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
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經濟轉型指的是資源配置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包括發展模式、發展要素、發展路徑等等轉變。從國際經驗看,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新型工業化國家,無一不是在經濟轉型升級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的。
我國從九五計劃開始即提出了經濟轉型問題。
經濟轉型(transition)或經濟轉軌(transformation)是指一種經濟運行狀態轉向另一種經濟運行狀態。這種轉變有四個關鍵要素:轉型目標模式、轉型初始條件、轉型過程方式和轉型終極條件。其中,轉型目標模式以及所謂漸進和激進兩種轉型方式的比較已是人們熟悉的命題,而對轉型的條件研究卻有所忽略。
中國經濟轉型
“轉型”作為一個基本概念,最初應用在數學、醫學和語言學領域,後來才延伸到社會學和經濟學領域。布哈林在研究市場經濟向計劃經濟的轉型過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經濟轉型”的概念。對經濟轉型的表述及研究的側重點均有不同,中文文獻往往以“改革、轉型、漸進和轉化”來描述。
就經濟轉型的概念而言,經濟轉型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在一定時期內發生的根本變化。具體地講,經濟轉型是經濟體制的更新,是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經濟結構的提升,是支柱產業的替換,是國民經濟體制和結構發生的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經濟轉型不是社會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任何一個國家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都會面臨經濟轉型的問題。即使是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經濟非常發達的西方國家,其經濟體制和經濟結構也並非盡善盡美,也存在著現存經濟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經濟制度轉型的過程,也存在著從某種經濟結構向另一種經濟結構過渡的過程。
經濟轉型漫畫
“經濟轉型”代表著一連串重要的歷史事件:2001年5月,阜新市第九次黨代會勝利召開,鮮明地提出:以經濟轉型為主線加快發展。這是阜新首次明確提出經濟轉型命題。同年12月28日,國務院正式下發文件,批准阜新為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經濟轉型這一科學命題,迅速在全國400多個能源城市普及,並被正式寫入“中央11號文件”及“十六大”報告。今年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經濟轉型再一次被提及。作為一個使用頻率已經相當高而且涵義深遠的流行辭彙,“經濟轉型”毫不猶豫地走進了《辭海》。
據了解,收錄“經濟轉型”這一辭彙的《現代漢語辭海》是在1996年修訂本基礎上的2002年的增補本。《辭海》中對“經濟”的解釋為:“經濟學上指社會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活動”,“轉”是指改換方向、位置、形勢、情況等。以前的《辭海》中既沒有“轉型”也沒有“經濟轉型”這一片語,“經濟轉型”完全由阜新創造。
中國經濟轉型
鄧小平同志關於中國經濟改革的三個衡量標準,最核心的問題仍然是經濟增長。雖然尋求經濟增長是轉型國家改革的共同出發點,但把經濟增長作為衡量改革成敗的標準,而不是把建立市場經濟制度作為衡量改革成敗的標準,是中國和其他國家轉型道路的根本差別。也許,正是這種完全務實的態度,才避免了出現類似蘇聯、東歐轉型國家市場經濟理性建構主義的風險。中國的經濟轉型始自農村,中國農民包產到戶、分田單幹的首創精神,完全是經濟困頓、吃不飽肚子的現實所逼。這似乎帶有典型的局部改革的特徵;但事實上,中國的改革一開始就帶有全面改革的戰略意圖。只不過這種全面改革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而完全是從解決社會實際問題出發的角度,摸著石頭過河。從案例的角度認識中國經濟轉型道路,最為直觀的辦法是對中國的改革過程按發展階段進行實證考察。
中國經濟轉型
經濟轉型有多種分類方法,常見的有以下兩種劃分方法:
狀態劃分
按轉型的狀態劃分:分為體制轉型和結構轉型。
經濟轉型背後的三大主題投資機會
結構轉型是指從農業的、鄉村的、封閉的傳統社會向工業的、城鎮的、開放的現代社會轉型。結構轉型的目的是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而在轉型過程中改變一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和區域經濟體系中的地位。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市場結構、供求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區域布局結構等等。因此,結構轉型又包括產業結構調整、技術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和區域布局結構調整等。
另外,有的學者把經濟轉型的狀態分為四類:經濟體制轉型、發展戰略轉型、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經濟結構轉型等。我們認為,無論怎麼劃分,經濟轉型都不外乎體制轉型和結構轉型兩種類型。
速度劃分
按轉型的速度劃分:分為激進式轉型和漸進式轉型。
