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

西夏國都興慶的別稱

中興是西夏國都興慶的別稱。

基本介紹


13世紀初,蒙古兵進攻西夏,退兵后,夏桓宗純佑修復被破壞的城堡,大赦境內,改興慶府為中興府。此後的10餘年間,蒙古又接連圍逼中興府。1227年,末帝睍出降,中興府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
中興(興慶)
中興(興慶)
今為寧夏銀川市。城長方形,周18餘里,護城河闊10丈,南北各兩門,東西各一門。後周時為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所屬的懷遠縣,宋初廢縣為鎮。西夏奠基者李繼遷奪取宋靈州后,改靈州為西平府,作為統治中心。子李德明繼位后,認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如懷遠形勢有利。1020年北渡黃河建城,定都於此,名為興州。李德明子李元昊(即西夏景宗)繼位后,1033年又廣建宮城,升興州為興慶府。並於此正式立文武班;建立西夏統治機構。築台城南,於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在此受冊,即皇帝位。西夏曆代皇帝皆以此為都城。西夏崇宗李乾順時期進行修建。先後建有戒壇寺、高台寺、承天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