,儲量頗豐,觀中尼僧視為鎮觀之寶.
趙杲觀屬整個代縣雁門古迹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南聯五台山,北接雲崗石窟,是整個三晉旅遊網上的一個中駐點,與三晉文化旅遊組成一個整體。

旅遊攻略


交通:可從代縣城內租車前往,車費約60元。
門票: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