激進式轉型。指實施激進而全面的改革計劃,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進行儘可能多的改革。大多數學者把俄羅斯和東歐“休克療法”的經濟改革稱為激進式轉型。激進式轉型注重的是改革的終極目標。
漸進式轉型。指通過部分的和分階段的改革,在儘可能不引起社會震蕩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實現改革的目標。多數學者把中國“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濟改革稱為漸進式轉型。漸進式轉型注重的是改革過程。
在某種程度上,全國新一輪經濟轉型浪潮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轉型的延續和發展。因此,要研究當前中國的經濟轉型,必須先研究改革開放后的經濟轉型。改革開放后,中國從計劃經濟邁向了市場經濟,階段性過渡是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轉型的主要特徵。有專家認為,中國的經濟轉型一開始並不是朝著市場經濟發展,通常採用“先試驗后推廣”和“不斷調整目標”等做法。總體上講經濟轉型是漸進的,但在某個階段也有激進的性質。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過程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即經濟的自由化、市場化、民營化和國際化。
其一,在經濟自由化的過程中,中國經歷了一個從農村到城市的漸進式改革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核心的農村改革,使農民獲得了土地使用權,以放開國有企業自主經營權為核心的改革,使國有企業初步擺脫了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同時也使非國有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
其二,經濟市場化的改革將國營企業推向了市場,與其他所有制企業展開競爭。
其三,經濟民營化改革強調了產權的重要性,允許了經濟更大程度上的經濟自由,各種所有制的競爭,使非國有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
其四,經濟國際化的改革,使中國經濟在加速工業化、城市化和市場化的同時能夠面對世界新經濟的挑戰,逐步向國際經濟一體化過渡,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世界經濟一體化中來。
中國經濟轉型
目前,中國進入了經濟轉型的新階段,社會制度的創新和社會秩序的確立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主要難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基本確立。市場化利益主體和市場化行為日趨成熟,市場體制自身的局限和弊端例如:市場失靈,市場缺失,市場抑制,以及市場化主體行為的不理性都開始出現。因此,加速制度變遷和制度創新步伐,利用明確而又穩定的制度安排促進利益主體資源配置及效率的發揮,利用政府宏觀調控的力量消除新體制導致的經濟不穩定性都成為下一階段改革的重要內容。
在農村經濟上,農業增長和農民增收的問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問題、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的問題,成為21世紀突出的中國問題。“三農問題”的根本就是在市場經濟競爭中弱勢產業和落後經濟難以實現突破性的發展,尤其面對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挑戰,會越來越處於不利的發展局面。市場經濟以放為主的轉型實踐證明,中國未來的農業前途還在於通過工業反哺農業,走組織化的現代生產道路。在國有企業和所有制結構的調整方面,中國正在面臨核心競爭力、自主創新能力和公有制主體地位的艱難抉擇。市場經濟體制與中國政治框架的不協調,伴隨市場運行機制的不斷發展,矛盾日益突出,經濟和政治的協調以及社會主義制度的創新,馬克思主義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使中國的學者能夠思考比西方轉型學者更多的問題。這個階段的難題,也成為轉型深化期中國經濟轉型模式研究的主題。
經濟轉型環境的新變化
從國內看,經濟轉型環境有兩個值得重視的變化。
一是經濟發展的要素條件正在或將要發生新的變化,主要是指成本上升和要素組合變動。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勞動力、土地、礦產資源等這樣一些經濟增長的基礎要素成本都在上升,傳統行業及其增長方式的利潤空間已經逐漸變小。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加上儲蓄率在逐步下降,過去長期支撐經濟增長的高投資模式將難以為繼。
二是經濟增長面臨的國內輿論環境在發生變化,信息傳播和社會評估十分活躍。網際網路、微博、博客等新媒體,把經濟轉型不到位的許多信息都第一時間公布出來。此外,學術界和社會團體組織的與經濟轉型有關的各類評估也相當活躍。還有一些社會調研機構都在不斷地發布與經濟轉型有關的評估結果。儘管這些結果不能決定各地幹部的升遷,但是它能形成一種輿論環境,逼著政府進行反思,進而推動政府加快轉變職能。
從國際環境看,也有兩個重要的變化:
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動承諾。對這一輪國際金融危機的原因、影響和教訓,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反思,如,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係等等。也就是說,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我們要清醒地看到自己存在的不足,我國的經濟轉型步伐必須要加快,政府相關的職能必然也要加快轉型。我國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要下降40%至45%,這是我們主動承諾的減排義務。然而這個承諾對我國經濟轉型又是一個壓力,例如“十二五”時期單位GDP的碳排放就要下降17%,這個約束性指標與我國的減排承諾是有內在聯繫的。在實施中還有一些具體問題需要研究,減排的約束性指標分配到各個省應當是多少,如何區別不同省情,怎樣才能完成?這確實會對政府轉型帶來新的考驗。
