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路
廣西桂林的方言
“板路” ,廣西桂林的方言。源於民間,根在桂劇。桂劇的聲腔音樂屬皮黃系統的板腔體,以彈腔為主體,而彈腔又分為南路(二黃)和北路(西皮)兩大系,北路高亢雄壯,南路則委婉低沉。從資料上就可以看出,桂劇實際上就是“板路”戲,“板”就是板腔;“路”就是南路和北路,就如同京劇也稱為皮黃(西皮流水、二黃導板)戲一樣。
作為我國八大劇種之一的桂劇,由於是用桂林方言演唱,且做工細膩貼切,生動活潑,藉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態傳情,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因此深受桂林、柳州、賀州、河池以及梧州北部官話(桂林話)地區人民的喜愛。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前,由於當時沒有電視,電影、文化娛樂又很單調,聽桂戲、看彩調就成了桂林人生活中的最愛。
桂林人看桂戲,不叫看戲而稱作“聽”戲。有些戲迷進了戲院,有位子不好好坐,而是背對舞台樹起耳朵聽台上如何唱,直到武戲開打才轉過身來。
桂林的戲迷也非常懂戲,經常湊在一起津津樂道頭天晚上的戲文,稱讚弦子拉得如何的動人心弦;板腔的味道又如何的精彩勾魂;
小金鳳《拾玉鐲》的南路唱得讓人柔腸寸斷;聽了《平貴回窯》老生的北路,猶如喝了二兩“三花”全身一斗子勁,好想喊“起板”····大人們這種高談闊論的場景,我在兒時著實見識過不少,時至今日仍然記憶猶新。
因此,講桂戲其實就是在講“板”、“路",我也當然深信不疑“板路”源於民間,根在桂劇的說法了。“板路”作為聊天、講古以及今天“發海水”和另類意義的代名詞,其“資歷”比起具有500年歷史的桂劇來,雖然“嫩”了 點,但也嫩不到哪裡去。
如今的“板路”,隨著歷史的發展,桂林口語的不斷演變,其內涵也與時俱進演繹出了多種版本,已不僅僅是“桂林話就是講故事的意思”了。如果用字不當、用的地方不對,就會鬧出笑話,弄得你狼狽不堪。
比如,某先生屎急尿脹要上廁所,告訴旁人:對不起!我來“板路”了,去方便一下。桂林人不分男女,聽了都會笑得在地上打滾。為什麼呢?看了下面這段女士們的對話,你就會明白了:“劉姐,快點過來呀!三缺一就等你一個人了啵!”劉姐:“丁香妹,今天我來‘板路’ 了啵,去不成了,你們另外找角嘛!”一聽這話,就曉得“板路”惹“紅”了。
“板路”前面如果加個“搞”字,那“板路”就變得更加晦澀曖昧了,比如男女上床······。還有一種情況:一幫人在有講有笑,另外兩個人關著房門在房間里商量什麼事情,外面的人就會問:你們兩個關起門在裡面搞什麼“板路” ?半天不出來。這裡說的“搞什麼‘板路’”不是指男女苟且之事,而是詰問對方在做什麼,搞什麼名堂或密謀什麼旁人不宜之事。
桂林人聊天,比較少用“講‘板路’”、“談‘板路’”,更不用“說‘板路’”。“說”字在桂林口語里極少用,除非寫文章和用“胡說八道”那些帶“說”的成語時方才使用。
“扯板路”是最常用最標準最形象的桂林口語,這也與戲曲有關。桂林人喜歡叫拉琴叫扯弦子。“扯板路”就是拉家常、講故事、鬧意見等等一切意思。一個“扯”字就把“板路”的核心內涵高度概括。
現在“板路”的意思,可以引申為:名堂,故事,狀況,厲害,有出息,等等一切有變化性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