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難
八難
“八難”,佛學辭彙。“難”是講遭受災難、遭遇到困難,這是專指沒有機緣接觸到佛法。佛經上經常說,一切眾生最嚴重的災難、最大的災難是沒有機會聞佛法;換句話說,三途地獄災難都小,都不是真正嚴重的災難,真正嚴重災難是沒有機緣聞佛法。佛教認為,只有聞佛法才有解脫的可能,也就是才有永脫輪迴、超越十法界的可能。如果不聞佛法,肯定不能脫離輪迴,所以佛稱這是大災大難,不是一般宗教裡面講的世界末日,世界末日在佛法看起來是小事一樁,不是大災難。
障礙見聞佛法的‘八難’指不得遇佛、不聞正法之八種障難。又作八難處、八難解法、八無暇、八不閑、八非時、八惡、八不聞時節。據長阿含卷九‘十上經’、中阿含卷二十九‘八難經’等載,八難即:(一)在地獄難,眾生因惡業所感,墮於地獄,長夜冥冥而受苦無間,不得見佛聞法。(二)在餓鬼難,餓鬼有三種:⑴業最重之餓鬼,長劫不聞漿水之名。⑵業次重之餓鬼,唯在人間伺求蕩滌膿血糞穢。⑶業輕之餓鬼,時或一飽,加以刀杖驅逼,填河塞海,受苦無量。(三)在畜生難,畜生種類不一,亦各隨因受報,或為人畜養,或居山海等處,常受鞭打殺害,或互相吞啖,受苦無窮。(四)在長壽天難,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第四禪中之無想天。無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而障於見佛聞法。(五)在邊地之北俱蘆洲難,北俱蘆洲,譯為勝處,生此處者,其人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而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六)盲聾喑啞難,此等人雖生中國(指古印度中部摩竭陀國一帶),而業障深重,盲聾喑啞,諸根不具,雖值佛出世,而不能見佛聞法。(七)世智辯聰難,謂雖聰利,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八)生在佛前佛后難,謂由業重緣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見佛聞法。
據增一阿含經卷十六載,奉持八關齋法,可對治此八難。另據成實論卷二,則以四輪來對治八難,即:(一)住善處,可生中國。(二)依善人,可生值佛世。(三)自發正願,可具正見。(四)宿植善根,可諸根完具。[大智度論卷十三、大乘義章卷八、維摩經卷下香積佛品]
(請參閱《 佛學大辭典》)
道教中的八難
《雲笈七籤》中說:不廢道心一難,不就明師二難,不託閑居三難,不舍世務四難,不割恩愛五難,不弄利慾六難,不除喜怒七難,不斷色慾八難!
【八難】(名數)謂見佛聞法有障難八處也,又名八無暇。謂修道業無閑暇也。一地獄;二餓鬼;三畜生;四郁單越(新作北拘盧洲),以樂報殊勝,而總無苦故也;五長壽天,色界無色界長壽安穩之處;六聾盲喑啞;七世智辨聰;八佛前佛后,二佛中間無佛法之處。維摩經方便品曰:‘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途八難。’同天台疏三曰:‘言八難者:三惡道為三,四北郁單越,五長壽天,六盲聾喑啞,七世智辯聰,八佛前佛后。’凈心誡觀法曰:‘四百四病以夜食為本,三途八難以女人為本。’大乘義章八末廣說其相。
【八難】<;出維摩所說經> 八難者。八處障難也。此之八處。雖感報苦樂有異。而皆不得見佛。不聞正法。故總稱為難也。一在地獄難謂南贍部洲之下。過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熱等獄。皆名地獄。眾生因惡業所感。墮於彼處。長夜冥冥。受苦無間。障於見佛聞法。故名地獄難。(梵語贍部洲。即閻浮提。華言勝金洲。八寒獄者。頞浮陀獄。泥賴浮陀獄。阿吒吒獄。阿波波獄。嘔喉獄。郁波羅獄。波頭摩獄。芬陀利獄也。八熱獄者。想獄。黑繩獄。堆壓獄。叫喚獄。大叫喚獄。燒炙獄。大燒炙獄。無間獄也。)二在畜生難謂畜生種類不一。亦各隨因受報。或為人畜養。或居山海等處。常受鞭打殺害。又或互相吞啖。受苦無窮。障於見佛聞法。故名畜生難。三在餓鬼難謂餓鬼有三種。一其業最重者。長劫不聞漿水之名。二其業次重者。唯在人間。伺求蕩滌膿血糞穢。三其業輕者。時或一飽。加以刀杖驅逼。填河塞海。受苦無量。障於見佛聞法。故名餓鬼難。(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四在長壽天難謂此天以五百劫為壽。即色界第四禪中無想天也。言無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水魚蟄蟲。外道修行。多生其處。障於見佛聞法。故名長壽天難。五在北郁單越難梵語郁單越。華言勝處。謂此處感報。勝東西南三洲也。其人壽一千歲。命無中天。為著樂故。不受教化。是以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故名北郁單越難。(東西南三洲者。東弗於逮。西瞿耶尼。南閻浮提也。)六盲聾喑瘂難謂此等人雖生中國。而業障深重。盲聾喑瘂。諸根不具。植佛出世。而不能見佛。雖說法亦不能聞。故名盲聾喑瘂難。七世智辯聰難謂世間之人。邪智聰利者。唯務耽習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故名世智辯聰難。八生在佛前佛后難。謂佛出現於世。為大導師。令諸眾生離生死苦。得涅盤樂。人有緣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後者。由業重緣薄。既不見佛。亦不聞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后難。(梵語涅盤。華言滅度。)