二是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市場重心可能發生轉移。我國現在面臨的外部經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傳統的出口工業面臨激烈競爭,原有的市場份額有可能會重組。我國面臨著全球經濟格局所發生的深刻調整和市場重心的轉移,逼迫我們加快轉變粗放的出口增長方式,進而要求政府加快轉變涉外經濟管理職能。在這種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反思對政府、市場、社會三者關係的認識。曾經比較流行的觀點主張建立“小政府、大市場、大社會”,現在看可能是不夠準確的。比如公共服務,當前,社會大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遠遠超過過去任何時候,在這個時候強調公共服務領域實行“小政府”是否合適?如果依靠“大市場”,在公共服務的提供方面,市場是可以起作用的;但市場再大也代替不了政府的公共服務職能,最終平衡公共利益、實現社會正義,不可能靠市場。再說“大社會”,社會領域的許多事情無疑需要發達的社會組織、基層群眾自治、民主參與來處理,政府無疑也需要依託它們,創新社會治理模式,但是分散的社會再大也替代不了政府的社會管理職能。所以,要依託活躍的市場和廣泛的社會參與,建設有限的政府、有效的政府和有責的政府。
全球最大的共同基金領航(Vanguard)相關高管日前表示,看好中國經濟轉型和經濟增長動力,中國持續推行的金融改革,將有助於外國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
領航投資香港有限公司大中華區總裁林曉東說,中國市場是全球投資組合的一個重要部分,看好中國的整體經濟與市場發展。中國經濟自年初顯著放緩后表現出回穩跡象,內需仍然偏軟,尤其在一些產能和供給過剩的製造業和房地產業,投資增速持續放緩。進入下半年,隨著全球經濟好轉、寬鬆政策效果顯現,經濟增長有望反彈,確保穩增長,同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他對中國的長期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推行結構性改革以平衡經濟增長動力,尤其是金融改革和資本項目開放預期,亦是今年的重點。這為外國投資者提供更佳的途徑,以投資於中國資本市場。中國是全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於國際投資者分散投資。
加入WTO后,中國經濟正飛速地邁向國際化。在國際化競爭和較量的進程中,中國經濟將出現一種新觀念、新技術和新體制相結合的經濟轉型模式。這種經濟轉型模式不僅是中國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且還將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入了WTO后,中國的一些優勢行業如紡織、服裝、鞋類、玩具、機電等由於不再受到最惠國、反傾銷之類的威脅,因而得到迅猛發展。這些優勢行業在迅速佔領世界市場的同時,也在發展壯大中佔領了世界生產技術的制高點。以服裝為例,2005年中國服裝在歐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設限的情況下,許多產品的外貿出口量和2004年相比仍實現了翻番。中國服裝業在向世界市場的邁進中,生產技術和組織管理水平得到了鍛煉和提升,達到和超越了世界一流水平,令歐盟和美國的服裝生產界感到震驚。
因此,在部分地區的經濟轉型中,有的地區(如阜新市新邱區)把服裝行業作為了產業的發展方向,並且完成了一定數量的外貿出口。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在未來的全國經濟轉型中,我國的優勢行業將是一些地區的最佳選擇。
經濟轉型背後的三大主題投資機會
當前,全國許多地區提出了經濟轉型的構想,並且許多地區還制訂了經濟轉型規劃。其它地區雖然沒有提出經濟轉型的問題,但是實質上也在做著經濟轉型的工作。整體上看,全國經濟轉型可分為北方的經濟轉型和南方的經濟轉型,並且南北雙方的經濟轉型有著明顯區別。
北方的經濟轉型以東北三省為代表,南方的經濟轉型以粵、浙、閩等省為代表。北方是我國的能源基地,改革開放近二十多年來的能源開採利用,許多地區能源開採業進入了萎縮期,由於資源的逐漸枯竭,導致了一些社會矛盾的出現。東北以阜新市、遼源市、伊春市、大慶市為代表的四個國務院資源型經濟轉型試點城市,轉型的主要任務是減少能源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另外,北方是我國重型製造業基地,但是製造業整體水平落後。面對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態勢,北方工業需要有新的提升。
因此,北方經濟轉型的核心是發展替代產業、接續產業,其次是產業技術升級和經濟制度創新。也就是說北方經濟轉型是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技術進步為輔的經濟轉型。南方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是中國經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核心地帶”,儘管如此,南方經濟與世界發達經濟還存在著生產技術、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南方經濟轉型的核心是推進產業技術進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質上是與世界經濟接軌,參與世界競爭。
