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紀
新近紀
新近紀(英語:Neogene,符號N)是指新生代的第二個紀(曾經被叫做后新第三紀、上第三紀)。
新近紀哺乳動物
前人把新生代第三紀的後期稱為新第三紀(現稱新近紀)。延續時間2330萬~260萬年(國際上是2350萬~175萬年),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自新近紀起,生物界的大部分面貌與現代更為接近。
三趾馬群動物生活場景復原
海洋和大陸的植物群和動物群與現代相當。哺乳動物和鳥類仍然是佔主導地位的陸生脊椎動物,並發展出多種形式來適應不同環境。第一個原始人,人類的祖先,出現在非洲並擴散到歐亞大陸。
因為較冷的氣候,許多熱帶植物物種被落葉森林和草地的取代。草因此多樣化,大大地促進食草哺乳動物的進化,創造了今天的許多食草動物如馬,羚羊,和野牛。
在植物界中,高等植物區系與現代的幾乎沒有什麼差別,低等植物中淡水硅藻較為常見。植物地理區已與現代近似。在古地理方面,在大陸邊緣地區發生了小規模的海侵。在地殼運動方面,到了上新世,許多古近紀時形成的新山系繼續隆起,山勢基本與現代相近,如歐洲的阿爾卑斯山、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南美的安底斯山等等。
新近紀
古新世紀,始新世出現了騰衝-班戈、庫牙克-格爾木新的隆起帶,西崑崙隆起帶向東拓展,祁連隆起帶加寬,松潘-甘孜隆起區範圍向東有所萎縮。漸新世期間,岡底斯和喜馬拉雅帶掘起,崑崙-阿爾金-祁連的進一步隆起,造成了整個高原的周緣為山系、而腹地為盆的宏觀地貌格局。
新近紀玄武岩漿
根據在高原及鄰區近7年完成的1∶250000地質填圖資料,劃分出青藏高原及鄰區古近系-新近系殘留盆地共92個。沉積範圍大且序列完整的盆地分佈在高原周緣和腹地。在高原的南、北和東緣,沿區域性大斷裂帶分佈許多走滑拉分盆地。古新世—始新世海相地層僅分佈在藏南和新疆葉城地區。藏南半深海-深海沉積沿江孜-薩嘎-郭雅拉-桑麥一線分佈,其海水東淺西深,西部為活動型,反映新特提斯洋閉合的時間從東向西變新,地殼抬升首先開始於東側。晚白堊世隆起區主要分佈在研究區東北部,高原總體地貌格局為東北西南低。深層水綜合南海ODP1148站、1146站和1143站沉積物物性、底棲有孔蟲、同位素等資料,探討早中新世以來南海深層水的演化特徵。結果表明,在21~17Ma、15~10Ma和10~5Ma3個時間段分別對應3個富含紅褐色粘土的岩性單元,其紅色參數增高指示南海深層水中溶解氧含量的增加。對比發現,前兩階段的深層水增氧與南極底層水和北大西洋組合水增強有關,前南海與外地的底層水基本是相互連通的。10Ma以後,南海深層水溶解氧降低,同時分別處於下深層水的1148站和上深層水的1146站之間的CaCO3含量變化加大,喜氧底棲有孔蟲減少,底棲δ13C在~10Ma大幅度減輕,說明南海當時的深層水受大洋深層水的控制減弱。推測主要是南海海盆自16~15Ma停止擴張以後,南海逐漸關閉引起本地深層水開始形成的緣故。從6Ma左右開始出現大量的太平洋底層水和深層水的底棲有孔蟲標誌種,1148站和1146站在5~3Ma期間的CaCO3含量之差達到40%,標誌南海深層水最大分異期。除了全球氣候變冷、北半球結冰引起太平洋深層水擴張的影響之外,南海海盆由於更強烈向東俯衝而進一步下沉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南海深層水演化進入現代模式,兩站之間的CaCO3含量之差穩定在10%左右,厭氧底棲種丰度增加。
太平洋底層水和深層水的標誌種相繼在1.2Ma和0.9Ma大量減少,底棲δ13C也同時大幅度變輕到新近紀的最低值,表明太平洋底層水的影響基本消失,太平洋深層水的影響也大大減弱。因此,標準現代模式的南海深層水,推測主要由於“中更新世氣候轉型”時期巴士海峽下面的海檻抬升到接近2600m的深度時,才開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