【八難】八個見聞佛法有障礙的地方和情形,即:地獄、餓鬼、畜生、北俱盧洲、無想天、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后。此中地獄餓鬼畜生屬三惡道,因業障太重,很難見聞佛法;北俱盧洲人,福分很大,但不曉得佛法,故不能了生脫死;無想天是外道所生的地方,那裡的人也是不能了生脫死;患了盲聾喑啞的人,自然見聞不到佛法;世智辯聰是世人仗著小聰明,不肯虛心修行,甚至還會毀謗佛法;生在佛出世前或是佛涅盤后,都見不到佛和聽不到佛法。
【八難(梵as!t!a^v aks!an!a^h!,巴at!t!hakkhan!a^,藏mi-khom-pa brgyad)】指不得遇佛、無法聽聞教法的八種障難,又稱八難處。即︰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盲聾喑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后。出自《長阿含》卷九、《中阿含》卷二十九等。處在這八種情境中的眾生,或恆受眾苦,或無暇修行善事,故又名八無暇、八不閑或八非時。
此中,地獄、畜生、餓鬼三塗報障深重,不得會聖,眾苦逼惱,不能修梵行,故稱之為難。長壽天(指色無色界諸天)命報長遠,寂靜安隱,其中有情多以之為涅盤,不求佛法,故稱之為難。邊地(指郁單越洲)樂報殊勝,無諸苦事,不識佛法,不求出離,故稱之為難。盲聾喑啞諸根不具,縱生在有佛法之國亦不能睹聖聞法,故稱之為難。世智辯聰者雖生在有佛法之國,卻深陷邪見,妄執深厚難回,故稱之為難。佛前佛後者,謂不得遇佛,不知出離之道,無求聖之心,故稱之為難。據《大乘義章》卷八(末)所述,三塗及盲聾喑啞是苦障,長壽天及郁單越是樂障,世智辯聰是惡增,佛前佛后是善微,故云為難。
關於八難的對治,《增一阿含》卷十六雲(大正2·625c)︰‘奉持八關齋法,不墮三惡趣,持是功德,不入地獄餓鬼畜生八難之中。’《大智度論》卷十三雲(大正25·159c)︰‘受行八戒,隨學諸佛法,名為布薩,願持是布薩福報,願生生不墮三惡八難。’《灌頂經》卷十二亦云,若聞藥師琉璃光佛本願功德者,得蒙八菩薩來迎,不經八難得生西方阿彌陀佛國。
此外,《大般涅盤經》卷二十三有六難說,即︰佛世難遇、正法難聞、善心難生、難生中國(指中印度之文化水準較高之地)、難得人身、諸根難具等六難。此中,佛世難遇、正法難聞相當於佛前佛后及長壽天難,善心難生相當於世智辯聰,難生中國相當於邊地,難得人身相當於三塗,諸根難具相當於盲聾喑5-5-8-1。
詞目:八難
拼音:bā nàn
解釋:指漢張良向劉邦所陳八件難以做到的事。
《漢書》卷一上〈高帝紀上〉~39~
食其欲立六國后以樹黨,漢王刻印,將遣食其立之。以問張良,良發八難。漢王輟飯吐哺,曰:「豎儒幾敗乃公事!」令趨銷印。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40~
食其未行,張良從外來謁。漢王方食,曰:「子房前!客有為我計橈楚權者。」其以酈生語告,曰:「於子房何如?」良曰:「誰為陛下畫此計者?陛下事去矣。」漢王曰:「何哉?」張良對曰:「臣請藉前箸為大王籌之。」曰:「昔者湯伐桀而封其後於杞者,度能制桀之死命也。今陛下能制項籍之死命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一也。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者,度能得紂之頭也。今陛下能得項籍之頭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二也。武王入殷,表商容之閭,釋箕子之拘,封比干之墓。今陛下能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三也。發鉅橋之粟,散鹿台之錢,以賜貧窮。今陛下能散府庫以賜貧窮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四矣。……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復用兵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五矣。……今陛下能休馬無所用乎?」曰:「未能也。」「其不可六矣。……今陛下能放牛不復輸積乎?」曰:「未能也。」「其不可七矣。……今復六國,立韓、魏、燕、趙、齊、楚之後,天下游士各歸事其主,從其親戚,反其故舊墳墓,陛下與誰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
漢張良向劉邦所陳八件難以做到的事。楚漢戰爭期間,酈食其說劉邦立六國后以樹黨,張良為陳八難,乃止:
一、難以制 項籍 之死命,
二、難以得 項籍 之頭,
三、難以封聖人之墓、表賢者之閭、式智者之門,
四、難以散府庫以賜貧窮,
五、難以偃武行文不復用兵,
六、難以休馬無所用,
七、難以放牛不復輸積,
八、難以不使天下游士離去。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留侯 之發八難,曲逆 之吐六奇。”
唐 白居易 《和答詩十首·答〈四皓廟〉》:“八難掉舌樞,三略役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