縱觀當前全國的經濟轉型,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中國當前經濟轉型的實質就是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經濟發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全國許多地區的傳統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強,受到國家產業政策、資源和環境的制約,不能更好地參與到國際競爭中來。因此,全國經濟轉型的重點是用現代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使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
轉型的主要任務是開發和應用先進技術、工藝和裝備,在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出口和控制污染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
轉型的方向是發展高科技,用科技化帶動產業化。當前的世界經濟是高科技主導下全球一體化經濟,高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因此,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提高高科技產品的市場份額和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使高科技產業化是經濟轉型的必然方向。
中國經濟轉型面臨的問題
改革開放推動中國實現了三大社會經濟轉型,走上了現代化、市場化、城市化、全球化的發展軌道。然而,社會經濟轉型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市場化改革也積累了許多問題,使當前中國發展面臨一些難題。社會經濟轉型帶來了四大問題:
一是貧富差距拉大,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危險趨勢。
二是社會事業發展嚴重滯后,民生問題凸顯。特別是市場經濟所必然要求的社會保障制度,至今沒有建立起來,諸如就業難、上學難、看病貴、住房貴、治安亂等這些牽涉到百姓民生問題。
三是發展方式粗放,生態遭破壞,環境被污染。
四是權力和社會腐敗嚴重。近期廣東試點官員財產申報試點制度,逐漸將推廣至全國,各地官員開始拋售房產,有官員日拋房8套正逐漸敗露了這麼多年以來的腐敗現象。
世界經濟的兩個主要特徵就是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信息化的突起,經濟全球化是對全球資源和市場追逐的結果,經濟信息化則是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使然,在這場競爭中世界經濟將轉向以商務電子化為代表的新經濟。
新經濟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革命的帶動下,將發展成為以生命科學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空間技術、海洋技術、環境技術和管理技術等七大高科技產業為支撐的龍頭經濟。有的學者甚至把這種新經濟稱為第三次產業革命。
提升的歷史
世界經濟轉型的歷史是一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的歷史,又是一部新興產業崛起的歷史。世界各地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儘管有許多新興產業的崛起和發展,但是除了一些資源型產業因資源枯竭而退出歷史舞台外,傳統產業並不會因經濟轉型而成為終結者,相反傳統產業會在經濟轉型中得到更大程度地改造和提升。
新興產業在發展過程中,由於缺乏強有力的技術、市場和管理支撐,會遇到許多問題。只有在經過漫長而痛苦的孕育發展期后新興產業才可能成為某個區域的支柱產業。因而,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融合,才是經濟轉型的最快和最佳選擇。在經濟轉型中,讓高新技術和商務電子技術與傳統產業相結合,來帶動人才流、技術流、資金流的流動,從而推進市場資源進行整合,最終促成傳統產業升級換代是推進經濟轉型的有效方法。
轉型升級與可持續發展
經濟轉型與可持續發展是經濟領域內的兩個不同概念。兩者是緊密聯繫的,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濟轉型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內在需求,是必要條件,可持續發展是經濟轉型的目標。
回顧世界經濟發展歷程,世界經濟時時刻刻都處在轉型之中。生產力發展的進步性決定了經濟發展必須不斷克服自身發展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這個自身不斷修正克服矛盾的過程便是經濟轉型。也正是由於經濟轉型,經濟才會在曲折中發生前進,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經濟轉型作用於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發生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雖然社會基層是推進經濟轉型的中堅力量,但是離不開政府作用的發揮。政府在經濟轉型中發揮著調整生產關係、合理分配生產資源、引領科技進步的作用。政府作用發揮的優劣,決定了經濟轉型能否順利進行,經濟轉型進展的快慢,決定了經濟能否順利實現可持續發展。
需求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長久之策
