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劇
廣西地方戲曲之一
桂劇(俗稱桂戲或桂班戲),廣西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桂劇大約發端於明代中葉,明末清初崑腔流播到廣西,后高腔和弋陽腔又相繼傳入,幾種聲腔相互融合形成聲調優美,抑揚有致的桂劇。桂劇做工細膩貼切、生動活潑,藉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態傳情,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2006年5月20日,桂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37。
桂劇是發源於桂林,流行於桂北廣大城鄉的地方劇種之一。是廣西各族人民喜聞樂見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桂劇唱腔,以彈腔為主體,兼有高腔、崑腔、吹腔和雜腔小調。桂劇伴奏樂隊,分文、武兩場。桂劇用桂林方言演唱,聲調優美,抑揚有致。表演質樸細膩,唱腔委婉動人。
桂劇
桂劇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桂林建立起第一個戲院--景福園,之後又相繼建起和園、儀園戲院。之後又相繼建起和園、儀國戲院。這些戲院競相去上海等地聘請京劇演員來桂林演出,自此京劇遂不斷流入,使桂劇得到學習和借鑒。從此,桂劇逐漸進入劇場作固定性的演出。這些戲院競爭相去天津、上海等地聘請京劇演員來桂林演出,自此京劇不斷流入,在劇目、表演、化妝、服飾、布景等方面,京劇藝術對桂劇的改革產生了很大影響。
1938年後,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應聘來到桂林從事桂劇改革工作,建立了廣西戲劇改進會;1939年成立桂劇實驗劇團,由歐陽予倩任團長,建立導演制,吸收新唱腔,編演新劇目,採用布景,美化舞台,開辦桂劇學校,使桂劇有了新的起色。30年代末40年代初,歐陽予倩為桂劇創作、改編和加工整理一大批新劇目如《梁紅玉》、《打金枝》、《斷橋》等,並經他指導排練,參加1944年西南劇展展演,效果極佳,廣獲好評,桂劇從此進入中國十大戲曲劇種行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桂劇進入新的歷史時期。1953年,廣西省國營桂劇藝術團成立,為傳統劇目的挖掘整理和藝術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此後一段時期桂劇在桂林、柳州兩市及北部較大縣鎮普遍設立了專業劇團。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是桂劇的黃金時代,廣西省桂劇藝術團帶《西廂記》、《春香傳》等劇到湖南、上海、廣東等地演出,演齣劇目除大量移植各地優秀劇目外,還有許多經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與此同時,廣西各地也出現一批較好的劇目,如《拾玉鐲》、《穆桂英》、《太白傲考》、《鬧嚴府》、《打棍出箱》等,成為各地經常上演的劇目。“文化大革命”(1966-1975年)期間,傳統劇目停演,縣一級的桂劇團全部撤消,省、市桂劇團上演《紅燈記》等“革命樣板戲”。1976年以後桂劇逐漸復甦,學習、移植了一批古裝戲,如《十五貫》、《西廂記》、《小刀會》,還先後創作了歷史劇《太平軍》、《永安城》、《闖王司法》、和現代戲《兒女親事》、《一朵鮮花》等。
劇目
聲腔
桂劇的聲腔以“彈腔”為主,兼有“高腔”、“崑腔”、“吹腔”以及雜腔小調。其“彈腔”則分“南路”(二黃)、“北路”(西皮)兩大類。它們的反調形式“陰皮”和“背弓”,又都自成體系。
彈腔
彈腔,分南路“二黃”和北路“西皮”兩大系,桂劇人物表演其反調形式“陰皮”和“背弓”又都自成體系。北路高亢雄壯,南路委婉低沉;陰皮略帶凄婉悱惻,背弓則長於表現悲壯凄慘的情緒。
高腔
崑腔
桂劇
吹腔
戲曲腔調,徽劇主要聲腔之一,明末清初微調的早期聲腔崑腔、弋陽腔受西秦腔影響,在樅陽石牌一帶形成新的腔調,故名“樅陽腔”、“石牌腔”及“安慶梆子”、“蘆花梆子”。
唱腔
桂劇用桂林方言演唱,聲調優美,抑揚有致。表演質樸細膩,唱腔委婉動人。
伴奏
桂劇的伴奏樂隊亦與其他皮黃系統的劇種一樣分為文場、武場。前者使用二弦(似京胡)、月琴、三弦、胡琴以及曲笛、梆笛、嗩吶、唧吶(即海笛)等,兼配部分中、低音樂器;後者使用脆鼓(板鼓)、戰鼓、大、小堂鼓、板(扎板)、大鑼、大鈸、小鑼、小鈸、雲鑼、星子、碰鈴等。
腳色
桂劇的腳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貼、夫;凈行則分為凈、副、末凈;丑得只分丑和小丑。
表演
桂劇表演側重做工,注重以細膩而富於生活氣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即使是武戲,也多是文做。
桂劇的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生行又分生、末、外、小、武;旦行中又分旦、占、貼、夫;凈行則分為凈、副凈、末凈;丑得只分丑和小丑。另有一些跑龍套的下手,統稱為“雜”。各行當在表演上風格各異。
生行:穩健持重,雍容大方。如《六部大審》的閔爵,《楊袞教槍》的楊袞,《轅門斬子》的楊延昭等。
小生:瀟灑飄逸,清秀俊雅,武小生則儒雅英武。如《黃鶴樓》的周瑜,《柴房別》的李旦,《槍傘》的蔣世隆等。
旦行:或端莊華貴,或倩麗靈巧,佳者唱做兼備,文武俱能。如《桃花教瘋》的桃花,《桂枝寫狀》的李桂枝,《斬三妖》的蘇妲己等。
醜行:滑稽而不鄙俗,詼諧而不油滑,輕鬆自然,恰到好處。如《化子罵相》的孫巧兒,《古董借妻》的張古董,《乙保寫狀》的何乙保等。桂劇無搖旦專行,搖旦腳色常由副凈、丑、夫等行演員兼演,表演重詼諧。如《拾玉鐲》的劉媒婆等。
