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天鵝之死的結果 展開
- 1907年米哈伊爾·福金創作的芭蕾獨舞
- 紫環樂隊搖滾歌曲
- 星光迷亂
- 1986年花城出版社出版圖書
天鵝之死
1907年米哈伊爾·福金創作的芭蕾獨舞
芭蕾獨舞《天鵝之死》表現了人類與命運,死亡進行搏鬥的堅韌頑強精神,表現了人類對生命的渴望。《天鵝之死》有著震撼人們靈魂的力量。
自1907年在俄國彼得堡初演以來,每次演出都給人以新的感受,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天鵝之死》由俄國舞蹈編導米哈伊爾·福金在1907年為安娜巴甫洛娃創作。
天鵝之死[芭蕾獨舞]
這個獨舞是Fokine為Anna Pavlova而編的。此獨舞最初定名為“天鵝”,其內容猶如一首感人的詩編,描述一隻瀕臨死亡邊緣的天鵝最後的美麗姿態。內容雖然簡單,但Pavlova的演譯令此舞劇成為所有女舞者所想嘗試的作品,亦是芭蕾舞中的經典作品。垂死的天鵝和Anna Pavlova的名字常常掛在一起,這不單止因為這作品是Fokine為她而編的,也因為她以美麗的舞姿表現出天鵝如何安靜地接受必須來臨的死亡。此外俄羅斯的Maya Plisetskaya的天鵝在臨死前作出激烈掙扎的演譯在俄羅斯和歐洲亦大受好評。
二十世紀初,俄國著名芭蕾舞演員安娜巴甫洛娃應彼得堡皇家歌劇院的邀請,在貴族會館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表演獨舞。音樂選用了法國作曲家聖桑(1835-1921年)《動物狂歡節》組曲中的第十三曲,即由大提琴與鋼琴演奏的《天鵝》。由於當時的芭蕾作品常用"天鵝"作為標題,故改為《天鵝之死》以示區別。舞蹈忠實地保持了古典芭蕾的傳統,以詩一般的靈感使表演與技巧有機地結合。通過描繪瀕死的天鵝渴求重新振翅,孤身隻影在平靜的湖面上艱難掙扎,最終默默死去時的神情,以象徵人類在現實生活中與死亡,命運進行不懈反抗的搏鬥精神。
《天鵝之死》一直作為巴甫洛娃最成功的代表作在世界各地流傳,閃爍著不息的光輝。編導者福金本人也曾評價說:"沒想到,這部作品後來竟成了新俄國舞蹈的象徵……它實際證明了舞蹈不單純是悅目的藝術,而應該是通過眼睛進入到靈魂深處的藝術。"在與巴甫洛娃討論"編什麼舞蹈合適?"時,福金順手用曼陀林彈起了聖桑的曲子-《天鵝》,當即提議用這段音樂編舞。在福金看來,巴甫洛娃那種纖細,嬌柔,略顯憂傷的神態來表演"天鵝"是再理想沒有了。於是他邊編邊教,只化了五,六分鐘時間幾乎是即興式的完成了這一舞蹈的創作。
《天鵝之死》在它代代相傳的過程中也不可能永遠保持一成不變。福金夫人曾拍攝了一套《天鵝之死》的舞台照,記錄了作品每一舞姿的變換。相比之下,今天舞台上的演出除了天鵝背朝觀眾,兩臂呈波浪形展翅出場及結尾外,其他部分都已不是福金的原貌了。後世的舞蹈家們,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特長,不斷地給作品賦予了新的含義和表演方法。就以演出《天鵝之死》達五,六千次的蘇聯著名演員瑪亞普列謝茨卡婭為例,她的每次表演,似乎每次都能給人以新鮮的感受和啟示。她並不過多地渲染"天鵝"對死的不安和絕望,而是著眼於"天鵝"對生的渴望和熱愛,以其富有非凡表現力的雙臂,譜寫了一麴生的戀歌。
此舞蹈除了描寫除了人類與動物對生命的渴望,還有一大特點:最後一個小細節。當天鵝已經倒下時,舞者原來是全身緊繃,一下子鬆懈了,讓人的心一下子揪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