需求結構包括內外需結構,內需中的消費與投資結構。我國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投資、消費、出口貿易共同作用驅動的,人們稱之為“三駕馬車”的驅動方式。而在“三駕馬車”中,最穩定、最長效、最可持續的拉動力是國內居民的消費,消費對促進生產發展、國民經濟增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人的消費。消費是生產的先導,沒有消費就不需要生產;廣大城鄉居民數量不斷增加和質量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推動著生產不斷發展,規定或引導著一國經濟向深度和廣度進軍。
但必須指出的是,長期以來我國需求結構不合理,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陷,即主要靠擴大投資需求和對外出口需求驅動經濟增長,居民消費率過低,對經濟拉動不力。2007年,我國最終消費率僅為52%,其中居民消費率為35.4%,與歷史最高水平的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近17個百分點。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平均消費率穩定在73%~79%,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最終消費率也達到65%~70%左右。消費率偏低,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結果必然帶來經濟比例關係失衡,大量生產能力閑置,由此形成的無效投資和銀行呆壞賬增加,直接影響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
世界金融危機爆發后,我國經濟之所以出現嚴重下行壓力,主要癥結之一也就出在這種需求結構上。一旦外需產生波動,出現需求萎縮,國內經濟增長勢必隨之遭受影響和衝擊,不得不進行需求結構調整。因此要推進和實現我國經濟的整體轉型,理所當然應首先調整需求結構,把擴大國內居民消費需求作為當下保增長的現實選擇,又作為推進我國經濟整體轉型的持久動力和增進社會福祉的根本途徑。
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各級政府已出台了一整套擴大消費政策舉措,可謂措施密集,涵蓋範圍十分廣泛,涉及消費的所有環節,已對今年以來保增長產生了一定的拉動作用。現在的問題是,需要我們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對提高居民消費率,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作用作出總體規劃。筆者認為,從近期來說,應把功夫下在認真落實各級政府已出台的大量刺激消費需求的政策上。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要加大力度保就業,保就業才能保消費。同時應將住房和汽車銷售作為重點,調整相關政策,引導房屋開發商適當降低價格。把汽車和住房市場搞活了,就能增加一系列相關產品的消費。還應積極培育文化消費和健康消費,促進居民消費結構升級。
從長遠來說,必須著力調整我國的收入分配結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有利於促進消費的城鄉基本設施投資,大力發展城鄉統一的現代流通市場,擴大消費信貸等等。顯然這是一個涉及面廣、牽扯問題多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下決心、花氣力去構建。唯有完成了這項系統工程,我國經濟才得以整體轉型。
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根本任務
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是個不斷演進的動態過程,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要求和任務。從外部和內部兩個因素綜合分析,當下進行深入調整更為緊迫、更為重要。從外部因素看,集中表現為世界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格局的大調整,危機所引發的全球需求萎縮對我國出口帶來了嚴峻挑戰,全球消費模式轉變對我國出口導向型的增長方式形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從內部因素看,主要是我國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失衡,產業結構不合理、不高級,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運行質量和競爭力的主要制約因素,要求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的呼聲不斷加大。加上勞動力供給、資源與環境等約束也凸顯了深入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乃勢所必然。
一是按照調高調優的原則,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不久前中央提出了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這是確保工業產業平穩發展,提升產業水平的綜合性行動方案,將是中國走出經濟低潮的巨大引擎,理應作為調整的主要方向和政府扶持的重點。縱觀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調整”二字被置於“振興”之前,在每個規劃當中,“技術改造升級”、“淘汰落後產能”、“兼并重組”等等,幾乎是一致的關鍵詞,可見決策層對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視,我們必須把它們作為調整的主要方向和政府扶持的重點。在新一輪擴大投資需求中,應適當向這些產業實行投資傾斜。從長遠考慮,各項投資必須把這些產業的提升,落後產能淘汰作為振興規劃的主線,培植新的增長點,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全面提高十大產業競爭力。
