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張拳
一種技擊性很強的拳種
綿張拳是一種技擊性很強的拳種。中華武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以極強的技擊能力著稱。百年來秘而不外傳,使它更富於濃烈的神秘色彩。正是由於綿張拳的保守與神秘,才使得它完整的保存了它古樸實用的特徵,也鮮為外界所知。
武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是中國古老文化的體現。這是一門技擊性很強的傳統實戰派拳法,其動作簡捷,古樸純真;陰陽互濟,內外兼修;剛柔相濟,形神兼備。
石家綿張拳在家族內部已經秘密流傳了好幾百年了,由於缺乏文字記載,只能靠口傳心授的資料回顧它漫長的歷史,未免顯得支離破碎。
石家先祖曾在元朝做過武將。到了明朝,家境沒落。萬曆年間,出了一位著名軍旅武術家石敬岩。江蘇常熟人。他身長赤髯,性魯重諾,俠肝義膽,在軍中任武師多年,身經百戰,多有戰功。據明人陸桴亭《石敬岩轉》記載,石“年已七十餘,猶力舉千鈞,盤舞丈八蛇矛,龍跳虎躍,觀者皆辟易”。崇禎八年,明軍在安徽宿松中了埋伏,石敬岩等人從早晨戰到傍晚,殺敵無算。同行壯士馬蹶被執,“公(石敬岩)大呼往救,搶鋒所及,無不披靡,圍散複合者數。已而,槍折馬斃,公揮短刀步戰,猶殺敵數十人,至死不仆”。《蘇州府志》載,石敬岩被“圍而斫之,頭既斷,猶僵立為擊刺狀。皖人異之,招其魂祀之餘宣公祠”。
著名武術家馬明達先生為紀念石敬岩去世350周年,寫過一篇《明末武術家石敬岩考述》,其中寫到,在明末民間武術人物中,最具代表的是兩個人,一個是王征南,一個是石敬岩。王征南之所以有今天這樣的赫赫名聲,關鍵在於他有幸結識了東南士人中翹楚人物黃宗羲一門,教黃宗羲之子黃百家習武,黃百家筆錄了王征南的《內家拳》,王征南就被稱為內家拳的祖師。儘管在王征南死後,內家拳就成了“廣陵絕響”,然而今天“以內家拳自命的拳種拳家不勝其多”。相比之下,知道石敬岩的人就很少,原因有兩個,其一,石敬岩的弟子吳殳是一個“一生困厄”的失意者,他雖然在詩、史、武三方面都有了不起的成就,然而身後十分寂寥,他寫石敬岩槍法的書也被歷史湮沒。其二,石敬岩是軍旅武術家,主要是大槍,以單個的實用招法(行著)為主,排斥“套子武藝”,而後來,武術恰恰選擇了“套子武藝”為發展方向,這是因為槍炮的產生,原來軍旅武術的刀槍招法失去了用武之地,套路表演成了武術的必然選擇,石敬岩當然就無人問津了。馬先生寫道:“迄今為止,我還沒有見到過以石氏為宗的任何拳械流派”。馬先生不知道,石家武藝卻在密密的一線單傳。蒼天有眼,石家武藝並沒有滅絕,真正的綿張拳也沒有滅絕。
綿張拳
後來,石家後人為躲避仇家,從江、浙一帶遷出,分成幾股,遊走江湖,居無定所,大概因為當年石敬岩曾兩次到正定,向正定游擊將軍劉德常學習槍法的緣故吧,其中一支定居在河北省正定縣新安村。石家的武藝,在家族內秘密地流傳下來。至今已有二十二代,
石家的家傳包括:石家大槍、綿張拳,活手八卦,石家萬勝刀,石家棍法。雙鉤,沒有套路,只有用法。還有石家醫術,針灸、正骨、獸醫,給馬治病,都是為古代軍旅服務的。
石建義的曾祖父以走鏢為生,足跡遍布山東、山西、河北各地,斷不了與綠林好漢交手。有一次在滄州失了鏢,綠林發帖子,點名叫曾祖父去交涉,見面就要比武,綠林知道石家槍厲害,他先拿一把長槍在手,曾祖父只好拿一把單刀,豈不知石家萬勝刀也不含糊,他一槍刺來,曾祖父閃身而進,掉轉刀刃,用刀背向綠林好漢脖子上一拍,那好漢就摔倒在地,只好把鏢奉還,說三年後再見!這種事情很多,在正定有一個姓趙的鏢師,小名叫趙大狗,自稱是趙子龍的後代,他那個鏢局掛個牌子,實際上遇到麻煩,都是請石家幫忙解決。
綿張拳
綿張拳
綿張拳
綿張拳
綿張拳
由於石家綿張拳一直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內流傳,傳男不傳女,傳長不傳幼,不教別人,也不學別人的,這雖然限制了它的流傳範圍,卻也避免了雜交污染,較好地保留了綿張拳的原始風貌。石家綿張至今保持著“左手如拈線,右手如弄琴”這種獨特的握拳法,代復一代地克隆著“之玄步”、“梅玄步”、 “通懷步”、“三角步”、“連枝步”諸多令現代人聽起來十分古怪費解的步法,盡顯“步到跌處身見傷”之神妙。石家綿張的八路拳法,就是由里死手三十六、外死手三十六所組成,它的拳訣里就說“裡外死手要精鍊”。雖然歷經三百多年滄桑,就連“拜掌填拳”、“吊線手”、“纏趕手”、“冷死手”“還勾手”等許多名詞都沒變。說它是綿張拳的“活化石”似不為過。
當然,由於沒有文字流傳,丟失和變化總是難免的,但是,這些變化了的動作也明顯打上了古代綿張的印記,就像人,雖然沒有了尾巴,尾巴骨還是有的,只要沿著石家綿張八趟拳法的足跡摸索而去,就不難見到張橫秋。
改革開放以來,武術事業有了飛速發展,家族秘傳的方式早已跟不上時代步伐。石建義心裡也很矛盾,一方面拳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凝聚著幾代人的心血,有家規祖訓,不得外傳。另一方面,他又深知,石家武藝是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我們沒有權利把它據為私有。三百多年前吳殳就把石家大槍寫成書發了出去,難道我們還不如古人。