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世

中新世

中新世(Miocene)為地質年代新近紀的第一個時期,開始於2300萬年前到533萬年前,介於漸新世(Oligocene)與上新世(Pliocene)之間。中新世是由查理斯·萊爾所命名的。

地質學


(圖)中新世
(圖)中新世
中新世是地質年代中一個紀,開始於同位素年齡23.03±0.05百萬年(Ma),持續了41.7Ma。“新近紀”一名中的“新”是neo-的意譯,“近”則是-gene的音譯,併兼顧了字面意義。新近紀內,植物和動物已逐漸接近現代。出現三趾馬。有孔蟲為N4-N23帶。新近紀屬於顯生宙新生代,新近紀的上一紀是古近紀,有爭議的下一紀為第四紀。新近紀包括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全新世。
地質學是對地球的起源、歷史和結構進行研究的學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圈層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在現階段,由於觀察、研究條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為研究對象,並涉及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質。
(圖)中新世
(圖)中新世
地質學的知識比較零星分散。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如從地中開採金屬、黏土、煤和鹽的一些知識,早已為礦工和有關的人們所知曉,而自然哲學家們則大都脫離這些實踐,獨立形成自己的思辨性的地質理論。地質學在18世紀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並在19世紀早期達到成熟階段。
18世紀末關於地質形成理論有非常激烈的爭論,這場熱烈的爭論,一方是強調形成地層的水的作用的水成說派,另一方是強調火的作用的火成說派。1790年至1830年這一段時期被稱為“地質學的英雄時代”。在這個時期,在考察岩層順序以及岩層所含礦物和化石上,人們做了大量工作。工作方法的一大進步表現在用根據化石內容來進行岩層分類。
岩石學是地質學的一個分支,是研究岩石的一門科學。

岩石學


(圖)中新世
(圖)中新世
岩石學主要研究岩石的化學成分、礦物成分、岩石的結構和構造,岩石的成因、變化規律、分佈狀況以及其實用的意義。岩石學分類對火成岩水成岩變質岩進行研究。岩石學的研究為找礦勘探、地下水開發、工程建設規劃提供基礎信息,其成果廣泛應用到礦床學、地球化學、構造地質學等學科中。
新生代
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它從6400萬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隨著恐龍的滅絕,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始。新生代現在一般被分為三個紀:古近紀、新近紀和有爭議的第四紀。這三個紀又可劃分為七個世: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屬古近紀),中新世、上新世(屬新近紀),更新世、全新世(屬第四紀)。在過去,古近紀和新近紀常合併為第三紀,它們因而也曾分別被叫做早第三紀和晚第三紀。
新生代是哺乳動物的時代。在新生代中,哺乳動物從微小簡單的原始哺乳動物發展到佔據各個生態圈的巨大的動物群。在新生代內,鳥和被子植物也有很大的發展。新生代中,盤古大陸徹底分裂,地球上的各個大陸逐漸移動到今天的位置上。
哺乳動物
(圖)中新世
(圖)中新世
是脊椎動物亞門下的一個綱,其學名是哺乳綱(Mammalia,來自拉丁文「mamma」,意思是乳房)。除六種最原始的哺乳動物外所有的哺乳動物都是直接生產後代的。全世界一共有估計4000種左右哺乳動物,人類也是其中之一。
最早的哺乳動物化石是在中國發現的吳氏巨顱獸(Hadrocodium wui),它生活在2億年前的侏羅紀。從化石上看,哺乳動物(尤其是早期的哺乳動物)與爬行動物非常重要的區別在於其牙齒。爬行動物的每顆牙齒都是同樣的,彼此沒有區別,而哺乳動物的牙齒按它們在頜上的不同位置分化成不同的形態,動物學家可以透過各種牙齒類型的排列(齒列)來辨識不同品種的動物。此外爬行動物的牙齒不斷更新,哺乳動物的牙齒除乳牙外不再更新。在動物界中只有哺乳動物耳中有三塊骨頭。它們是由爬行動物的兩塊頜骨進化而來的。到第三紀為止所有的哺乳動物都很小。在恐龍滅絕后哺乳動物佔據了許多生態位。到第四紀哺乳動物已經成為陸地上占支配地位的動物了。

歷史事件


2004年3月《科學》周刊 報道了阿瓦什另一地點發現的晚,中新世人科牙齒化石。
2003年4月5日在北京舉行的“青藏高原”研究項目年會上,科學家報告了近年來在青藏高原北側的甘肅隴西地區發現的一套中新世形成的黃土一古土壤序列。
2002年,中科院在南京召開“雙溝醉猿”國際學術會議,與會者一致認為,雙溝醉猿”時代為中新世,距今約1000萬年。