二是加速發展現代服務業。當今世界,現代服務業的輻射功能強於製造業,發達國家的經濟重心早已轉向服務業,產業結構正從工業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我國的服務產業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也低於印度的水平,因此大力發展服務業勢在必行。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代表性行業,物流業入選十大產業投資振興規劃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中國經濟結構的主體已經到了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製造業,加快向低能耗、高效益的服務業轉變的新階段。我們不能只做“世界工廠”,更要做“世界服務提供商”,服務業將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
三是繼續鞏固和發展農業。我國農業已獲得了5年豐收,但不能掉以輕心。農業基礎還不穩固,現代農業建設成效還不顯著,必須繼續加倍努力,在農業經營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機械化、高效化上下功夫出成效,全面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農業勞動生產率。
貿易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關鍵之舉
貿易結構是指進出口貿易的比例、產品及市場構成及其相互制約的聯結關係。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和實現我國經濟持續科學發展考慮,當前急需研究和解決的是調整我國的出口貿易結構。過去我國經濟增長過多依賴出口,依賴國際市場,從一定程度上說,這是一種出口主導型經濟。今天我們要將外需主導型經濟轉變成內需主導型經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調整外貿戰略,調整出口貿易結構。
提出這一調整的根據,既出於對我國外貿現狀的現實思考,又基於對未來世界市場需求趨緊的理性分析。從外貿現狀看,近年來我國出口貿易的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每年均以20~30%的速度增加,出口貿易的依存度越來越高。2007年已高達37%,過高的出口貿易依存度帶來的貿易摩擦增加、順差擴大、國際收支不平衡等,也影響著宏觀經濟穩定。特別是這種外需主導型經濟,極易遭受國際經濟的衝擊,此次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的影響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再加上我國在對外開放過程中形成的過高的外貿依存度與國內經濟高度的內生性,外貿企業與國內商品生產和消費的兩張皮現象,使外貿純粹成了生產外匯的機器,而國內居民消費與外貿關聯度極小,這一結構性矛盾導致外向型經濟綜合效益低,對國民經濟總體貢獻小。再從國際市場需求的趨勢分析,百年一遇的世界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經濟影響之深、衝擊之重前所未有,種種跡象表明,全球消費市場萎縮、趨冷的趨勢將長期存在,而且全球包括美國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消費模式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雖然消費模式的轉變具有慣性和長期性,但對我國來說必須及早應對,因為這最終將迫使我們必須調整過去以出口創匯為核心目標的外貿發展戰略,實施貿易戰略轉型。這無論是對應對金融危機的衝擊,還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我國經濟整體轉型,都顯得十分緊迫,十分重要。
外貿戰略的調整,基本思路是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全方位提高外貿競爭力,實現外貿發展的可持續性。具體說,應在以下3個層面發力:
一是加快推進出口商品結構升級。由於我國不少企業缺少自主創新能力和自主知識產權,這樣大多出口商品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要改變這種狀況當然不是朝夕之功,但我們必須作出持久不懈的努力,加大投入,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出口,增加機電產品、裝備製造業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出口。
二是支持各類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到國際市場取得較多能源、資源勘探權、開發權。通過增加海外投資,帶動地質勘探設備、資源開發設備和技術勞務出口。鼓勵企業到海外發展加工貿易,由此帶動國內零部件和原材料出口。
三是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無論是過去還是今後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加工貿易符合我國的國情,必須繼續加以發展,前提是儘快實現加工貿易轉型升級。主要對策是,促進產品產地逐步轉移,由沿海加工為主向內陸加工轉移;促進經營方式轉換,由受託型加工向自主型加工轉型;促進生產方式轉化,由物耗加工向清潔化生產轉型;促進營銷市場轉向,由出口海外向內外市場銷售並重轉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國加工貿易效益低下的狀況,此外還應大力推行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在鞏固傳統出口市場的同時,全方位、多層次開拓新興市場。
