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石皓的結果 展開
- 清朝學者
- 漢源縣紀委辦公室主任
- 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
石皓
清朝學者
石皓,字藏輝,號訒山。1791年(乾隆55年)出生於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東樓鄉段家莊。石皓居於祖上大院一座,院牆高達6米,用土夯實做成,大門臨大街是用巨石砌成的石門洞,洞頂有門樓,整個大院佔地面積2250平方米。村東堡院,家有樓房,榜稱“萃父”,藏書甚富,皓寢饋其中,以詩文自娛,博覽群書,溢貫百家。
目錄
皓自幼聰穎好學,讀書數行過目不忘。皓於道光元年(1821年)
中舉,后因考進士不中,遂閉門潛修,足跡不履城市。
皓端坐石門洞樓上。望書作詩文,夜觀星象。皓有一親友從新疆伊犁歸來,欣然與之討論其山川形勢,古今沿革,猶如曾親自去過一樣熟悉。
一日中午有一悍漢,伸頭於牆外,有人問皓,此漢是何故?皓說:“午字出頭,定是找牛。”有人前去問之,果然是在找一頭走失的牛。皓善於察言觀色,有先見之明。
皓秉性耿直,不畏權勢,不阿諛奉承,遠避仕途。秀容知府聞石皓大名前去段庄村拜訪皓,府至而皓不在,家人說皓在村南地里,知府返至村南,見長者用手拍一株參天大榆樹,邊拍邊說:“這株樹是我的”。知府觀其行乃一瘋癲老者,遂打道回府。事隔一年,皓與村夫為一株榆樹起紛爭,官司大到衙門,知府大悟,皓真料事如神,二次又訪皓。
皓著作頗豐,集有《萃文樓詩文集》若干卷,未付梓便傳抄於世,惜多失傳,遺存者忻州鄉賢陳敬棠先生收編在《秀容詩文存》中的41篇。
皓與人共事直撲正派,無高低尊卑之分,與親友交往,從不計較得失,極其慷慨,鄉人求字問經,有求必應。
州認尊稱其為“石皓大人”,文史學者稱石大人為“守經達權的賢士,沉穩淡靜的宏儒”。忻州文豪馳名三晉。
“文革”中,石皓祖墳被掘,掀皓棺木,見其腳蹬官靴,身穿黃袍,頭戴官帽,容光滿面,鄉人見狀,無不驚奇。
(石皓的“墓誌銘”中讚頌皓功德:重德修身,磨練品行。不虛偽矯情,不恃才傲物。既不與真相違,也不追逐時俗。矜持不躁,怡淡自樂。終生如此,何憂何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