上述各行除雜外,均有應工戲。如生,凡老生戲均能飾演;外主演掛白髯的老生戲;末主演桂花(灰)髯的老生戲;小為文小生,主演文戲;武為武小生,主演武戲。旦,凡旦行劇目都能飾演;佔多演文戲;貼多演武戲;夫主演老旦戲。凈須文武皆能,但側重於唱功戲;副凈戲路類似京劇的架子花臉;末凈多飾演不掛髯口的花臉(粑粑臉)角色。(此類角色也可由武小生開臉飾演)丑、副丑原均為文丑,丑主演官衣、褶子戲,副丑主演袍裙、富貴衣戲,后吸收京劇表演,副丑逐步成為專工武戲的武丑。雜為雜角,多演家院、中軍一類角色。隨著清末“三小戲”的興盛,桂劇旦行又逐漸細分為正旦、閨門旦、背心旦等。
桂劇現行的行當體制仍以生、旦、凈、丑為主,在飾演現代劇中的角色時,則多打破行當界限,而以劇中人物性格為依據,由具備相應條件的演員飾演。
仫佬族劇與桂劇是一對孿生姊妹,都是由湖南的祁陽劇嬗變而來的。
可以認為桂劇直接來源於祁劇,而祁劇也是粵劇的其中一個來源,從這一個意義來說仫佬族劇和桂劇這“一對孿生姊妹”就是“同宗系分支”的歷史關係。我們只能夠把仫佬族劇和桂劇當作兩個“分支”並列而提,探討它們之間的血緣關係。
紮根於民間的桂劇融合廣西特有的風土民情和人文特點,逐步形成了細膩婉約、靈秀生動、剛柔並濟、富有鄉土氣息的風格特色和貼近生活的質樸簡約之美。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桂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儒還鄉》《大儒還鄉》是廣西桂林市桂劇團精心打造的精品節目。它講述了廣西歷史名人、清代一品官吏、東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陳宏謀一生清正廉潔、求真務實的感人事迹。年逾古稀的陳宏謀取道運河回廣西桂林老家養老,告老還鄉之際,偶然得知自己20年前在陝西推行的種桑織絹之舉,實際上是一起坑農害農的假政績,他離任后,所創“秦絹”名牌,成了後繼官員的面子、造假工程。大儒陳宏謀痛切反思,就此演繹出官場君臣、師生、親情的大碰撞。而在封建王權下,陳宏謀求真之路終未果,在對清純灕江的無限嚮往中客死異鄉。
該劇曾先後獲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優秀劇本獎,廣西第五屆文藝創作“銅鼓獎”、第九屆中國戲劇節“中國戲劇獎·優秀表演獎”、全國地方戲劇優秀劇目評比展演一等獎,2006年入選2005—2006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2007年廣西桂劇《大儒還鄉》獲得第十二屆文華獎文化劇目獎。
桂劇流行於桂林、柳州、河池、南寧等地市和梧州地區北部操“官話”的城鄉,深受八桂人民的喜愛。
傳承價值
桂劇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積累了800多出傳統劇目,是桂林地方文化遺產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桂劇在新的時期里將更努力創新,為地方文化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傳承現狀
由於各種原因,桂劇已陷入瀕危境地,傳統流失,人才斷檔,劇目和技藝失傳,民間演出舉步維艱,桂劇原有的藝術特色在此過程中正日漸淡化,需要採取措施,及時發掘搶救保護桂劇,使這一瀕臨消亡的古老劇種重新煥發生命力。
傳承人物
秦彩霞,女,漢族,1933年2月生,廣西桂林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周小蘭魁,男,漢族,1933年11月生,廣西桂林人,國家一級演員,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羅桂霞,女,壯族,1943年8月生,廣西桂林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張樹萍,女,漢族,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桂劇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申報。
保護措施
1938年,廣西大學校長、教育家馬君武博士在桂組織成立了“廣西戲劇改進會”,歐陽予倩應聘從事桂劇改革工作。他抱著“桂劇優秀地方戲,不可視之為等閑”的信念,創建了桂劇實驗劇團,開辦了桂劇學校,籌建新型的演齣劇場,培養了一批新型的桂劇演員。
20世紀80年代,桂林創辦了戲曲學校,一大批桂劇老藝人被聘為老師,在他們辛勤的培育下,桂劇新苗茁壯成長,後繼有人。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廣西壯族自治區戲劇院獲得“桂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重要演出
1944年2月15日至5月19日,桂劇桂劇代表團參加在桂林舉行的西南第一屆戲劇展覽會。
1952年9月,桂劇代表團參加在武漢舉行的中南區第一屆戲曲觀摩會演。
1956年5月,廣西省桂劇藝術團在南寧桂劇院公演。
1965年7月1日至8月15日,桂劇代表團在廣州參加中南區戲劇觀摩演出大會。
榮譽表彰
1952年,尹羲在文化部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因扮演《拾玉鐲》中的孫玉姣,獲得一等演員獎。
1952年,謝玉君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會演,獲得個人表演二等獎。
1952年,劉萬春和秦志精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會演,獲得個人表演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