要素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必由之路
經濟增長與發展是由勞動投入、資本投入和科技進步等多種要素決定的。在多種要素結構中,經濟增長是主要依靠物質資源要素消耗還是主要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來推動經濟增長,由此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路徑依賴。以往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後,是物質資源、能源和勞動力的巨大消耗,事實已充分證明,這種靠資源消耗的發展不可持續,必須對生產要素的投入結構進行堅決調整,方向是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由要素投入推動型轉變為科技創新推動型,這是實現我國經濟整體轉型必由之路。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看,許多國家在經濟發展初期總是傾向於高投入、高消耗、追求外延的擴大再生產來實現經濟的高增長。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歷程必然也與其他國家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一定意義上說,這在發展的某一階段是難以避免的。值得我們思考和需要作出抉擇的是,面對20世紀80年代以來,高新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在世界各國的飛速發展和廣泛運用,加上我國人口多、資源少的特殊國情,迫使我國經濟必須從既往的對生產要素的依賴中解放出來,走出一條不同於世界其他國家的發展之路,即以科技進步、自主創新打破既往的路徑依賴,進而推進我國經濟的整體轉型。在當前市場約束進一步強化,資源爭奪更加激烈,科學技術成為決定競爭成敗關鍵因素的情況下,只有把經濟增長建立在科技進步、自主創新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綜合競爭力,才有可能真正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真正實現我國經濟的整體轉型。
促進科技進步和創新,一是要強化企業在自主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企業對依靠科技創新走出困境,提升發展需求十分迫切。抓住這個機會,要鼓勵和支持大中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做大做強企業的研發機構,支持有條件的企業收購、兼并發達國家企業研發設計機構和知名品牌。應採取多種政策措施,激發企業的創新意識,完善企業的創新機制,集聚企業的創新因素,保護企業的創新成果。二是改善技術創新的市場環境。加快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加強技術諮詢、技術轉讓等中介服務,充實和完善支持自主創新的財政、金融、稅收和政府採購政策。加大政府對科技投入的力度和科技創新的獎勵力度,用多種手段鼓勵在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領域和前沿核心技術領域進行創新,爭取儘快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三是要高度重視管理和人才隊伍建設。管理與技術是驅動經濟發展的兩個車輪,缺一不可。應吸取世界各國金融危機的經驗教訓,創新管理體制和機制,努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要善待人才、用好人才,為科技人員開展科技創新搭建良好的平台。四是要充分利用好全球科技資源。金融危機造成西方國家許多產業、技術、人才過剩,應搶抓機會,利用我國較為充裕的外匯儲備,千方百計引進世界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和高端人才。
企業經濟轉型
企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的重要基礎
宏觀經濟的整體轉型,取決於企業轉型的進展和效果。因此要推進我國經濟整體轉型,必須從一個個企業做起。企業轉型的內涵非常豐富,包含多方面的任務和要求,至關重要的是要搞好企業結構轉型。企業結構關乎企業的綜合競爭能力和生產經營效益,最終決定企業的興衰成敗。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我們看到的是,凡是結構好的如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結構好的企業,都能應對得當、逆勢而上,日子過得很瀟灑;凡是固守老工藝、生產老產品或者靠仿造貼牌經營的企業,大多遭受重大創傷,甚至關門倒閉。由此可見,企業轉型升級,關鍵在結構。做好了企業結構轉型升級這篇大文章,我國經濟的整體轉型才有堅實的基礎和美好的前景。
目前我國企業結構的總體狀況是:規模小、布局散、產品質量差、技術含量低,基於此,企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必須著力抓好以下3條:
一是抓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要根據國內外市場需求,有針對性地調整現有產品結構,大力開發市場需要、盈利能力強的產品,特別是那些高附加值、低資源消耗、高生產效率、低生產成本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含量高的品牌產品。下決心淘汰哪些產能過剩、沒有銷路、經濟效益差的沒有競爭力的產品,從而實現產品結構的升級換代。針對目前不少企業產品同化,且在同一市場上相互打價格戰進行惡性競爭的客觀現實,我們建議企業應當根據企業的核心能力和市場需求變化進行產品戰略定位,推行差異化產品發展戰略,即研發和生產區別於競爭對手並在行業內具有自身特色的產品,使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能在行業內與眾不同,獨樹一幟,從而用產品或服務的特色來提高競爭優勢,獲取高於競爭對手的收益。這種戰略不失為在產能過剩、市場競爭不斷激化態勢下一種較好的產品調整戰略。
