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達山風景區位於金川西北部安寧地區一帶,距縣城42公里,景區面積近100平方公里,是古東女國和青藏高原上最古老的原始宗教——本波教聖地。
在狀如圈椅的蒼茫環山中,莽莽林海之上翻騰著萬態雲霞;流彩山崗之中,飛瀑與奇峰怪石相映相襯,剛柔相濟;凌空絕壁之間,古廟遺文光影神色雜陳期間。
嘎達山風景區
嘎達山風景區由中國碉王——關碉、龍龜飛瀑、自然天 高達240米的東巴·石菩薩、巨型岩洞、懸空古廟群、原始森林等景觀組成。
佛光奇觀
嘎達山風景區
位於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的嘎達山面積近100平方公里,由原始森林、飛瀑、奇峰怪石、懸空古廟、溶洞等眾多景觀構成,堪稱生物多樣性寶庫。山中的“東巴石菩薩”高240米,如擎天之柱,從不同方位望去,還會呈現出不同的佛像形態。
乾隆御碑
嘎達山風景區
該碑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是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珍貴文物,是目前
川西北高原保存最完好的御碑。清康熙五年(1666年),金川首領嘉勒巴向清王朝歸誠,康熙頒授嘉勒巴演化禪師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其庶孫莎羅奔帶兵跟隨川陝總督
岳鍾琪征西藏準噶爾部的叛亂,在羊峒番(今九寨溝縣一帶)作戰有功,雍正元年(1723年)奏授為大金川安撫司,莎羅奔勢力逐漸強大,乾隆十一年(1746年)為擴張領地遂攻擊小金土司澤旺,奪其印。乾隆十二年又進攻革布希扎及明正兩土司。清廷派兵前往彈壓,莎羅奔進行反抗,於是有乾隆十二至十四年(1747—1749年)和乾隆三十六至四十一年(1771—1776年)兩次金川戰役。乾隆皇帝兩次用兵金川,調集全國25個省的10餘萬兵力,耗銀一億多兩,前後費時29年,乾隆“十大武功”佔有其二,可見戰爭之酷烈、抵抗之頑強,被史家稱為“歷史之謎”。乾隆平定金川后,為頌揚功績,傳旨親命立下次碑。
廣法寺
廣法寺位於安寧鄉末末扎村境內,距縣城33公里,在大金川河東岸。《美言寶論》中有關記載說嘉絨地區本教徒吉爾多美在嘉絨墨爾多山西面的巴亞皚的右上方(即阿壩州金川縣與
甘孜州丹巴縣交界處)掘出過漢族本教大師勒黨芒波秘藏的本教經典35部,其中有留言和建築雍仲拉頂寺的圖紙,指點後人要在大渡河上游一處彎形(即地、水、山均呈弧形)的地方建一座本波教寺院,即雍忠拉頂寺,“雍忠”意為吉祥神,由本教八個派別中的雍忠本得名,為本教寺院。乾隆滅本教興黃教,撥銀重修,賜名廣法寺,並御書“正教恆宣”匾額,為全國四大皇廟之一,為乾隆以來四川西北藏族地區的宗教中心。該寺原佔地百畝,建築宏偉壯觀,規模巨大,所藏經典甚多,鼎盛時期住寺僧人曾達2000餘人。每逢宗教節日,來自十八土司及青海、甘肅和內地的藏漢信徒數萬餘人,聚集於此,熱鬧非凡。嘉絨佛教徒欲進藏深造,如無廣法寺所授名號,入藏無果,有則可優厚晉級。寺內有能盛兩百桶水的大銅鍋,實為稀有之物,它顯示出藏族人極高的鑄造技藝。
中國碉王——關碉
嘎達山風景區
關碉位於金川縣馬爾幫鄉境內,是300百多年前金川兒女為抵禦外敵而修建的。整碉高達49.5米,巍然聳立,直入雲霄。整碉採用全石結構,呈梯形,內空,四周均勻分佈瞭望孔,是目前已知保存較好的最高古碉,被譽為“中國碉王”。本世紀40年代,著名學者馬長壽先生在考察井岡山五次反圍剿的碉堡時指出:“中國之碉源出四川,四川之碉源出金川”,這是
嘉絨藏族對豐富戰爭藝術的傑出貢獻,著名美國記者索爾茲伯看到金川的石碉驚嘆,這是世界建築史上的明珠。關碉經過幾百年的風吹日晒、寒冬酷暑,經歷幾次地震侵襲而依然矗立不倒,充分體現了金川兒女高超的建築技能。
龍龜飛瀑
嘎達山風景區