歷史發現


(圖)中新世
(圖)中新世
中新世(距今1500萬年—1200萬年)時,甘肅古陸呈現出一派生機,適宜的氣候使大型哺乳動物得以發展,由於無大的地理阻隔,它們交流、遷徙非常方便、頻繁。
經科學工作者考察,臨夏盆地中中新統出露廣泛,主要地點有廣河縣的買家巷、上庄、阿里麻土、楊家、官坊、下寺溝等,東鄉縣境內的上溝和尕李家等地點,和政縣的楊杜家村老溝、關灘溝、新政碌麻山等地點,都含有中中新世哺乳類化石,尤以廣河、和政出土化石最多。中中新統為一套內陸河湖相交互沉積的褐紅色砂質黏土岩、砂岩及膠結鬆散的礫岩組成,沿地層踏勘,發現隔段地層間有相變現象,而化石產出層位不變,故提供了較為可靠的時代依據。
中新世哺乳類化石最早見於文獻記錄的是在1966年,並收入《西北地區區域地層表(甘肅省分冊)》 (1980年)。當時甘肅省地質局第一區域地質測量隊在臨夏盆地開展地質普查過程中,在和政縣楊杜家村的鹹水河組中上段發現了一批化石,后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有關人員鑒定為鏟齒象、安琪馬、利齒豬等。此後又陸續發現了許多材料,分別采自廣河、和政及東鄉。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多家科研單位、博物館來臨夏盆地工作,並採獲了大量化石標本,這表明了臨夏是我國產中中新世化石最多的地區之一。
化石名單如下(只記述屬或種):跳兔、小跳兔、河狸、戈壁犬、半熊、假貓、嵌齒象、鋸齒象、同心鏟齒象、葛氏鏟齒象、安琪馬、爪獸、堊齒犀、西班牙犀、利齒豬、中間丘利齒豬、藍田庫班豬、古鹿和角羊等。
從以上哺乳類化石名單中可以看出,因有典型化石安琪馬存在,其時代屬中中新世無疑。從整個化石名單中可以看出以象類、犀類、豬類為主,尤其是鏟齒象的材料佔多數,間或也發現有嵌齒象和鋸齒象。臨夏利齒豬比山旺期的同屬動物形態上都顯得進步,如頭骨、牙齒等處。雖然材料比較多,但與我國其他地區,如寧夏同心、陝西藍田、內蒙古通古爾地區,以及前蘇聯境內的吉爾吉斯等地相比,並無大的區別。不過卻可以確定時代,即相當於中中新世晚期的通古爾期,與歐洲相對應為阿斯塔拉分期。按葉捷、賈航於1986年對寧夏同心中新世鏟齒象的研究,認為同心鏟齒象與葛氏鏟齒象相比有6點明顯不同,得出同心種的特徵顯得比較原始,而且前者層位要比後者低。
臨夏盆地也發現有這兩種鏟齒象,但從發現地層看,基本在一個層位上,偶然也有差別,但不是很大,上下相距在1米—2米範圍內,我們多將其視為同層位。由於化石材料多出於農民掏挖的深洞中,且這一時期地層相變比較多,難於判斷地層間的微細變化,也有可能是一種上下層關係,這有待以後證實。
臨夏等地發現的鏟齒象是象類中一種特化類型,鏟齒象下頜門齒特化變得短而寬,與特別長的呈鏟斗狀的下頜連在一起,形成一把鏟子,故名鏟齒象。它就靠這個巨大的鏟斗在沼澤中挖掘植物,沒有現代象那樣靈活的大鼻子。
發現了十分罕見的鏟齒象腦化石,引起了國內古生物學界的重視。這個腦化石是天津自然博物館的技術人員在修理從甘肅和政縣徵集的鏟齒象化石時,於骨盆中發現一飯碗大小的石核狀東西,取出后發現是一枚完好無損的象腦化石。這個腦化初可能是在隨該動物遺體被水搬運、衝擊的過程中,從腦顱中滾落到骨盆中,與骨盆一起埋藏了起來

伸展作用


(圖)中新世
(圖)中新世
沿紅河斷裂帶(RRFZ)分佈的點蒼山變質核雜岩是一個不完整的變質核雜岩,它由兩個特徵迥異的單元組成,包括被同構造二長花崗岩侵入角閃岩相構造岩組成的下盤和綠片岩相的拆離斷層帶。下盤岩石包括具有高溫構造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運動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離斷層帶是一個上盤向E到SE伸展剪切的低溫剪切帶,由具有剪應變和壓應變的典型S-L糜棱岩構成。
低溫構造岩也包括發育於下盤的幾個糜棱岩化似疣狀二長花崗岩侵入體。變質核雜岩與西側覆蓋未變質的中生代沉積岩並置,東部受第四紀斷層作用影響為沿洱海分佈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積盆地。通過對點蒼山變質核雜岩的構造研究,結合鄰區變質核雜岩的地質年代學及古地磁學分析,位於東南亞紅河斷裂和實皆斷裂帶之間的扇形區域內出現的變質核雜岩與漸新世-中新世時期區域性伸展作用有關,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塊的差異性旋轉產生的,其原因是由於約33Ma開始斜向俯衝的印度板塊的順時針旋轉和回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