二是抓好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優化。應根據不同行業的特點,形成科學合理的企業組織結構。從集中經營層面上看,按照規模化要求和市場原則,支持有優勢的大企業以資產、資源、品牌為紐帶,實施跨地區、跨行業的聯合、兼并、重組。有條件的要逐步由國內大企業向跨國公司進而向全球企業轉型做大做強,大企業具有產業鏈條長、上下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大的特點,通過大企業的影響力和擴散效應帶動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和技術結構的合理化、高級化。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不少企業出現了機構臃腫僵化、管理層次多、管理鏈條長,因而對市場反應遲緩等問題,影響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競爭力。為此必須注意調整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協調好集團總公司與分公司之間的管理關係和權力分配,理順各職能部門的責權劃分,壓縮管理層級;理順管理流程,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運作程序。從專業化分工的層面上看,必須按專業化要求,積極扶持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企業,向“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不求做大,但求做強。也可同大企業建立密切的協作關係,納入大企業的生產運營主體系,全面提高生產社會化水平,無疑這也是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優化的一個著力點。
中國經濟轉型的奇迹,在世界矚目的經濟成就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稱讚。從改革緣起的經濟增長主題,到改革探索和體制突破過程中市場經濟體制引入,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模式的確立及不斷的改革深化,中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改革道路,成為經濟轉型的中國模式。
(一)速度不是主要的問題,階段性才是改革的突出特徵。現實地描述中國經濟轉型過程,最為典型的特徵就是改革階段的轉換。這既是中國經濟改革實踐的現實描述。也是中國經濟轉型內在實質和邏輯的體現。中國經濟轉型道路在理論和實踐的發展方面,都呈現出階段性發展的特點。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劃分不同的階段,轉型過程在總體上可以分為四個大的階段,小的階段則不計其數。改革目標明顯帶有階段性特徵,從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和轉型的目標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經歷了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改革和發展。同時,改革的風險完全和階段性調整能力、特別是制度剛性特徵相聯繫,中國經濟轉型的三次風險,不但有經濟性的而且也有政治性的,制度剛性在穩定改革方面起了關鍵性的作用。改革進程的這種可控制特點,反映了階段轉換式改革的本質特徵。
(二)全面改革和局部改革並不是刻意採取的轉型戰略,全面改革和局部改革都取決於國民經濟的改革需要和對市場經濟的層次性認識,尤其是取決於改革的次序性推進。中國經濟轉型價格先行的戰略,實踐證明是科學的轉型戰略,抓住了市場運行機制的核心,又不觸動社會宏觀層次的制度安排。有了市場經濟的微觀基礎就能有效地促進市場經濟中觀運行機制的培育,並最終實現市場經濟宏觀層次制度安排的成熟。
(三)經濟轉型理論與實踐互動的經驗表明,理論的主導性和實踐的能動性結合,就能創造性地實現制度安排的創新。這必須破除一切的理論教條,完全從經濟轉型的實踐出發,採取一切可能和多樣化的改革開放手段和措施,進行大膽地試驗,積極地創新。可以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的增長提供了制度保證,為社會主義制度創新提供了新的天地。
(四)中國經濟轉型通過階段性轉換的轉型方式較好地解決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層次性安排和改革的次序性要求在改革速度、局部改革和全面改革上的轉型難題,實現了最佳的改革組合。而克服上述轉型難題。轉型方式固然重要,但還在於是把市場經濟體製作為目的,還是把社會制度的完善作為目的,是把經濟體制的轉換作為轉型主題,還是把經濟增長同樣作為轉型經濟始終追求的主題。所幸的是,中國的轉型已經進入了宏觀層次的市場經濟體制完善和社會制度創新的發展階段,經濟轉型已經渡過了因為次序性、速度、全面改革和局部改革這些轉型難題所註定的改革風險,只要能夠通過強有力的階段性調整改善社會成員在改革成果分享上的不公,抑制影響社會政治框架的既得利益集團形成,實現社會主義制度創新,引導有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的社會秩序培育,就能徹底解決中國經濟的轉型難題,實現從傳統社會主義向現代社會主義的成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