進入嘎達山境內,在茫茫林海之中,千米之外便能看見繚繞的水霧若隱若現,聽見洶湧咆哮的流水在山林間回蕩。慢慢走近,一掛瀑布猶如一條巨龍自天而降,懸在200多米高的綠色岩壁上,被飛瀑一分為二的岩壁左邊形如一條正在飛舞的金黃色巨龍,右邊則似一翹首張望的巨龜,飛瀑四周相依著大小近十個瀑布,每個瀑布均一瀑幾疊。
東巴·石菩薩
穿行在嘎達山茫茫林海中,一巨石愕然矗立,高達240餘米,如擎天之柱,立地穿宇,讓人的心靈震撼,驚嘆世間竟有如此高大的孤立巨石。
從不同的方位看,巨石都是一尊佛像在你眼前。
每日清晨,日出當空,雲霧繚繞,鳥蟲齊鳴,放眼望去,石菩薩猶如披上了一層薄薄的金紗,淡淡的笑容透露出普度眾生的慈祥,給人以心靈深處無限慰藉。
神仙大掌
神仙大掌
看過“石菩薩”,再沿其背後一個高大岩壁向上搜尋,一幅天然顯示在懸崖絕壁上的碩大掌印便會躍入眼帘。其直徑從下方望去約有丈余,是嘎達山中的奇觀之一。民間傳說,它是墨爾多山神施法術留下的。當年墨爾多山神應東女國國王之邀,來到此地鎮妖除魔。那時,那裡並非是一個懸崖峭壁,而是一個巨大的魔窟。在神與魔的交戰之中,惡魔大敗,企圖退回魔窟,休整后伺機再戰。墨爾多山神見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起一掌擊中魔窟頂岩頓時一聲巨響,山崩地裂,魔窟瞬間被岩石封住,斬斷了惡魔的退路,神掌就象一道難以打開的符,印在岩壁上永遠鎖住了那個曾經不可一世的陰深魔窟。惡魔見狀,嚇得魂飛魄散,拜倒在墨爾多山神足下,面對碩大的掌印,發誓皈依本教之法,鞍前馬後孝勞於墨爾多山神。於是巨掌便作為鐵證長此留在了峭壁之上。
巨型岩洞
嘎達山風景區
“石菩薩”基座背後有一天然巨型岩洞,目前還沒有任何人知道它究竟有多深。時而岩洞高達近百米,時而低到不足一米,時而向下深達20餘米,時而岩洞可坐卧百人,站在洞中抬頭仰望,洞頂、洞壁怪石嶙峋。
有時洞里伸手不見五指,有時一束束陽光透過洞頂石縫射進來,不知從哪兒吹來的風讓人不寒而慄,呼吸和心跳的聲音都能聽到清晰的迴音,岩洞真是神秘莫測。
古東女王頭像
嘎達山風景區
東女王頭像居於嘎達山中一座岩峰上,由一巨大岩石自然形成。其形象栩栩如生,神態逼真,如人工雕造一般。她披戴頭巾,眉目清秀,嘴唇微微開啟,象一位年輕的嘉絨藏族少女,高高在上,歲歲年年,年年歲歲注視著嘎達山神和嘎達山的風雨變換,興衰存亡。據傳,當年東女王對這片土地情深意濃,以仁政治理國政,深受滿朝文武權臣和黎民百姓的擁戴和敬仰,執政數載,國泰民安。在臨終前她曾留下遺囑,要將她安葬在嘎達山上與山神共護一方聖土。後人按照女王的遺願將其厚葬在山中后,不久其靈墓化為一座高山並在岩上自然生成一尊東女王頭像,永遠陪伴在這深山密林中,成為一大絕妙的自然景觀。
懸空古廟群
古廟群修建在密林中的絕壁之上,海拔3200米,每當朝霞滿天,或者是夕陽西下的時候,懸空古寺雲霧繚繞,霞光輝映,千奇秀麗,充滿神秘。古寺全都建在石菩薩周圍群山中的絕壁上。據有關文獻記載和民間傳說,這裡是苯波教起源地。嘎達山在鼎盛時期,密林間大小寺廟林立,鐘鼓聲聲,香火興旺,曾建有108座寺廟。最為難得的是這些古廟內一幅幅古壁畫,歷經千百年風雨,色彩艷麗,技法精堪,形象逼真。古壁畫記載了幾十位神靈殲滅鬼魔的故事和苯波教古老的宗教儀式。在廟內的牆壁上,還有一些奇奇怪怪,至今仍無人解讀的文字和圖案。等待人們進一步發掘和研究。
情人峰
嘎達山中最令人叫絕的莫過於這座情人峰。山巔的岩石好似精工雕塑,一對情人相擁而立,正含情脈脈的注視著對方。那堅實的軀體,細緻的動作,柔和的目光,充分展現了一個充滿艱辛、曲折的愛情故事。
嘎達山與眾不同,懾人心魄的魁力,並非全出自流泉飛瀑和奇異的石頭。她所擁有的歷史文化才是風景的“精神所在”。據唐人記載,公元600年左右形成的“東女國”首都,就在今天的金川縣,東女國王朝消失后,這個地區曾經繁榮一時的文明沉入了歲月的冰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